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司马昭为什么要杀嵇康?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6

“竹林七贤”一直是很多后世人向往与羡慕,却又扼腕与哀叹的文人代表,他们的散漫,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命运,都是因为时代的牵连,最终不得不如此。这几个人当中,首推嵇康,他也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可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却惨遭司马家族司马昭的杀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嵇康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而死的呢?

司马懿设计诛杀曹爽之后便独揽魏国大权。他死之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执政,曹魏皇室暗弱,很多士族不愿与司马氏合作,于是司马氏便杀了一些名士,以儆效尤。

被杀的人当中,最有名的当属“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那么司马氏为什么要先杀嵇康呢?嵇康出生在魏文帝当政时期,是曹魏王室的女婿,曾做过中散大夫,故世人称之为嵇中散。他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6人被称做“竹林七贤”,在当时极有名望。但是他这么有名的士人,不但没有受到司马氏的重用,而且惨遭杀害。

关于嵇康的死,后人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种观点。着名学者周振甫先生认为,嵇康是因收到好友吕安被迫迁徙边境时写给他的一封信而被牵连的。吕安是吕巽的弟弟,吕巽是钟会亲近之人,而钟会又是司马昭的心腹亲信。根据干宝的《晋书》记载,吕巽对吕安之妻心存非分之想,事情败露后吕巽恶人先告状,诬告吕安诽谤自己,吕安因此获罪,被处罪迁徙,他在途中写信给嵇康,大吐苦水,其中“昔李叟入秦,及关而叹”之句触怒了司马昭,因此吕安被收入狱,嵇康也受牵连一并入狱,后二人为司马氏所杀害。

周先生在经过认真的考证之后,断定吕安给嵇康的信即《昭明文选》中赵景真的《与嵇茂齐书》,嵇康就是受其牵累而死的。但是也有人对周振甫的观点提出了疑问。首先,《魏氏春秋》、《文士传》等史书中均无吕安徙边与写信给嵇康一事的记载。其次,《与嵇茂齐书》并不一定就是吕安写给嵇康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嵇康是被钟会置于死地的,其中虽然也牵涉到吕安案,但是吕安案仅仅是钟会的一个借口。《世说新语》记载:“钟士季(钟会字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对嵇康对他的怠慢态度非常不满,所以一直耿耿于怀,便借吕安之事,置嵇康于死地。《魏氏春秋》中也是这样记载的。

据刘孝标所作《世说新语》注引用的《文士传》里的话说:“吕安罹事,康诣狱以明之。钟会庭论康日:‘今皇道开明,四周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而康上不臣之子,不下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所以,司马昭便将嵇康杀掉。孙绰在《道贤论》中也认为“中散祸作于钟会”。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嵇康的死就是因为他不与司马氏合作。因为嵇康是曹魏正室的女婿,所以感情上难免要偏向曹魏,而司马氏对曹魏一党的大肆杀戮也激起了他的抵触情绪,因此便作了《太师篾》抨击“宰割天下,以奉其和”的恶劣行为。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所说:“最引起许多人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险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非汤武而薄周孔也’。”所以很多人认为《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被杀的主因。

但是也有人反对,因为嵇康写了这篇文章之后,并没有马上遭到杀害,所以说如果这篇文章是主因,司马氏没有理由延迟杀掉嵇康。这三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是谁也难以否定他人的观点。所以,嵇康的死因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www.Ws46.com)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