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人去世后,有2件遗物不能烧,你知道是什么吗?留下就是福
封建社会虽然成为历史,但是历史是有传承性的,因此在现今社会中,依旧有很多来自于封建社会的传统习俗以及人文情怀。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皆是小事。 虽然,我们的一生中会经历过无数的坎坷以及低谷,但是和生死相比这一切都微不足道。从古至今,人们均对生死存着强大的敬畏之心,古人们盲目的相信人死后会来到另一个世界,所以他们创造了独特的殡葬文化。 殡葬文化并没有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轰然倒塌而彻底消失,反而被人们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人们对死亡的敬畏之心而导致的。 在我国的殡葬文化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老人在去世之后,有两件遗物是不能烧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老一辈人认为这两件物品不能烧,是为了给子孙后代留福德。 在等级制度社会中,高高在上的贵族为了保证自己在死后依旧能够享受到荣华富贵的生活,所以他们发明了十分残忍的活人殉葬制度。 可是介于社会底层的人员,他们也高度相信人的死亡仅仅是肉体的死亡,灵魂会来到另一个世界,如果活着的人不为死了的人打算的话,就有可能被死去的亲人托梦。 亲人会告知他们,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十分凄苦,乃至于饥寒交迫,可是社会底层人员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力,为去世的人打造出气势恢弘的陪葬之物,因此他们便发明了纸质陪葬品,比如一些纸质的牛马,纸质的金童玉女。 如今在我国很多的农村地区,有人去世的话,依旧会出现扎纸活的现象。人死如灯灭,为了让活着的人不至于停留在悲伤的情绪当中,所以老一辈人规定焚烧去世的人的生前的用品,但是有两件用品是绝不允许焚的,这两件用品分别为死者生前用过的书籍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被褥。 古人们生活在一个低生产力的年代,古时候的人们大多生活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人口密集,往往一个家族很多的人会聚集在一间房内生活。高门大户自然可以做到一人一间房,但是平民百姓只能够压缩自己的生活空间,让几个人,甚至至于一家人生活在一张床上。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焚烧去世的人生前用过的被褥,一旦将被褥焚烧之后,活着的人就没有东西可以用了。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之所以不焚烧去世的人生前用过的被褥,是因为这份被褥承载着去世的人对于活下来的人深深的情感,它是一份福德,只有活着的人将这份福德传承下去,才能够保佑家族兴盛和发展。 普通老百姓家庭里不会出现烧被褥的情况,高门大户或者是黄金贵族也没有烧被褥的习惯,虽然高门大户内使用的被褥比较金贵,但是他们财力雄厚,可以重新制作。 可因为死者生前留下的被褥是一份美好的期许,这份美好的期许值得该家族人士传承下去。逝者生前使用的书籍也是不能烧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也记载了老一辈人丰富的精神世界。 古代的人生活在一个充满阶级感的时代,古人们想要实现逆天改命,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因此书籍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书籍是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它能够给该家族创造出不可估量的财富价值,所以逝者生前使用的书籍是绝对不可以烧的。 除了逝者生前使用的书籍不能烧之外,还有一些逝者生前会有记日记,记笔记的习惯,这些日记和笔记都会成为家族人怀念他媒介。当家族中人想念去世的先人的时候,便可以拿出先人曾经写下的日记或者是笔记,怀念当初在一起生活的瞬间。 古人之所以会选择在人去世之后,不焚烧他们留下的书籍以及被褥,归根结底还是一份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他们期待着借用老一辈人的生活经验武装自己,让自己少走弯路,他们也期待着老一辈人所留下的福德能够照顾到家族,让家族变得兴盛和强大。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精神瑰宝,只是很多的人对于封建社会中留存之物抱以强大的偏见,让他们盲目的认为一切来自于封建社会之物都是糟粕产物,我们应该悉数摒弃掉。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国人肩膀上肩负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辩证的角度去分析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
- 上一篇
溥仪61岁去世,为妻子留了什么遗产?能令李淑贤后半生衣食无忧
李淑贤是溥仪的第五任妻子,16岁的溥仪在同一天迎娶了婉容和文绣。满清朝廷为何会决定让溥仪在同一天既迎娶了皇后又迎娶了妃子,离婚之后溥仪并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导致溥仪和婉容的夫妻关系只停留在表面,如今又因为文绣的离婚让溥仪对婉容生了嫌隙,直到溥仪发现婉容怀孕的时候,溥仪又遇到了李玉琴,而李玉琴也是被迫嫁给溥仪。李玉琴便与溥仪失去了联系,溥仪出狱曾经写信给李玉琴求复合,在溥仪晚年的时候才遇到李淑贤,
- 下一篇
历史上曾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灭佛行为,他们为什么要灭佛?结果如何
精神信仰力量的出现也直接展现了社会发展的形态,佛教在国人心目当中一直拥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历史时期曾经出现过三次灭佛行为,而且道教也是符合古代统治者发展需求的一种精神的内核力量,为何会惹得中国历史时期的统治者十分厌恶,在我国古代第一次发生灭佛的行为是在汉武帝时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注重百姓的精神世界的建设,此时到佛教思想与统治者想要的精神内核的力量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