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王翦是怎么死的?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3

历朝历代,但凡是皇帝,都会对功高盖主的臣子心怀忌惮,就像刘邦对于韩信一样。然而在秦朝时期,秦始皇有非常多的名将,功高盖主的也有,比如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然而,秦始皇并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要么夺权,要么对他们赶尽杀绝,声名赫赫的王翦也得了善终。那么,作为战国四名将之一,为什么只有王翦一个人寿终正寝呢?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的江山都是靠一班武将打下来的,但对于武将来说手握兵权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征战沙场为国立功,但也会因此惹来杀身之祸,为什么为国建功立业会惹来杀身之祸呢?四个字——功高盖主!

就是这四个字让好多武将死于非命,白起、伍子胥、韩信、徐达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还是有一些例外的,他们就是既立了大功还能全身而退:其实“盖主”比较难定义。明白无疑地让主子感到威胁才叫“震主”,历史上也有人在真正威胁到主子的地位的情况下还能全身而退的。比如说王翦!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作为一代名将的王翦,在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他文武兼备、刚柔相济,在战争中,善于捕捉战机,时机不到,静如处子,安然等待,时机到时又能动若脱兔,主动出击。知已知彼,稳操胜券。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

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一举攻灭赵国。结果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大败赵军,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成为秦郡。后来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他以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这时候王翦的个人荣誉和声望到达到了顶峰。

但是,王翦并没有恃宠而骄,因为他不仅会打仗还是个心理学的高手,能机智地处理自己与秦王嬴政的关系,某一次王翦出征之前也和秦始皇谈条件。他和始皇说,我年纪这么大了,这一仗打完您就不会再让我去了吧?也让年轻人立点功劳,我是真打算回家养老了。始皇帝一听,这是表态呢,意思是领导交代的事一定会完成好,但也不会居功自傲,嗯,很好很好。他又接着说:您看,我如果要打胜了,您是不是赏我点钱和土地啊?秦始皇也二话不说爽快的答应了他。

出城后王翦的门客问他:“您这么和皇帝讲条件怕是不合适吧?”心理专家王翦说:“秦王嬴政把六十万大军交给我,不这样做,他能放心吗?这个仗还能打吗?我不是在为子孙谋田产,而是在替自己找活路。我请了一次,秦王不相信,再请两次、三次呢?我这样放低自己的姿态表现出贪图荣华富慧良田美舍的样子,大王就不会怀疑我图谋不轨了,把六十万大军交给我也就不会再有过多怀疑了。”
(www.Ws46.com)

王翦做人谦虚谨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当他攻下燕都之后,马上告老还乡,此时统一大业还未完成,但他向秦王推荐由其他将领来完成。而当他再度出山灭楚后,无论秦王怎么劝都要彻底隐退,就此急流勇退从而得以善终。安然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寿终正寝。

王翦的一生安全着陆,让我们明白做人不仅要有智商和实力还必须有情商,懂得察言观色,知道进退得宜,这样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