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一些武将“听调不听宣”?
说到在古代一些武将“听调不听宣”这件事情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看起来好像是很有个性的,话说在古代其实这些事情好像听起来是会被杀头的,那么为又有一些古代的武将敢这么做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首先来说,这句话里有错字。正确的说法是【听调不听轋】。“轋”字现在的读音是hūn,但是在以前这个字读xuān,意思是指车遇到车时避让的行为。 【听调不听轋】在历史上并不算少见。早先是指独立的外编军制,后来则干脆连内政都自治了。历史上的罗艺没有过【听调不听轋】。 这个制度最早起源于周朝。春秋时期,“周”政权本身的属地范围越发缩减,天子势力日渐衰微,无力再从政治经济等方面钳制各诸侯国,拿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毫无办法,只规定诸侯国仍对天子礼敬有加,但具体的事情一概由各国君主自行定夺。【听调】的意思是说,天子的地位尚在,表面上还是各路诸侯的总领导者,比如诸侯甲想要向诸侯乙发动战争,必须要先请示过天子。而【不听轋】则恰恰打了周天子的脸,意思是,当天子的政策与诸侯相左,诸侯有权不因天子的意愿而改变自己的规章。也就是说,周天子不许他发动战争,只要他能找出理由来,该打还是打。 《西游记》里的二郎神【听调不听轋】有两个原因:一,神话传说中,二郎神的生身父亲杨天佑被玉帝所杀,二郎神不满天庭的乱七八糟规矩;二,二郎神除梅山兄弟以外,手下尚有1200草头神,这些草头神并没有真正列入仙班。 这些草头神虽有法力,有些甚至可能比一般的天兵还强一些,但都远远达不到真正神仙的程度。天庭不愿意让这么多草头小神轻易位列仙班,也不愿给这么多草头小神安排职务,而二郎神有情有义,不肯放弃他们,因此才在灌江口独立出一个小势力范围来,并用自己所得的香火豢养这些草头神,实行【听调不听轋】。 其实天庭里【听调不听轋】的神仙远不止二郎神一个。事实上,三皇五帝、西王母、东王公等诸位始祖级大神都是【听调不听轋】,包括太上老君也是。太上老君严格来说并不是玉帝的下级,他们两个是平级的。 很多朝代都有过这样的人物。比如残唐五代的李克用,或是清代三藩的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事实上,就连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飞也是。靖康之耻后,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直到绍兴三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以前,都是【听调不听轋】的。 |
- 上一篇
唐宋时期为什么多以庙号来称呼皇帝?
当时的唐宋时期为什么多以庙号来称呼皇帝?往往用庙号、谥号、年号来指代。所以秦朝皇帝的称呼比较特殊。汉朝到隋朝的皇帝,汉朝皇帝一般用谥号来称呼,就是指孝文皇帝和孝景皇帝。因为西汉皇帝的谥号中,则是用庙号来称呼皇帝了,对于唐朝和宋朝的皇帝,直接原因就是这些皇帝的谥号实在太长了,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而就宋朝的皇帝来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
- 下一篇
明朝为何灭亡?其责任又该归咎于谁?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明朝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当时的明朝之所以这么厉害,其实还是要说到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了。朱元璋在当时算的上是历史上最没有背景的一个皇帝了,朱元璋总是担心自己的地位会不保,说到明朝小编更觉得明朝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皇帝,而明朝则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了。当时的朱元璋上位后不断的加强中央集团地位。朱元璋晚期的时候杀死了很多的大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