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时国库里面钱去哪呢
说到清朝时期其实很多网友都说了这个时期还是非常的有趣的,真的是奇葩的事情好多好多的,但是有一些人会发现了,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清朝的银子问题,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什么朝代都是有国库的,那么清朝时期的国库会在什么地方呢?还有国库里面的钱又去什么地方了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 国库,也就是国家金库,是一个存放具体实物和货币的库房。现代国库功能远远超出金库的范畴,但清朝的国库从来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算是实实在在的钱袋子。 国库在哪 清朝的国库自然是在北京城,分为内府内府库藏与户部库藏。内府库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财产,也就是皇帝可以随意调动的钱。 皇帝想要修宫殿什么的,一般是由内府库藏出钱,户部库藏最多意思意思一下,不会承担绝大多数的花费。因此和珅给乾隆出了个议罪银的主意,犯了法交钱就能免罪,而这些钱并不上缴户部库藏,而是进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户部库藏则隶属于户部,储存黄金、白银、铜钱等各类货币和绸缎、颜料等物品,其中白银是清朝流通货币的大头,因此银库成了户部库藏最重要的库存。 国库(户部库藏)的钱 作为中国封建时期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不同时期国库里的银子自然不同,在顺治时期,清朝还在南征北战,战事频繁,而战争是最烧钱的东西,所以彼时国库几乎没有存银。 到康熙六年(1667年),清朝稳定多了,国库库存银也达到248万余两,但还是入不敷出,因为此时清朝的战事仍然不少。 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三征准噶尔之后,清朝的大规模战事才逐渐平息,开始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了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国库存银已经达到了约4400万两。 但接下来西北战事又起,银子哗哗地流,到康熙去世,国库存银仅剩下约800万两了。 雍正继位后,励精图治,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雍正九年(1731年),国库里的银子增加到了5037万两。 乾隆即位后,清朝走向鼎盛,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国库存银达到7390万两。乾隆中后期清朝国势开始转折,国内战争叛乱频繁,国库中的银子大量被消耗掉。不过,由于此时清朝的国家收入也多,所以库存银始终维持在6000万两以上。 嘉庆、道光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国库存银下降到了2700万两左右。虽然道光非常节俭,但制度的腐败和落后,再节俭也没用。 清朝国库中的银子在逐渐减少,外敌也悄悄来临。1840年,**战争爆发,清朝被英国打败,国库存银不仅要承受清军的军费,还要赔偿英国,再加上贸易形势的极具逆转,清朝国库存银急剧下降。 接下来的太平天国起义又让战火波及了半个中国,截至咸丰三年(1853年),国库账上的银子只有不到170万两了,这是纸面上的,实际上“部库仅存正项待支银二十二万七千余两”,清朝已经穷得不像样子了。数年后的第二次**战争更是让清朝国库雪上加霜,有钱也被抢了。 第二次**战争结束后,清朝开始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再加上丧心病狂的税收政策,清朝国库的存银猛增,这就是所谓的同光中兴,然后一场甲午战争打回原形(两亿两赔款)。 再来一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朝已经没钱了,早已沦落到要向各国银行贷款的境地,庚子赔款本息合计近十亿两,分三十九年还清。 之后清朝镇压革命党、编练新军都是向外国借钱,所以清朝灭亡时不仅没钱,还欠了一屁股债。而且这债还被民国继承了,直到抗战,我国先废除对日外债,接着废除了大多数国家的,美英的也免了一些。新中国建立后,不承认所有外债。 |
- 上一篇
三国时候为什么很将领容易投降?
这个三国时期的武将们怎么就这么容易投降啊,吕布很郁闷,吕布别说有多窝火了,关羽投降曹操,被三弟张飞遇见,可见张飞眼里容不得沙子,对刘备可谓忠心耿耿,最早是韩馥的军司马,韩馥死后,遂投降曹操,看来张飞对吕布成见很深,吕布遇见张飞“名臣武将倒戈的有许多,吕布麾下谋士陈宫、武将高顺宁死不降,这是吕布的无尚荣光“临阵投降”从军其实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关羽、马超、徐晃、张辽、姜维、太史慈、夏侯霸等,
- 下一篇
深受窦漪房喜欢的刘武为什么没当上皇帝?
但是我们知道刘武也是窦漪房的儿子,窦太后喜欢自己的小儿子刘武,在汉景帝刘启登基没多久,窦太后就曾经软硬兼施向汉景帝施压,希望在刘启百年之后由刘武来继承皇位。痛下决心的汉景帝在派出了最有把握的将军周亚夫等人之后,但觊觎皇位这事刘武心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景帝也是明里不说暗里授意大臣们帮他劝诫窦太后,没有得逞的梁王刘武只好又回到了封地,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就想把自己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