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刺的到底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
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岳飞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岳母刺字”的故事了,但是现在人们又为其中一个问题而争论不休,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故事中岳母给岳飞刺的是"精忠报国"四字,但是最近却有人说刺的应该为"尽忠报国"四字,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解解惑,看看岳母刺字刺的到底是“精忠报国”还是“尽忠报国”。 民间向来有岳母刺字的故事广为流传,前段时间,台湾有民众在吃饭是偶遇马英九先生,就请求他在自己的背上签名,不曾想马英九先生在他背后写的竟然是“尽忠报国”四个字。而大家记忆中的则是精忠报国四个字,那到底是谁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呢? 实际上,“岳母刺字”最早来源于小说《说岳全传》,而“尽忠”与“精忠”在语义上是有区别的,那岳飞背后的刺字,到底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呢?这是一段历史悬案,不仅如此,是岳母还是谁在岳飞背上“刺字”的,也是一段悬案。 在宋朝的书籍中,岳飞背后没有字的。岳母刺字一直广为传颂。不过在宋朝,却没有文字记录下这段事迹。尤其是岳飞被平*昭雪,追封“鄂王”之后,岳飞的孙子岳珂尽力收集先祖岳飞的光辉事迹,编著厚达五十八卷的《金陀粹编》与《金陀续编》,可以说这两本书是研究岳飞最详细的文字材料了。然而在这两本书中都没有提及岳飞背后有字,更没有提及“岳母刺字”这件事情了。 时间来到了元朝,在元朝编撰的《宋史》之,岳飞背后开始有字了,是“尽忠报国”四个字。当时不仅在岳飞传中有所提及,也在何铸传中有提到,他是当时“岳飞案”的主审官之一,为人正直不阿,当时文中记录岳飞将背部露出时出现的是“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这是这四个字的最初记载,不过没有提是谁刻的。 在清朝的《说岳全传》中,出现“岳母刺字”的故事,同时内容变成“精忠报国”四个字了。在清朝雍正年间,钱彩撰写通俗小说《说岳全传》,其中第二十二回,里写道:“安人(即岳母)取笔,先在岳飞背上正脊之中写了“精忠报国”四字,然后将绣花计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刺完,将醋墨涂上了,便永远不褪色的了。 ”这个故事是“岳母刺字”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且刺的是“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与元朝时的记录又有所不同了。不过,在同一回中,在岳飞与岳母临别之际,岳母又教导说:“但愿你此去为国家出力,休恋家乡。得你尽忠报国,名垂青史,吾愿足矣”。这一次,岳母的话中又变成了“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了。 据史学家猜测,由于宋高宗曾手书精忠岳飞四个字赐给岳家,才使得后续有这样的传说,不过,现在的各地岳飞庙中,有“尽忠报国”的,也有“精忠报国”。 |
- 上一篇
《鹿鼎记》中的沐王府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该剧中想比大家对韦小宝和他的七个老婆印象深刻,有一位云南沐王府的小郡主沐剑屏天真善良很受观众朋友的喜爱。我们就不得不提明朝开国将领沐英了。朱元璋派蓝玉和沐英等人出兵讨伐云南,虽然这位元朝的云南王拼死反抗,奈何他面对的是名将蓝玉和沐英。随后蓝玉和沐英奇袭了云南王的兵马,朱元璋让蓝玉带领一部分人马班师,留下沐英镇守云南。这个沐英曾经在朱元璋最危急的时刻救过他的命,后来朱元璋把他收为义子。
- 下一篇
汉高祖刘邦为何要在这个小地方登基,而不是长安呢?
为何刘邦要在这个小地方登基,刘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人闯入韩信军营。刘邦就派人接管了韩信的军队。而刘邦手下只有20万人,刘邦怕韩信造他的反,韩信的齐王是刘邦封的啊!刘邦与韩信是平起平坐的诸侯王,刘邦能造项羽的反,那刘邦就很担心,刘邦顺利接管了韩信的军队之后,包括一脸懵逼的韩信在内的七大诸侯王:楚王韩信、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和燕王臧荼,一致上书请求尊奉刘邦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