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刘备伐吴期间被曹魏进攻怎么办?

人文历史佚名2023-01-16

关羽死后刘备帮兄弟报仇心切,想快点讨伐孙权。不过当时很多老臣劝刘备不要冲动,这件事还是要从长计议,之后刘备就等了一年。但是刘备伐吴期间难道就不怕曹魏肾虚而入么?因为三强鼎立,最怕的就是较弱的两方先打起来,那最强的肯定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正是因为这样孙权才会急于求和,不想和刘备开战,所以这也是加速了三国历史的进程。

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备不许。

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来自吴人的议论,只能引起刘备的更大反感,而不会有何效果。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在夷陵之战中,陆逊正确分析军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吴军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战役中失利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向西败逃,但是到了益州东部的永安便不再西进。孙权方面虽然获胜,但是听到刘备驻扎在离边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惧,遣使议和。

因长期征战和兵败而心力交瘁的刘备同意停战,次年四月逝世,蜀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于丞相诸葛亮,后者立即遣使与东吴恢复同盟,共同对抗曹魏。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史书中记载的刘备攻打东吴是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但是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一个帝王为了一己私怨愤而起兵,不顾百姓死活,这根本不是帝王该有的行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群臣根本不会同意他这么做。再说刘备是这样的人吗?能够在乱世取得这么大的功绩,从卖草鞋的小贩到权倾天下的割据帝王,可以说刘备经历丰富,他会这么冲动?

综合各种史料,通过对当时背景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分析,有了这么一个答案:刘备是为了荆州,为了他晚年的最后一次机会。

从军事地理角度上来看,就是以湘水为界的荆州西南地区,那也是有荆州近半土地的。并且这个地方是以河流和丘陵为界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缓冲区,以此为跳板,在战略上比以三峡为界的易守难出局面好太多。

也就是说,如果零陵、武陵、江陵三郡在刘备手中,就可以为刘备的蜀汉提供一个向东发展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南郡江陵,此处不但可以控制全部三峡航道的必备出口,同时更是荆州的腹心之地,得到此地后就可以对孙权形成一个压制之势,这也是为什么在关于丢掉江陵之后,一败再败,导致荆州关羽势力全面崩盘。所以,刘备攻打东吴就是为了恢复这种主动权,至少也要恢复对江陵的控制,甚至拿下荆南四郡之地。

在当时,蜀汉的实力是远远强于东吴的,曹魏的曹丕又是刚刚代汉自立,魏国内部还不稳定,还没有完全铲除内部的敌对势力,这时候曹丕是不会采取任何军事行动的,所以刘备就整军东进,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向东吴炫耀他的强势武力。

此外,攻打东吴还可以使刚刚建立的蜀国团结在一起,一致对外。关羽的失败和荆州势力的倒戈使刘备失去了一大批的顶尖军政人才,也失去了大片的国土,如果这样都不强硬反击,那么势必会引起蜀汉内部原来的核心团队的不满,甚至还可能会让巴蜀当地豪族趁机反抗。再加上刘备年事已高,可能不久就将辞世,他想要给自己的儿子拼下一个好局面,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更何况以刘备当时的实力,胜算还是很大的,只是不巧的是他遇到了陆逊。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