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倭寇为何能横行中国沿海?明朝如何对待倭寇?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6

说到倭寇,大家很容易会想到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只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戚继光,只单单是倭寇。简单来说,倭寇就是明朝中后期时的日本海盗团,对周边地区,例如中国沿海、朝鲜等地,都会进行侵略,而且还算是肆无忌惮。那么,倭寇为什么会如此猖獗?明朝又是如何对待倭寇呢?

大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有六十七名倭寇在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流劫杭、严、徽、宁、太平等地,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明正规军、地方民团都是望风奔溃。

在一次战斗中,明军不敢上前与倭寇交战,就在远处放箭。没想到几十个倭寇都能够用手把箭接住。明军士兵面面相觑,一齐溃逃。

倭寇继续杀进,居然进犯到南京城下,在江宁镇杀死明军三百余官兵后,直接正面进攻南京安德门。明军用火铳射击,倭寇乃后退,由秣陵关逃窜。守关的明军上千人又奔溃。

最终,苏松巡抚曹邦辅和部下王崇古、董邦政率兵围追堵截,紧紧咬住这一小股倭寇不放,双方同时在一昼夜中急行军近两百里,杀红了眼的明军最终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在浒墅关将倭寇全歼。

这区区六十余名倭寇,居然在中国腹地流窜数千里,杀伤中国军民四五千人以上,共杀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攻入两个县城。

这场武装大*行,一共进行了八十多天才告结束。这是明代抗倭战争中的一次典型战例,被详细记载于《明世宗实录》。


(www.ws46.Com)

在这次战斗中,倭寇的狡诈、勇敢、能战,与明朝军队的腐败、怯懦、无能形成鲜明对比。

倭寇是明代在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出现的由日本武士、浪人和奸商组成的,并得到日本封建主支持和怂恿的海盗集团。

倭,是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称呼。倭寇出现之后,就经常侵扰中国沿海,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损失。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倭乱。倭寇常常数以千记、甚至以万计地从海上侵入,明政府军无力抵抗。

但是,倭寇的组成却也更加复杂了,除了日本人之外,还掺入了大量的中国人,有时中国人甚至占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许多倭寇头子也是中国人,如王直、徐海、陈东、麻叶等等。

在20世纪80年代,有些学者据此认为倭寇不应该被看作外国入侵者,而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及其海禁政策的斗争,是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标志之一。

这一言论很快遭到了许多学者的驳斥。因为不能根据人数比例多寡来决定倭寇的性质。比如20世纪日本侵略中国时在日占区成立的伪军,也主要是由中国穷苦农民组成,但是我们却不能把它理解为中国的农民军。

倭寇的核心始终是日本人(真倭),其武器装备、战术都是日本式的。而且倭寇对中国沿海的侵掠完全是主动和自主的,是为了抢夺巨大财富,还常常奸淫妇女、掳掠人口,绝非什么反抗封建压迫。

而海禁是为了防倭而采取的防范性政策。不是海禁引来了倭患,而是倭患导致了海禁。确实有不少中国汉奸、海盗与真倭勾结,但是中国海盗头目并不能真正指挥日本海盗。

倭寇焚烧杀掠的罪行罄竹难书,中国东南沿海本来是鱼米之乡,是富庶的乐土,经过倭寇的荼毒,许多地方十室九空,人口大减,侥幸活命的农民也抛弃土地逃亡,富户则躲进州府县城。

如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两次进犯福建宁德,如蝗虫一般洗劫杀掠,致使宁德一路上下三百余里,三年不见人踪,县城也废弃了。

倭寇的战斗力是极强的。由于当时日本处于战国时代,武士、浪人都久经战阵考验,具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日本武士是脱离生产的特权阶层,从小就只以练武为务,所以个人武艺远远超出明军士兵。

倭寇中出身武士的人只占极少数,但是所起的作用却是极重要的,他们是倭寇的战斗力核心,常常作为精锐,用于冲锋和殿后。往往几个这样的高手冲锋在前,杀倒若干明军,明军就全线溃逃。

倭寇用的兵器里最有名的是倭刀。日本钢刀极其锋利,其质量远超明军的腰刀,长度也要长一倍,经常一交手就把明军的一排刀枪都砍断了。加上倭寇精良的刀法,双刀挥舞,一片雪白刀光,给明军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日本人的弓比中国的长大,箭也是又长又重,射程比较近,不轻易发射,不过一旦发射,命中率极高,威力也大,中则人立倒。

倭寇还使用长枪和投掷的标枪。日本长枪也比中国的长枪长很多,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明军在与倭寇的作战中其实吃长枪的亏也很多,只不过倭刀的光芒太盛,看上去更加吓人,掩盖了长枪的真实战绩。

所以,别看日本人身高不如中国人,但是武器都比中国同类兵器长大,这在实战中是有着巨大优势的。倭寇虽然也有佛朗机、鸟铳等热兵器,但是似乎数量不多,用得也不是很纯熟,所以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从战术上来看,倭寇善于分成小股行动,机动灵活,经常以少数兵力分散、设伏、迂回,居然可以包围、击溃明军优势兵力。

反观明军,则完全腐败了,大多没有什么战斗力,更毫无纪律性,面对倭寇往往一触即溃,甚至自相践踏,军官们根本无法约束住部伍。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评价道:“不论官方文件如何强调这一战争是政府的官军围剿海贼,实际上却是中国的外行对付职业化的日本军人。”

所以倭寇目无明军,往往以很少的兵力就敢深入内陆。本文开头所述战例就是其最有名的例子。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当时明朝朝政非常黑暗,嘉靖皇帝昏庸无耻,奸相严嵩一手遮天,他的心腹赵文华等奸佞争功进谗,取得了战功的朱纨、张经、李天宠等将帅居然都被害死,名将俞大猷、汤克宽也差一点被处死,最终被降职。这极大地阻碍了明军战斗力的提升。

等到比较能干的胡宗宪当上浙直总督,招安、消灭了倭寇头目王直、徐海、陈东、麻叶等,但形势并未根本好转。胡宗宪仍然需要一个真正会打仗的将军、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新军队来彻底扭转战局。他的运气很好,这两者他都等到了。一代名将戚继光和他“戚家军”,在历史最需要的时刻,闪亮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