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二次大战期间,中国唯一的一次战略“轰炸”是怎么一回事?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2

看到标题可能很多人就特别的奇怪了,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有战略轰炸?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其实这一次战略“轰炸”并不是很对人想象中的那种火光四起,到处是爆炸声连连的轰炸。这次中国战略性的轰炸全称一直都是非常安静的,完全是一次无声的轰炸,怎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938年5月19日夜间,中国空军出动两架“马丁”139WC型轰炸机,远征日本本土,投下100多万份传单,对日本侵略者发出了严正警告:“尔再不训,则百万传单将一变而为千吨**。尔再戒之。”这是日本本土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轰炸机“光临”,也是世界空战史上绝无仅有的“纸片轰炸”。

本次任务由徐焕升1403号机组(徐焕升正驾驶、苏光华副驾驶、刘荣光领航、吴积冲通信员)和佟彦博1404号机组(佟彦博正驾驶、蒋绍禹副驾驶、雷天眷领航、陈光斗通信员)来执行。他们计划各驾驶一架“马丁”139WC型轰炸机远征日本。

马丁139WC轰炸机,是二战初期美国陆军航空兵部队主力轰炸机之一,装备2台775马力的发动机,翼展21.49米,机长13.63米,起飞重量7430千克,最大速度为343公里/小时,航程为1900公里。

在当时中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中,只有马丁139WC能担当远征日本的重任。这种飞机在美军序列中称为马丁B10B,出口到中国的这种飞机,型号改称马丁139WC。而中国仅有的几架马丁139WC轰炸机却还掌控在美籍飞行员手中,怎么办?于是,奉命执行此次任务的中国飞行员徐焕升制订了一个巧“借”飞机的计划。

徐焕升假称日本飞机要来空袭,对马丁139WC轰炸机进行紧急疏散。当飞机飞到成都,美籍飞行员都下了飞机后,徐焕升立即叫地面部队把飞机围起来,再也不允许美籍飞行员接手。美国人当时并不能理解。因一时无法沟通,徐焕升便以正式信函致全体外籍飞行员,解释自己接收飞机的依据和决心。此一信件由当时的一名外籍飞行员收藏,至今还保存在美国圣地亚哥航空博物馆内。

1938年5月19日15时,2架马丁139WC型轰炸机从汉口起飞,并于17时左右降落在浙江宁波。这时早已做好准备的地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为这两架飞机加满油,并把成捆的传单装进弹舱。
(www.ws46.Com)

5月19日23时30分,航空委员会下达实施远征命令。23时48分,两架马丁139W轰炸机从宁波秘密起飞,先沿舟山群岛南端飞行,以避开日机防空警报系统,然后再向东直向日本方向飞去。经过3个多小时的编队夜航,两架飞机顺利飞抵长崎上空,下面路灯织成的光带依稀可见,那是长崎东面风头山下的灯火。这时,整个九州岛的日本人正在酣睡,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中国空军的飞机已经飞到他们头顶上来了。

领队徐焕升随即命令飞机降低高度,然后果断下令:“准备、投弹!”飞行员早就把那些捆扎好的“纸片**”松了绑,立即往下投放。这些“**”没有爆炸的火光,没有震耳的声音,没有呛人的硝烟,而是五颜六色的彩纸,带着和平的愿望和使命,沿着飞机的飞行路线,天女散花般地往下飘落。双机编队以长崎为起点,向北做大圆弧飞行,于3时45分到达福岗上空,再次撒下传单。4时32分,编队飞越北九州上空,将剩余传单全部投放。

投撒完传单后,徐焕升带领飞行编队立即掉头返航。经佐世保、佐贺、久留米、熊本等地时,日军均未做出反应,只有个别城市实施了灯火管制。1938年5月20日拂晓,这两架马丁139WC飞抵我国东海岸。这时,突然发现有日机试图拦截,并遇到日舰高射炮的射击。徐焕升指挥两机利用云层作掩护,以高超的飞行技术沉着应对。在此期间,两机失散。

8时48分,佟彦博驾驶的1404号机率先在江西玉山降落,9时24分,徐焕升驾驶1403号机也顺利降落在南昌机场。

随后,两机分别在各自机场加油后再次起飞,11时30分在武汉上空再度会合后,安全降落在汉口王家墩机场,终于圆满完成了这次历史性的“人道远征”。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