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越南与占婆之间和平交往是插曲,战争才是是政治关系的主旋律
引言从979年吴日庆引占城军攻打越南至1471年黎圣宗征占,在这近五百年的时间里,和平交往是插曲,战争是两国政治关系的主旋律。越占两国的和平往来主要通过占婆向越南的“朝贡”表现出来,然而占婆的“朝贡”并非等同于一般属国向宗主国的“朝贡”。 一、古代越南与占婆的和平交往两个国家的和平交往,一般以互通使节、和亲等形式表现出来。关于越南与占婆之间和平交往的记载,多见于越南史料,且多以占婆向越南朝贡的形式出现。史书中关于占婆朝贡的记载次数很多,但大部分都很简略,还有很多相似的内容。因此,在此处将占婆对越南朝页的记录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便于直观了解和分析。 从以上统计,可以总结出占婆对越南朝贡的一些特点。首先从进贡时间上来看,占婆的朝贡多集中于越南各个朝代的强盛时期。凡李朝两百余年,占婆进贡十七次,主要集中在圣宗、仁宗、神宗、英宗时期,仅李圣宗和李英宗两朝就多达十次。李英宗驾崩后,高宗年幼继位,内乱频发,李朝走向衰落,占婆也不再有使者往来。陈朝时期也是如此,占婆的朝贡大部分集中在圣宗、仁宗、英宗时期。 此时陈朝初立,大力完善政治和经济制度,使得中央集权极大加强,综合国力稳步提升。然而,白裕宗之后,陈朝君主多平庸无能、胸无大志,导致朝政涣散,奸臣得志,陈朝的基业日渐衰落。后又有杨日礼之乱、胡氏篡立、明军占据安南,自陈裕宗朝至黎朝建立的近百年间,越南朝政混乱、战事频繁,几乎丧失了抵御外敌的能力。而占婆恰逢雄才大略的君主制蓬莪在位,占王乘越南国力虚弱,不断向北扩张。因此,越占两国只见战事,而无通使往来。 其次,占婆对越南的朝贡可能是武力威胁的结果,也可能是友好交往的形式。当越南在征占之役中取得决定性的胜之时,占婆进贡-般会比较频繁。例如公元1044年,李太宗征占,越军攻破占婆首都佛逝城;1069年,李仁宗征占,又擒获占主制矩,占婆可能迫于越南的压力,多次进贡越南,仅仁宗一朝,就有六次之多。陈朝圣宗和仁宗时期,面对强大的蒙元军队,越占两国暂息兵戈,陈仁宗出访占婆、玄真公主和亲等标志越占两国友谊发展到高峰的事件都是发生在这一个时期。占婆对越南的朝贡更是频繁,仅圣宗绍隆年间就多达六次,几乎一年一次。 最后,从进贡的内容来看,李、陈朝时期,占婆对越南的进贡实际上是形式重于内容。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关于占婆朝贡记载大部分比较简略,多是“占婆贡白象”“占婆来贡”客客数字。占婆盛产大象,进贡大象算不上负担,但更多的时候,占婆进贡的物品可能还没有白象珍贵,所以史书只用“占婆来贡”一笔带过。 只有占婆有求于越南时,才会派出地位较高的使者进贡珍贵的贡品,如前黎朝大行皇帝应天元年(994),“占城国王孙制菱入朝”,当时是占城国使者制冬献方物,黎桓以其有违礼节为由拒绝接受,占婆国王感到畏惧,又派遣他的孙子去越南进贡,这也是史书中最早关于占婆朝贡的记载。又如李英宗政龙宝应五年(1167),“占城道使进珍珠方物请和”,当时苏宪城正在领兵伐占城,占人不敌,所以造使求和。 综上所述,在黎朝建立之前,占婆对越南的朝贡并不具备真正的“朝贡”内涵。在占婆看来,这可能只是代表两国和平相处的一种形式,派遗的使者可以是无名的小官,礼物也不必珍贵。而越南为了显示自己相对于占婆的大国地位,把两国的平等交往以“朝贡”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古代越南与占婆的武力冲突白公元十世纪木越南立国之始,便拉开了越占对战的序幕。越占两国相争五百余年,最终越南侵占了占婆五分之四的领土,占婆也失去了与越南相抗衡的能力。本文按时间顺序梳理了前黎朝、李阴、陈朝、黎朝前期,越南与占婆争战的重要史实。 (一)前黎朝、李朝与占婆的武力冲突公元939年,吴权称王,史称前吴王(公元939年944年在位),定都古螺,史学界普遍认为这是越南自主时代的开端。前吴王去世后传位其子吴昌岌,然外戚杨三哥篡位。杨氏篡立后,各地豪强纷立,越南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十二使君之乱(公元945-967年)。后有花回洞丁部领率军征讨各地使君,统全国,并于968年建立丁朝。然而次年,丁先皇及长子丁琏即为人所害,废帝丁珞登基。此时,“驸马吴日庆引占城舟师千余艘入口,欲攻华间城”。 这是越南自主国家与占婆的最初接触。吴日庆是吴权之后的十二使君之一,丁先皇平定十二使君之后,册封吴日庆的母亲为皇后,并将公主嫁给他。丁部队领死后,吴日庆即逃往占婆,并领占城人入寇。占城军由海道进至小康海口和大弹海口,企图偷袭京城华闾。但遇到大风暴,舟多覆没,吴日庆和许多占城人溺亡,占城军只得撤还。 丁帝年幼继位,无力管理朝政,恰逢未越交战,军士尊奉十道将军黎桓为帝,即大行皇帝。黎桓登基后,派遣徐穆、吴子庚等出使占婆,但被其扣留。黎桓大怒,“缮战船,治戈甲,自将讨之”。大行皇帝天福三年(982),黎桓亲征占婆,越南军队长驱直入,攻进广南地区,夷平了占城京都,虏获财货士卒而还。 黎龙鋌即位后,黎朝渐失民心,公元1010年,朝中百官尊李公蕴为帝,是为李太祖。太祖时期(1010-1028),李朝新立,越占两国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争,但有过一次小的冲突。顺天十-年(1020),太祖命令开天王及陶硕辅帅师击占城人于布政寨,越军一直攻打到龙鼻山,斩杀了占婆军队的将领,并且占人死伤过半。此次冲突的原因不详,但越军大获全胜。李太宗明道二年(1043)年,占婆劫掠越南沿海居民,越人称之为“风浪贼”,因其乘风浪来寇略。 不久,李太宗即以占城不来朝贡和不时寇犯边陲为由,决议征伐占城。太宗下诏训练兵甲、制造战舰数百余艘。天感圣武元年(1044),李太宗亲征占城,水师出大鸡海口,会风涛帖静,故改大瑞约大安。抵麻姑山,过河脑湾,越大、小二长沙而直抵鸟龙海口,占王引其全部兵象列阵于五蒲江南岸,以拒越军。太宗领军至北岸,立旗鸣鼓,渡江击之,占婆人溃败。最后,越南军队攻下占婆首都佛皙城。 李圣宗天嗣二年(1068),占婆寇略边境。次年,圣宗亲征占城,命李常桀为先锋,“夏四月,元帅李常傑俘获制矩于真腊界"。制矩请以地哩、麻令、步政三州(此三州今为广平广治省之辖地)赎罪。李朝许之,放制矩还国。仁宗太宁三年(1075),占婆再次扰边,李仁宗命令李常傑伐占婆,常傑乃画布政、地哩、麻令三州山水形势为图而还。李仁宗龙符四年(1104),占城主制麻那入寇,想夺回制矩所献地哩等三州。 仁宗命李常傑再伐占婆,击败占婆军队,麻那再次献出三州之地。地哩州,未时为占城地,李改临平,陈改新平,属明因之,黎改先平,现在的广平省广宁府,麻令州,李改明灵,陈因之,明改南灵州,黎为县,现在位于术治省明灵、由灵二县:布政州,李朝称为布政,明改新平,黎复改为布政内外二州,今广平省平政、明政、布泽三县是其地。 (二)陈朝与占婆的军事冲突李朝最后一个皇帝李惠宗(1211-1225年在位)无子,传位于七岁的李昭皇。此时,陈氏已掌握朝中重要职务,公元1226年,李昭皇让位于她的丈夫陈更,即陈太宗,陈朝建立,自李朝衰溺以来,占婆常常驾船劫抹越南沿海居民,并且觊觎前王失去的布政等地。陈太宗元丰二年(1252),太宗亲征占婆,“获占城主妻布耶罗,及其臣妄、人民而还”。 圣宗、仁宗时期,越南波于抵抗北方蒙古军队的入侵,与占婆暂无纷争。陈英宗兴隆九年(1301),上皇陈仁宗游方到占城,许以玄珍公主下嫁占婆国主制旻。英宗兴隆十三年《1305,占婆过使进员金银、奇香、异物请求聘请玄珍公主,后又献鸟、里工州作为聘礼。次年,玄珍公主下嫁占婆国王制旻。英宗接受乌州和里州,改名为顺州。据(大南一统志》(广治载:顺州,肇丰府“占城为乌州,陈置为顺州了。《大南一统志》(乘天)又载:顺州和化州,占城为里州,化州是承天。 陈朝派遣段汝谐去治理。未到一年,制旻卒,依据占婆的国俗,国王死后,王后应入火坛殉罪。英宗闻之,恐公主遇害,遣陈克终借吊丧之名,搭救公主回日。制旻死后,制至即位为占婆国王,欲取回乌州和里州。兴隆十七年(1313),陈英宗亲征占城,擒获制至以归,并封其弟制陀阿婆为占婆国主。英宗自占婆返回后,封制止为效忠王,又改效顺王。 制旻之后,占婆人仍不忘收复失地,因此,他们不断侵掠边疆。陈明宗先后造惠武大王、惠肃王征伐占婆,均无功而还。陈裕宗绍丰十二年(1352),占婆制某投奔越南,献白象及方物,请求讨伐茶和布底。制某是占婆先王制阿难之子。制阿难在时,以其子制某为大王,以女婿茶和布底为宰相。制阿难死后,制某与茶和布底争夺王位,占婆人追随茶和布底放弃制某。因此,制某来越南求援。 次年,陈裕宗举兵送制某回国,但官军在古垒(在广义,茶曲江口)被占婆军队打败,被迫回师。占婆人自此得势,常来劫掠越南边境。为防御占婆的侵策,大治五年(1362),裕宗遗范阿窗为临平知府,命杜子平修筑化州城,并招募顺华、临平军。陈裕宗大治十年(1367),占军寇临平府,范阿窗击败之。次年,裕宗命陈世兴征占城,军队行至占洞(属广南),中占婆军队埋伏,为其所败。 结言陈顺宗光泰二年《1389),占军又寇清化。陈顺宗命黎季茶领军御敌,官军在江中植立木桩与敌相持二十余日。敌军埋伏象兵,佯装撤军归去。黎季犛遣兵追击,遭到埋伏,死伤惨重。制蓬我带军侵入黄江以攻打升龙。上皇命陈渴真领兵拒敌,渴真阻占军于黄江,不能前进。陈顺宗光泰三年(1390),制蓬我率领战船百余艘,来窥察渴真军形势。当时占婆一个叛臣投降越南,将制蓬我搭乘的船指给渴真。越军用火炮射击此船,制篷我中弹而死。“占城之将罗皚为制蓬我举行火葬仪式,然后引军回国。越南与制莲浪的长期战争结束了,越南仍保有顺化之地。 |
- 上一篇
古代“宣徽院”是什么机构?辽以前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引言“宣徽院”大致出现在唐代宗时期,作为内廷诸司的服务机构。此后,宣徽院为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明、清等历代政权沿置,在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元丰六年(1083年),首次罢宣徽使名号;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复置南、北宣徽院使;元祐七年(1092年),下诏再废宣徽使,伴随北宋最后一任宣徽使冯京的离世,宣徽使一职再未任命,宣徽院制度彻底消失于北宋,
- 下一篇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的演变与由来
引言内蒙古沿黄地区的道路走向与发展,战国秦汉时期内蒙古沿黄地区的道路发展也呈现出蛛网的形式,(一)区域道路体系从整体交通发展来看,形成九原、云中双核心道路体系,内蒙古沿黄地区的建设主要以赵国的建设为主,其首要目的是中央政权对于这一地区的管理与统治,郡县制的根本目的即是为了王朝更好的管理国家内部的各个区域,云中郡有着天然靠近国都的地理优势,为该地区道路的发展开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