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康熙年间齐齐哈尔的土地耕种情况、人口与兵丁情况是怎样的?

人文历史佚名2023-02-06

引言

自康熙三十年(1691)齐齐哈尔城开始筑建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黑龙江将军移驻齐齐哈尔城(今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城一度成为了黑龙江省的首府。随着大量移民的进入,齐齐哈尔地区的的土地经营形式、人口数量与兵丁驻防情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而为官仓(旗仓)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一、清初齐齐哈尔土地耕种情况

清初黑龙江军事主导了经济,后来屯垦提上开发黑龙江的议程,墨尔根、黑龙江地方的土地耕种示范了齐齐哈尔。雅克萨战争后,清廷就地安排部队,编入八旗,令其屯垦种田,旗地形成。康熙年间,齐齐哈尔共有官庄二十个;民人入关后,齐齐哈尔又开垦了部分土地。

第一,军屯,旗地形成。清初,统治者认为“东三省为根本重地”,但“吉林、黑龙江毗连俄境,彼族蓄谋弥狡,窥伺甚深,尤应严密防维”。沙俄一直在精心谋划、暗中观望、等待时机侵扰黑龙江,说明黑龙江是沙俄侵犯有利位置,是清廷严防严控的军事前沿,军事主导了经济。

清军入关,使得东北一片荒凉。“窃查黑龙江省,边漠之区,初无民垦。”土地荒原,人口稀疏,田野发展落后。且“黑龙江地寒霜早,齐齐哈尔沙碛地多,零星不成片落”。清廷意识到,“实边之策首为屯垦”,屯垦提上开发黑龙江的议程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廷“特遣大臣,督领盛京官兵,至黑龙江,分给牛种,垦地一千五百余晌”。

康熙二十五年(1686),又题准:“黑龙江、默尔根地方,各差官一员监看耕种。默尔根令索伦、达固尔官兵耕种,共田一千六百六十晌。黑龙江,令盛京官兵耕种,共田一千七百八十九晌”。垦地1500余晌,田1660晌、田1789晌,这些数字,起码说明,在墨尔根、黑龙江地方土地和田地是存在的,证明了官兵通过改造可以将荒地变垦地,继而垦地变田地,能够达到耕种要求,这示范了齐齐哈尔地方的屯垦。

康熙二十七年(1688),雅克萨战争结束后,在屯垦上,清廷令军士开垦荒地,屯垦种田。在军事上,按照八旗建制,“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就地安排作战部队,披甲戍边。随着开垦荒地数量、士兵屯种数量的增加,荒地逐渐变熟地,清廷划拨部分熟地给驻防兵丁之地,土地经过国家确认,驻防房八旗兵丁之地旗地逐渐开始形成,在齐齐哈尔即称为“旗地”。

第二,官屯,即官庄有20庄。康熙三十二年(1692),齐齐哈尔建成完工。康熙三十八年(1699),黑龙江将军衙门迁至齐齐哈尔城,齐齐哈尔旗地此时已开始形成。康熙年间,齐齐哈尔已有官庄二十,到雍正末年,齐齐哈尔已有官庄三十处。

第三,民屯,即土地被开垦。民人入关后,部分土地随之开垦。随着民人逐渐冲破束缚踏入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土地也发展起来。民人继续开垦荒地,熟地增多,部分熟地被编为驻防官兵的份地及旗地,土地开始逐渐进入屯垦期。综合人口发展和土地耕种论述,我们认为,披甲的汉人和其他民族增加了驻防人口,积累了经济发展的劳动力。军屯、官屯促使旗地、官庄形成,民屯促使部分土地被开垦。人口增加、土地屯垦为官仓的仓米来源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清初齐齐哈尔的人口构成

建城初期的经济情况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人口发展,二是土地耕种。人口发展有汉人和其他民族,土地耕种有军屯即旗地形成、官屯和民屯。人口增加,屯垦形成,保证了官仓的仓粮来源。齐齐哈尔建城初期的人口主要有汉人和其他民族构成。汉人群体主要由三藩降卒、水师官兵、汉军八旗、流人,其中3000多三藩降卒、746人水师官兵、220人汉军八旗、3000流人。

其一,三藩降卒。清廷平定三藩,将其余丁发遣至东北戍守边疆。据《奉天通志》记载:“清初的三藩降卒,当时由云南拨来884户。”《黑龙江述略》记载,“黑龙江省台站分南北西三路,计有站丁842人。”两则史料中,“884户”“842人”,再加上当时齐齐哈尔站丁二三百人,共约3000多人,增加了齐齐哈尔人口。

其二,水师官兵。雅克萨之战后,清廷驻水师营于齐齐哈尔,编定水师营制,“卜魁,水师营总管一、四品官二、五品官一、六品官二”,“皆汉军为之。艾浑,官制同,而统于卜魁总管。水手皆流人充役”。“卜魁三百一十九;艾浑四百二十七”。齐齐哈尔水师总管提调黑龙江水师,黑龙江水师官兵应属齐齐哈尔水师,如此齐齐哈尔水师为746人。

其三,汉军八旗。汉军八旗,指正式编入旗籍的汉族人。崇祯年间,“孔有德来降,编入八旗,初驻防墨尔根,后分驻齐齐哈尔、呼兰等处”。齐齐哈尔建成后,据《龙沙纪略》记载,“卜魁”,“汉军二百二十”。康熙三十一年(1692)齐齐哈尔建城,由此认为,康熙中叶,齐齐哈尔城汉军八旗220人,增加了齐齐哈尔城的人口。

其四,流人。康熙年间,因为文字狱,被发配到宁古塔,分流至齐齐哈尔。雅克萨之战后,“杂犯每岁踵接而至,无虑数百人,向皆分递诸城”,“齐齐哈尔留大半,外城不过十之二”,”约计齐齐哈尔今有三千余名。”流人以服劳役,3000流人迁徙齐齐哈尔城,充实了人口。三藩降卒3000多人,水师官兵746人,汉军八旗220人,流人3000人,这些使得齐齐哈尔城人口增加,驻防官兵数量增多。其他民族主要包括满洲、达斡尔、锡伯,其中满洲兵581;达斡尔,编入八旗,修筑城池,力夫披甲;锡伯,进献14458名,披甲11812名。

其一,满洲,581名兵丁驻防。康熙二十二年(1683),沙俄来犯,时任宁古塔副都统的萨布素被清廷委以重任,即带领满洲官兵抗击沙俄,因抗击沙俄有功,清廷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将参战满洲官兵的家属从吉林迁来黑龙江,后迁至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副都统设置之前,清廷陆续将原居住在嫩江流域和墨尔根地区的满洲八旗兵移驻齐齐哈尔。

康熙三十一年(1692),齐齐哈尔建成后,清朝政府派满洲兵200人担任教练来训练当地的索伦、达斡尔披甲兵,同时设80名满洲驻防兵。康熙三十八年(1699)黑龙江将军衙门由墨尔根城移驻齐齐哈尔城,与黑龙江将军一同迁来的还有500名满洲兵,大批家眷也随之迁入。《龙沙纪略》记载:“卜魁:满洲兵五百八十一”。可以看出,已有相当一部分的满洲人居住在齐齐哈尔城。

其二,达斡尔,编入八旗,修筑城池,力夫披甲。达斡尔族最初被称为“索伦”。后金时期,索伦人被迫开始进入到嫩江流域。崇德五年(1641),皇太极命“吴库马尔、格伦额勒苏、昂阿插喀地方驻扎耕种”,“其中有能约束众人,堪为首领者,即授为牛录章京,分编牛录”。“昂阿插喀地方”,今齐齐哈尔市南部的昂昂溪地区,这部分人是最早迁到齐齐哈尔的达斡尔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喀尔喀之乱爆发,达斡尔人大举南迁嫩江流域。次年(1689)被编入八旗,分驻齐齐哈尔等地。史料说明达斡尔人成为了齐齐哈尔筑城的主力,“力夫”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些人可能会纳入披甲之内,增加了驻防人口。

其三,锡伯,进献14458名,披甲11812名,增加驻防人口。齐齐哈尔筑城之后,清廷需要驻防齐齐哈尔的兵丁。在进献的14458名中,可以披甲的有11812名,增加了驻防人口。满洲、达斡尔、锡伯之丁,不论是主动披甲,还是被编入八旗,共性有两方面:一方面,解决了齐齐哈尔驻防丁缺的危机;另一方面,使得这些民族有了稳定的生活环境,人口逐步增多。

综上汉人和其他民族的论述,我们认为,齐齐哈尔城,不论是三藩降卒3000多人、水师官兵746人、汉军八旗220人、流人3000人,还是满洲兵581、达斡尔力夫披甲、锡伯披甲11812名,都增加了驻防人口,积累了经济发展的劳动力。

三、清初齐齐哈尔城驻防兵丁构成

顺治九年(1652),沙尔虎达驻防宁古塔。康熙十三年(1674)齐齐哈尔有60名水手驻防,二十三年(1684)部署了火器营、先锋营和水师营,三十年(1691)建造了内外两城,三十年1000达斡尔丁披甲驻防,次年1000锡伯壮丁披甲驻防,三十四年(1695)驻防官兵2033名,稳步提升的驻防实力为官仓的建立打下了稳定的保障。清兵入关后,宁古塔设总管,隶属盛京总管。顺治九年(1652),乌扎拉村之役,清廷意识到罗刹蛮夷虎视黑龙江,命沙尔虎达驻防宁古塔,管理黑龙江流域及其以北地方。

康熙十三年(1674),清廷在齐齐哈尔布置水手60名进行驻防。据一史馆编译的《锡伯族档案史料》记载,康熙十三年(1674),“自吉林移驻水师于黑龙江,设齐齐哈尔等处水手六十名”。虽然清廷命令吉林水师迁移驻防黑龙江,但是在齐齐哈尔等处却设立“60名”水手进行布防,证明了“齐齐哈尔最为紧要形势之地”,说明当时的齐齐哈尔在黑龙江军事驻防全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在齐齐哈尔城部署火器营、先锋营和水师营。据《龙沙纪略》记载,“火器营参领一员,值训练。八旗量拔官佐之,无定制。先锋营佐领二,选于八旗,非特设也”;“水师营总管一、四品官二、五品官一、六品官二。四品、五品、六品者,犹之佐领、防御、骁骑校也,皆汉军为之”。从史料中看到,清廷对火器营、先锋营和水师营的统领,不仅设置编制,还配置了品级,足以表明重视程度。

康熙三十年(1691),清廷建造了齐齐哈尔城,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为木城,外城为土城。康熙三十年(1691)奏准,“齐齐哈尔驻防”,“于卜魁立城,为省会之地。外城四面,长一千六百二十丈,五门,用砖砌;内照黑龙江式,周围五百八十七丈,高一丈六尺。内外立木,中间填土,四面四楼门”。大家注意,这些词语,“砖砌”“立木”“填土”,反映了清廷在建城的同时,更加强调防御性质。

结言

通过这则史料中的选“壮者”与康熙三十年“选丁”相比,说明此时可供清廷选择披甲的人数在增多,表明齐齐哈尔城驻防实力在提升。
(www.ws46.com)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