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杜如晦有几个儿子?杜如晦后代结果怎样?都是怎么死的?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很辉煌的一个朝代,唐朝开创了很多新的局面,比如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唐朝发生的事情,当然了,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李渊作为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臣对于唐朝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不仅是这样,李世民身边的谋士杜如晦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唐朝杜如晦有几个儿子?杜如晦后代结果怎样?都是怎么死的?一起来看看! ![]() 唐太宗李世民身边有两位非常重要的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对李世民的帝王伟业有着重要功绩,世人称“房谋杜断”。 所谓“房谋杜断”,便是房玄龄通谋略,杜如晦善断,二人合一成为李世民重要助手。 杜如晦出生官宦世家,杜家祖上先后在后周、隋朝为官,其父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幼聪慧,长大之后也有意入仕途。但入仕不久,杜如晦就弃官归家。 李渊太原起兵,后杀入长安,杜如晦入秦王李世民麾下。李世民军功卓著,为太子李建成忌惮。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建成出手将秦王府许多能人外调。 杜如晦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房玄龄举荐给李世民的。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如今虽然府中许多人被调往外地,但没什么可怕的。杜如晦洞察事理,有王佐之才。有他的辅佐,将来定能成就大业。” ![]() 于是杜如晦被李世民重用,后与房玄龄一道帮助李世民出谋划策。玄武门之变后,二者当得首功。李世民继位,杜如晦与房玄龄又为左右丞相。 虽然花大篇幅介绍杜如晦,但本文的主角却并不是他,而是他的两个儿子。杜如晦对李世民有如此高的功绩,也受到李世民的重用,但他两个儿子却都没什么好结果。 出于政治需要,李世民曾多次下嫁爱女给功臣之子。房玄龄儿子娶高阳公主,杜如晦次子杜荷取城阳公主。 杜荷官至尚乘奉御,封襄阳郡公,是太子李承乾左膀右臂。而我们知道,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来是被废了的。原因是太子李承乾谋反,那么跟在太子身边的杜荷自然也没好下场。 李承乾与李泰争权,因为李泰受李世民过度宠爱,让李承乾心有不安,后来干脆派杀手暗杀李泰。事败,李承乾又害怕受到责罚,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要发动兵变。 杜荷不仅没有进行劝说,反而对李承乾说:“如今事情危急,当迅速发动。您可以对外宣称暴病近死,陛下一定会亲自前来探望,那个时候应该就能成功。” 但李承乾还没发动兵变,就被人告发,最终太子之位被废。而为李承乾出了这主意的杜荷,成为谋反首犯,处以斩首。城阳公主,也另嫁薛瓘。 ![]() 杜如晦次子之死,不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也牵扯到了长兄杜构。杜构作为杜如晦的长子,也许没有父亲那般惊世的才能,但也是一位好官。 因为是长子,所以杜构承袭了莱国公的爵位。杜如晦病重之时,唐太宗为安其心,还升杜构为尚舍奉御。 贞观五年,杜构带兵在登州、莱州海域剿匪,不幸被针梁鱼嘴戳断左腿筋。并从而想到帮助渔民钓针梁鱼致富的方法,使得一方百姓生活安乐。 杜构官至慈州刺史,因为弟弟杜荷帮助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后他受到牵连。杜构被贬到岭南荒野之地,最后死在边野! 因为太子李承乾一事,杜如晦两个儿子最后都没落得个好下场。 |
- 上一篇
母亲自杀以后,徐庶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曹营呢?
说到三国时期的徐庶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比较的有意思的,大家都知道曹操把徐庶的母亲绑架以后徐庶没有办法,这个时候的徐庶应该是可以选择回到刘备那的,诸葛亮北伐时对徐庶的一生哀叹为何又成了千古谜团?后来徐庶折节学问,关张二人同样是看不惯当时的官场才和刘备起势的。从这点上看关张二人更加认定徐庶是同道中人,出身经历也注定了关张二人在起初看得起徐庶,有诸葛亮在刘备军中几乎就没有其他名士的存在,
- 下一篇
古代起义为什么一般都发生在北方?
除了冬天以外其余季节比较适合行军打仗,毕竟南方动不动就下雨也是非常头疼。战争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尧舜禹时期部落之间的战争,那时战争主要发生在诸侯、贵族之间,很难对统治者产生威胁。纵观中国历史上所有成功的起义,极少数在南方发生的起义最后也以失败告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古代成功的起义都发生在北方呢?其实就南北方而言差距最大的还是地利,平原地区给起义部队提供了有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