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战争都已经打赢了,为何还是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与一人有关
说起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耻辱史,从19世纪中叶开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断地向列强示弱,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列强俯首称臣,而且不停地赔款、割地,开放各种口岸等等,受尽了欺辱。 可以说,在和西方列强的较量中,清政府几乎没有取得过什么战争的胜利,从**战争到八国联军入侵,每一次都被打得丢盔卸甲。不过,在其中,也有一次例外,那就是镇南关大捷,完全战胜了法国,可是战胜了也不行,依旧要签订不平等条约。这就让很多人匪夷所思,其原因究竟何在,原来和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清军实力不济 当年中法战争爆发以后,清朝军队在越南战场上的一直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中,比如山西、北宁等城市不断地失守,法国军队已经从越南方面将战火延伸到了大门口。 因此,镇南关大捷,说实话只不过是一场战役当中,某一个局部地点战场的胜利而已。根据当时负责前线战事的钦差大臣报告,这个时候清朝的军队,人心涣散,已经有了很多的怨言,因此可以说当时对整个中法战争的胜利,根本没有抱什么希望了。 因此,在镇南关取得胜利之后,对于整个战争的局势扭转根本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也没有办法因此而说明清朝军队在整个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更加没有办法说这时候清军已经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整体还是被动挨打的局面。 另外,根据当时驻守西南的很多地方和军队首领的表述,很多士兵甚至开始陆续逃离战场,比如刘永福退守连山总部以后,留下的士兵已经不到500个人,多方招募,也不够1000人,这种情况之下,想要继续和强大的法国军队抗争,几乎是不太可能。 二、李鸿章一向主和 对于熟悉近代史的人来说,李鸿章的名字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在所有与列强进行争斗的过程中,李鸿章一定是那个主张息事宁人的人。 就在中法战争还没有完全发生,只是出现了一些苗头的时候,李鸿章就已经开始向法国示弱,希望通过外交的努力来尽量避免战争的出现。可是法国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不断地在战场上面蚕食越南。 在清朝政府内部,也有很多希望通过战争来对抗法国的官员,比如像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等人,都是主战派的主要代表。正是因为这些摇摆不定,使得清政府内部思想都没有得到统一,因此最终与法国的和平交涉失败,战争终于爆发。 战争爆发之后,李鸿章当然不会再说什么息事宁人的话,可是他的一切做法,还是以求和为主。经常说一些自己打不过法国的话,而且会从各种方面去分析利弊,因此,最终虽然取得了一些小的战争胜利,还是要议和。 三、国际环境的影响 有人觉得,在清朝军队取得谅山大捷以后,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这个时候清政府主张议和,实在是不应该,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即便是当时法国内部的反对派,也同样发表了很多声明,其中大概的意思就是,不管谁领导法国前进,但是对于东方的很多政策,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这就意味着,领导是谁不重要,但是在亚洲的殖民统治政策,不会改变。 另外,对于其他西方列强来说,他们根本不容许出现一个总是胜利的国家,因为这样的话,绝对会影响到这些殖民者在中国的利益。比如英美等国,这种倾向性表现得就非常明显。另外,他们也不希望法国取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就会出面调停。 这样一来,清政府割地赔偿,签订不平等条约,就成为了一种常态,而法国因为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也会稍微地做一些让步,其实就是少要一些利益,这样的话,就很好地在中国维持了各方的利益。除此之外,像德国、日本、沙俄等,也是各怀鬼胎。 发生在19世纪后期的中法战争,从一些局部来看,清朝军队似乎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从整个大的区域来看,这种胜利有很多的偶然性,对于整个战局的改变,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很难有什么大的效果,最终还是避免不了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命运。 |
- 上一篇
2010年,北京大爷买一对核桃花18万8,12年后却“盘出”半套四合院
一位大爷花十八万八盘玩了十二年的核桃竟然逆天改命成了,可是盘出玉化的好核桃可是一件难事儿。一位高端古玩玩家就拿出自己盘玩了5年、10年和19年的核桃,虽比没有盘过的核桃更为圆润。肯定比不过已经盘玩了10年和19年的核桃那样油光发亮。而大爷那已经盘了19年的核桃产生了厚厚的包浆,文玩核桃以前被称为手揉核桃,那些把核桃盘出玉化的人在文玩圈里的地位自然不用说。也就是说盘核桃的全程两个核桃不会互相接触。
- 下一篇
辽朝官制中的惕隐官职迁转是怎样的?官员转任惕隐分为几类?
辽代惕隐虽为要职但其品级在辽朝官制中并非处于最高阶位。耶律斜的言“颇德奏曰。‘臣伏见官制:北、南院大王品在惕隐上,愿与北、南院参任,夫横帐与诸族皆臣也。’帝乃谕百官曰?耶律斜的提议是横账班列”不可与北、南院并,同时从耶律颇德奏疏中了解到辽朝官制中,惕隐的品级在北、南二院大王之下。而现如今却由于横帐皇族的身份使其能够与北院南院大王在朝班中处于同列,面对众意辽太宗最后颁诏继续实行以往契丹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