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曹髦想杀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多带些人马?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6

三国末期,司马昭虽然篡权但是并没有篡位,眼见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被封为高贵乡公的曹髦心里很是不甘与怨愤。他策划了一次讨伐,结果自然是失败的,不然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这一次的失败,一部分原因在于有人向司马昭告密,然而作为一次“讨伐”,曹髦却只带了几百个人,也是一大原因。为什么曹髦没有多带一些人呢?

高贵乡公曹髦,是曹丕的孙子,13岁当上皇帝,年轻气盛。后世很多人认为他谋杀司马昭,是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其实不尽然。曹髦本人擅长诗文,琴棋书画俱佳,能文能武,又不甘于当傀儡,可以说是曹家后辈中非常优秀的。

曹髦一上台,就谋划从司马氏手里夺权。司马师大权独揽,在外征讨时突然死亡,当时14岁的曹髦,登基仅仅一年,立即命令司马昭不得回朝,并且命令大军分开,命诸位大将分统。但是因为司马氏当时已经营多年,曹髦实在找不到帮手。

登基第六年,曹髦20岁,这几年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夺权。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忠臣如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已被杀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名士们归隐避祸,满朝文武都是司马家的奴才。

定下了武力夺权的计策,他努力寻求支持。石苞(斗富的石崇之父)从一个小官吏成长为荆州最高军事长官,当时回京述职,曹髦尽力拉拢,在宫里与他谈了一天。结果石苞从宫里一出来就去找司马昭,说这个皇帝可不一般,司马公你可要小心。

到了起兵当天,他把自己觉得靠得住的三位大臣叫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想坐等废黜,今天与你们三位一起去讨伐。”王经是忠臣,认为不会成功,力劝曹髦说:“如今朝政在司马氏手里很久了,宫中侍卫奇缺,力量非常弱小,陛下您能凭借什么?”但是曹髦主意已定,说:“纵使死了,又有什么可惜呢?”王沈、王业立即出宫向司马昭高密,注定了曹髦起事不会成功。三位大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读圣贤书的名士,等到曹髦带兵出宫,王经仍抱住曹髦的腿不让出门,后来被司马昭所杀。王沈是著名史学家,《魏书》的作者,出自太原王氏,是两晋豪门;王业也是当时豪门,可是都没能做忠臣。

即便如此,曹髦的成功也有可能。曹髦带了三四百人,有一部分禁军,还有太监、扫地的、打杂的奴仆,出宫时碰上司马昭弟弟司马伷,因为御驾亲征,随从大声呵斥,司马伷的部队都逃散了。然后司马昭命贾充带着一千多人来阻拦,虽然兵力不占优势,但是曹髦亲自仗剑拼杀,贾充的部队却不敢对皇帝下手,部队有溃败之势。危急时刻,贾充命粗人成济一戟刺死曹髦。

此战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一幕,影响很大。因群情激奋,司马昭又不舍得杀贾充,就灭了成济三族。事情发生后,连蜀汉、东吴都很诧异,纷纷派人来打听情况。曹髦死后连谥号都没有,历史上一直用他称帝前的封号“高贵乡公”,不过他的所作所为确实称得上“高贵”。
(www.ws46.cOm)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