中国古代五刑分别是哪五种刑罚?八议和十恶有什么关系?
五刑应该是中国封建时代,延续时间最长的刑罚了,据说从夏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期。五刑是根据五行相克而产生,每种刑罚都十分残忍,而且男女的处罚方式还不同。其实古代在刑罚这方面几乎不讲什么人道主义,怎么折磨怎么来,可以算是毫无人性了。十恶不赦中的十恶,跟八议之间的关系就体现除了两种不同的态度,恶可以用来判定不同级别的罪行,八议却能救人一命、 五刑指的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这一刑罚制度是在隋朝形成雏形的,到唐朝,这一刑罚制度最终定型,成为来刑罚制度的蓝本。五刑的主要内容是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后来的各个朝代根据这五刑进行调整补充,形成了各个朝代自己的五刑制度。从五刑的具体内容来看,笞刑和杖刑指的是用木板殴打犯人。但是,两刑是有所区别。区别在于两种刑罚使用的器具不同:笞刑用的是竹板,杖刑用的是大木板或者荆条。徙指的是将犯人固定在某一个地方为奴的刑罚,也就是说:“徒者奴也,盖奴辱之。”流指的是流放。死就是处死,在处死方式上的不同,又可以分列出不同的刑法。五刑并不一定单独执行,也可以叠加在一起共同执行,排列组合的变换可以衍生出更加严酷的刑罚。 十恶不赦的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十恶原先是一个佛教的概念,指的是造作的十种恶业,可能促使作恶者堕落到三恶道。中国化的十恶最早出现于北朝的《齐律》中。到了隋唐时期,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十恶的内容历朝历代大致都相似,其实是沿袭了齐律对于十恶的规定。《齐律》中列重罪十条:一日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日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唐代时候,第四条被替换为大不敬。前三条都与谋反当政朝廷有关,第一条指的是推翻当朝统治者,第二条指的是破坏当朝统治者的宗庙,第三条指的是背叛当朝统治者;后来所改大不敬也与朝廷相关,指的是冒犯皇家尊严;第七条,不敬被换成了不睦。十恶之中,与朝廷相背离的内容占了将近一半。第五、七、八、十都是对于家庭的规定。第六、九则是指**级别的大罪。 “八议”其实就是电视剧里经常提到的法外开恩。因为有些人,或者是与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者是因为对国家有着特殊的贡献。所以他们犯法,不能与庶民同罪。八议指的是议亲、议故、议贤、 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实。在《周礼》中,八议被称作八辟,汉代时候正式改名为“八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国以法典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www.ws46.com) |
- 上一篇
历史上孙殿英部队到底有多厉害?猖狂到什么程度?
孙殿英是当时历史上的一个将军,而在孙殿英的手下有一支强大的部队,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孙殿英部队到底有多厉害?他率新五军在河北、豫北等地多次与日军作战。日军大举进攻太行山区。孙殿英部的防地被日军四面包围,孙殿英见难以突围,却率部投降日军,他诱降了庞炳勋。孙殿英被日伪任命伪第七集团军总司令。日方对孙殿英并不信任,恐其在防地对日军作战不利,王定南已被北平日本宪兵逮捕一年有余。孙殿英到北平时,
- 下一篇
邓艾之死与司马昭与关系吗?
他与邓艾之死有没有关系?司马昭是否有陷害邓艾的心思呢?1.司马昭没有杀人动机司马昭是没有预见到钟会会背叛自己的,所以司马昭也不存在预想除掉邓艾,司马昭便在洛阳急不可待的受了九锡,邓艾是司马懿发现并提拔起来的人才,邓艾又写信给司马昭,邓艾现在已经当了三公(太尉)了,司马昭都选择相信钟会的说辞,钟会秉承司马昭的意愿,钟会后来又跟蜀汉姜维勾搭在一起,姜维是有心利用钟会来作乱,钟会却不知道姜维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