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鲁迅化”已有10多年,到底要去什么?看看莫言怎么说
导语:鲁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文学巨匠,他弃医从文,用自己的笔杆子唤起当代麻木的民众。他的笔堪比武器,是文化战线的英雄。主席给鲁迅一个很高的评价: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文豪,在这十几年内却引来了很多人的反对。这些宵小之徒最后组成了一个“去鲁派”,希望将鲁迅的作品从教科书上剔除。 鲁迅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从小家境优渥,家庭给了他良好的教育。长大以后,他去日本学习医学,但当时国内百姓都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他觉得手术刀能治病,但不能救治病人的心,因此他毅然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痛批当局,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唤醒民众,与封建压迫作斗争,他用自己的笔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犀利文章。 这些文章看上去怒气冲冲,又给人鲜血淋淋的感觉,但却写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最本质。麻木的民众被鲁迅的文字刺痛,他们逐渐了解了自己的民族的处境,纷纷站起来,希望能为自己的民族寻找新的出路。随后,国内开始开展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正式向封建文化开炮。这些文人倡导白话文,第一位使用白话文创作的作者就是鲁迅。 鲁迅原本以为麻木的国人早就无可救药,但是他发现自己的文章能够点燃这些国人的革命热情。于是他开始写《狂人日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起了一个开端。鲁迅的文章字数都不算太多,但是他用几个字就能将人物想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他的文字幽默中带点讽刺,直穿人们的心。因此在文学界,人们都称他为中国的“高尔基”。 鲁迅一生写了六百多万文字的作品,最后因病在上海病逝。鲁迅先生的离去,各界人士纷纷哀悼。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文章还是受到了热捧,也激发了许多人建设国家的热情。这些作品都让他本人的形象在人民心中更加伟岸。但近年来,有的人大概饱饭吃多了,网络上出现了反对英雄反对烈士的声音,其中就包括鲁迅。 我们的教科书里几乎都有鲁迅的文章,鲁迅在我们国人心中几乎无人不晓。这些作品不仅是怀念鲁迅,也是教育学生我们曾经有过灰暗的历史,曾经的人民也非常愚昧,但我们的革命烈士非常英勇和顽强。但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泡在蜜罐子里的孩子而言,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他们是不能体会的,因此有些晦涩难懂,让孩子们觉得很吃力。 对于被家长和社会保护着的孩子而言,似乎对鲁迅笔下的世界很难理解,他们无法接受我国曾经也出现过黑暗残酷的年月。所以一些学生对于鲁迅的作品很无感。有不少家长认为,鲁迅对人性的描述太过直白,太过**。这些作品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没有正确价值观的,怕他们被鲁迅的作品带偏。 因此,这些自以为是的家长和网上“去鲁派”蛇鼠一窝,开始要求教育部将陆续的作品从教科书上去除。这就非常搞笑了,如果说学习鲁迅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那么日本的奥特曼和美国队长才是伟光正的价值观吗?很庆幸这个“去鲁派”的意见没有采纳,很多学者和文人纷纷站出来力挺鲁迅,其中就有莫言和余华。 莫言认为,他毕生的作品都比不上鲁迅的一篇文章,并坦言,自己的写作风格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了鲁迅的影响。虽然自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对于鲁迅先生所取得的成就而言,他这个奖什么都不是,并且自己永远无法超越鲁迅的成就。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人生的不同阶段能给人不一样的认识。 不过莫言也坦言,对于孩子而言,鲁迅的阅读门槛偏高,但是有了独立思维以后,鲁迅的作品就有另外一番韵味了。余华更是将鲁迅先生奉为精神导师,认为鲁迅的语言直白犀利,但却最贴近历史。如果想要知道那个昏暗的年代发生了什么,直接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即可。并且余华的很多作品也是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很大影响。 总结:无论“去鲁化”如何蹦跶,都不可否认鲁迅是一位很伟大的作家。现代的学生还是应该学习鲁迅的文章,虽然现在所处的环境与那个时代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哪怕现阶段的学习再痛苦,但过程必不可少,等长大以后,你终会有所收获。 |
- 上一篇
1966年,主席神秘隐匿行踪30天,他究竟去了哪里?
很多人过完年都重新前往大城市工作,但在心里却在盘算着下次回老家探亲的时间。都无法忘记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主席回到韶山老家,带工作人员去了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滴水洞。主席回到了自己和父母住的老房子,看到屋内的陈设一点都没变他感慨万千。尤其是看到自己三兄弟和父母的合影更是满眼泪花,主席平复自己的心情以后说,得知真相的主席就连声对着围观的群众表示感谢。随后主席跟陪同人员说,
- 下一篇
“运气好”的4种手相,这几种手相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贵人多多
在现实中遇到贵人的很少,1.贵人纹听到贵人纹就知道这条纹路是说明你的人生中会不会遇到贵人。其实每个人的手上都有贵人纹,当你在未来有困难的时候就会有贵人前来相助帮你摆脱困境。如果你的贵人纹很多的话那也说明你会有很多的朋友,知道贵人纹多的好处,如果玉柱纹开始分叉的人会遇到贵人并且有不小的财富在等着他们。如果这个人的手掌厚的话那么就会遇到贵人。在生活中事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遇到贵人来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