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中国“焊将”高凤林:外企8倍年薪“挖”不动,闲时经常焊接东风导弹

人文历史佚名2023-02-15

“……‘长征五号’能实现这样的跨越,离不开火箭‘心脏’发动机的贡献……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装厂的特种熔融焊接工特级技师高凤林就是这样一位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以上的这段话出自央视二〇二一年制作的纪录片中,对一位特种熔融焊接工特级技师的开场介绍。

他的名字叫高凤林,是CASC第一研究院二一一厂的工人。

他获得过国家级的奖项无数,还获得过“最美职工”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他被称为“金手天焊”、“焊接火箭‘心脏’的‘中国第一人’”!

一、少年时代:一个疑问奠定后半辈子基础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国航天事业紧密发展的年代。

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时间落后于很多国家,在没有前人引导,又没有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只能自己一点一点摸索;

但中国人民最不怕的就是困难,不少在国外学成的科学家们,他们对外国给出的高薪不屑一顾,回到了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卫星终于升空了!当卫星飞上太空的那一刻,也是中国人民的航天之梦实现的时刻。

在这个众人欢呼雀跃的时间里,有一个小孩却提出了一个疑问:“卫星是什么飞上天的?”这个小孩儿就是高凤林。

当时还是个孩子的高凤林看着卫星升天的新闻,他当然也和其他人一样,感到惊奇、感到兴奋,但更多的是一种疑惑:

就是这样的一根铁柱子,一看就知道很重的大家伙,是怎么飞上天的呢?

他问遍周围的家人、老师,甚至同龄人,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而高凤林并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越是得不到回答他越想找到答案,就是这样的一个疑问,改变了高凤林的一生。

1978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高凤林没有报考普通高中,反而报考了国家的工业机械部门。

这个部门原身为国务院第五研究院,专门负责航天工业,高凤林想进入这里学习,为的便是解答8年前的疑惑。

在机械部门的学习并不简单,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以高凤林当时的中考成绩他完全可以选择一所非常好的高中;

对他以后高考考大学也有一定的帮助;但他志不在此,他更想要的、更向往的,是祖国的航天事业。

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高凤林在部门勤学苦练,一刻也不敢停歇。

比如在初学焊接技术的时候,为了练习送焊丝的动作,他连吃饭夹菜的时候,都是以送焊丝的动作来完成的;

为了练习稳定性,他在空闲的时间会端着一个陶瓷缸练习,一开始是一动也不动,到后来训练到了走路但手不动的地步;

为了练习耐力,他会挑一些重量比较足的东西进行练习;

最让人惊讶的是,为了观察铁块融化时的流动规律,他甚至能不顾1538°C的高温蹲守在旁边。

高凤林就是这样一个仔细、细心的人,在采访时,他曾经说过,如果做这项作业是需要他一动不动的,他可以坚持,不论是10分钟还是1小时。

这种听起来似乎不可能做到的事,对于高凤林来说不过是基本功。

他永远不会忘记,在刚入行时,带他的师傅就告诉过他,航天制造的要求是零失误。

这十多年来,他时刻不敢松懈,因为他知道,他的工作对象是火箭的发动机,半点失误都不能发生,一旦有一点瑕疵,这背后就是难以预估的损失。

所以这些年来,不仅他的焊接技术越来越高明,工作时也更加细致严谨。

正是这样坚定不移的精神以及细致谨慎的态度,让高凤林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任务。

比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高凤林所处部门要为CZ-3A/LM-3A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力推动氢氧发动机。

这对于当时的工程师们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有个问题更是一度成为工程师们的瓶颈,那就是关于大喷管的焊接。

这个大喷管的外形像是一朵盛开的喇叭花,看似简单实际上的弯弯绕绕还有很多:

该喷管的延长是由将近300根细方管组成的,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管子,造价动辄就要达到成百上千;

除此之外,如果将这些管子焊接成功,其全部焊缝的长度达到了900m左右,管壁更是薄如纸片,焊接的时候稍有不慎都可能将管壁烧穿。

这一项工作是纯手工的,机器一点忙都帮不上。

这就导致了工程师们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技术压力,以及高度的心理压力——而高凤林正是负责这一项工作的技术人员。

当时高凤林在进行这项作业的时候,因为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工作,每次工作结束后他的腰和手臂都完全麻木了;

但他并没有因为身体上的难过而停止工作,每天回去之后只是用热毛巾敷一下酸痛的地方,第二天又活跃在工作岗位上了。

就是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下,高凤林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多年实操经验克服了困难,将248根管子焊接在一起;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这一关可以过去的时候,精密检测后却出现了一个“问题”:焊接完成之后的焊缝处有多达200多处裂纹。

在这种情况下,这根大喷灌基本上是已经废了的;不过,高凤林对自己的技术非常放心,他不认为这根大喷管真的要报废。

于是,他从喷管的结构特点、所用材料的特性等进行分析,最后他得出结论:这些裂纹都是假的!这根大喷管还能用!

尽管当时专家们都在否认高凤林的看法,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

最后通过对大喷管进行剖切实验,最终证明高凤林的想法是对的,他再一次完成了一项艰难而光荣的任务!

二、拒绝高薪,坚守本心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高难度任务后他深觉知识的重要性,技术可以随着一次次精心钻研而得到提高;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的航天工业不会只止步于现在,未来肯定是要继续深入发展的,而更先进的理论知识技术进步的基础,所以他决定继续学习。

在记者采访高凤林的时候他曾经说过,他一天的时间,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工作之余会挤出一点时间学习,而剩下的才是陪伴家人。

空闲时间对于高师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这并不是部门不给放假,而是高凤林觉得这个岗位更需要他;

但是只要有时间,他也是会争分夺秒陪伴家人。

在这种“理论 实操”的工作生活中,高凤林的焊接技术越来越高超,逐渐的也成为了这一行里数一数二的高手,其他单位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都会找到他这里。

比如在99年左右,我国从俄方引入了一台中远程客机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裂纹。

这台发动机造价不小,如果就此报废将会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为了修好这台发动机,我们请了许多业内的权威专家来共同研究,但因为这台发动机使用的技术都是最新的,专家们也没能讨论出一个准确的解决方案;

而俄方方派来的的专家更是断言说,除非将这台发动机运回俄方,由那边的专家亲自解决,不然谁都解决不了。

如果真的这位专家所说运回俄方的话,光是运费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更别提修理过程中可能会衍生出的一系列费用了,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就在这时,一个瘦弱的年轻人来到了现场,面对俄方专家的否定,他自信地回应:“给我10分钟,我就能将它焊好!”

在家的专家们都不信这个年轻人能在10分钟内解决,出乎意料的是,10分钟之后他真的将专家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了。

就连原先趾高气扬的俄方专家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而这个年轻人,正是高凤林。

在高凤林的职业生涯中,如此类的“妙手回春”例子数不胜数,比如2007年长征五号发动机内部出现的烧蚀问题;

2010年长征五号发动机推力室加装稳定装置的问题等。

尤其是最后加装稳定器这一问题,因为要使用到的粘接技术尽管在国外非常流行。

但因为外国当时对我们进行了技术封锁,我们国家的技术人员根本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做,所以就必须得依靠自主研究创新来完成。

这对于高凤林等一干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高凤林坚持一贯坚持到底不放弃的工作作风,在紧迫的时间内大胆地使用新技术,最终创造性地解决了技术难题,满足了设计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高凤林提出的想法不仅解决了我国被技术封锁的问题,为相关问题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同时也让世界见识到了什么是“中国力量”。

2006年,在丁肇中的请求下,高凤林帮助他检查一个十六个国家以及地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顺利通过了美国航天局等组织的检查,他的能力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能力如此卓绝的高凤林当然也引起了其他公司的“觊觎”,据高凤林透露,有不少国外企业用高薪、高职位来挖他;

有些公司开出的工资甚至超出了高凤林现有工资的四五倍倍乃至八倍,最高的达到年薪百万。就连他的家人都心动了来劝他同意。

上海工匠学院的记者问他有心动过吗?高凤林坦言,心动肯定是心动,毕竟诱惑那么大,是人都会心动;

但是,当他看到一颗颗奔向太空的卫星时,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响彻心扉!

也正是因为这份自豪,让高凤林在这个岗位上从十几岁的少年坚守到了现在。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亲手感受过无数精密的发动机的脉搏,它们让130多架长征运载火箭顺利起飞,点燃国人的航天梦。

这个数字,占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总数的半数还要多!

三、为火箭焊“心脏”,为民族铸梦想

火箭的成功发射离不开科学家们的研究,从蓝图到实物落地,其中的艰难险阻难以用语言言喻。

在那个被技术封锁的时代里,国人要实现航天梦,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将这条路上的困难一一克服,将这些艰难险阻一一打败;

靠的是科学家们坚韧不拔的毅力,靠的是工程师们日夜不眠的作业,靠的是每一位航天工人的双手!

现在,高凤林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技术人才,在他从业生涯中,破解过的难题大大小小超过百项。

由他主笔写成的学术论文超过30篇、得到的大大小小荣誉更是数不胜数。

但就是这样,他也没有止步不前,他现在仍然是“学习 工作”的生活状态。

与此同时他还培育出多名优秀的航天技术人才,将自己的技术和理论只识传承下去,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由于他的焊接工艺超凡,所以他不止包揽长征系列等火箭,有时还会帮助东风导弹焊接,当然,这是建立在他有空闲的情况下,毕竟他平时的工作都有够忙的了。

中国被外国称为“基建大国”,这其实是一种荣誉。

在上个世纪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一清二白的国家,在其他国家看来我们就是“土包子”。

而有些国家为了限制我们的发展,甚至对我们采取了技术封锁。

但这并不能阻止勤劳的中国人民,上至科学家下到普通的工人,每一个人都在为国家建设而做贡献,高凤林正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他们不屈不挠、不抛弃不放弃,遇到难题想尽办法去解决,将挡在国家发展之路上的“拦路石”一个个攻破。

“中国梦”的实现靠的从来就不只是那些大人物,更少不得如高凤林这般的技术工人。

正如高凤林自己说的那样,职业无分贵贱,任何一种职业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大家所处的岗位不一样罢了;

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那颗“红星”、那面“旗帜”,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光荣的!

高凤林这种正是真正的大国工匠精神,正是有“高凤林们”的贡献,我们国家的建设才会越来越好!

-完-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