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文化教育 > 人文历史

人文历史

能增加攻击力?古代大刀上的铁环究竟有什么用?看完感叹古人智慧

人文历史佚名2023-02-22

很多80或者九零后,都应该会对这样一句歌词印象深刻“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那个时候《白眉大侠》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响彻大江南北,现在想起来不禁好奇,“金丝大环刀”究竟长什么样子呢?

其实所谓“金丝大环刀”只是在我国传统大刀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变 。传统的大刀,靠近刀把的地方较窄,慢慢向上变宽呈扁平的大肚状,刀身整体呈不规则月牙形,最后由宽变窄至刀尖。

而“金丝大环刀”则是在刀背处给刀增加了三个到九个铁环,在与敌人打斗时除了刀风之声以外,铁环随着大刀舞动的节奏哐哐作响,起到震慑敌方心神的作用。而最初的大刀为了实战方便,是没有任何装饰的。

大刀本身自重较重,主要是为了在战场上砍杀方便。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就能发现,使用大刀的人一般都是性格豪放臂力惊人之人,像三国时期的关羽 黄忠等人,后来为了作战方便,大刀的外形进行了改良,不再是像三国或者秦汉时期重达几十斤的大刀,大部分为了实战改为了我们所常见的短柄大刀。

无论是携带还是作战方面的实用性都增强了很多。有一句形容大刀锋利的话叫做“入阵杀敌犹如砍瓜切菜”。足以见大刀改良后的使用范围放大的效果。就武器的实用性来说关羽秦琼所持类似于“青龙偃月刀”这样的大刀,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使用,这样的大刀动辄五六十斤,或者七八十斤。

就算在几乎人人习武甚至能考武状元的古代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拿得起这样的大刀,更别说像关羽一样挥舞着这把大刀去上阵杀敌了。当然,如果硬要效仿关羽或秦琼这样的人,除非跟他们一样有着惊人的体力和臂力,否则超过自己使用能力的大刀在上了战场之后就成了累赘,只能落得个弃刀逃命的下场。

所以为了实战的胜率,也为了军士的存活率,大刀这种武器在后面才慢慢走起了轻便路线,一直演化到明朝时期,骑兵所用的大刀大概是十几斤的重量,方便携带和上阵杀敌。但是大刀的自重轻了之后也会有一个缺点,就是对敌人的伤害程度大大降低了。

这时候为了给敌人增加伤害值,就想到了给大刀上加铁环的办法,为了在刀砍向敌人的时候,刀上的铁环可以利用惯性原理增加大刀砍向敌人的重量,增强杀伤力。

其实给大刀加上铁环,整体来说对刀的要求还是较高的,因为刀背处较厚加如果加铁环的话需要刀身材质的精度和硬度都达到一定的标准。如果刀身硬度过高在打孔穿铁环时,刀背处肯定会裂,但是如果刀的韧性超过硬度的话,在战场上杀敌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所以能穿铁环的大刀一般是精铁制成,在当时光是这把刀本身的材质都已经价值不菲。所以能够持有大环刀的人或者家庭自身的条件是比较优越的。而大环刀根据主人的使用状态可以加三个环到九个环不等,因为前面介绍过能加铁环的大刀本身就由精铁所制,自身重量已经足够重,而加了铁环之后又会增加刀的的重量,所以加几个铁环取决于持刀人的臂力和使用习惯。

因为增加铁环相当于给刀增加了重量,再加上挥出去那一瞬间的重力加速度,对使用技能和臂力是一个特别大的考验。所以真正能使用九环大刀的人少之又少,一般常见于明清时期的刽子手。因为他们只需要手起刀落。并不需要面对需要搏杀的场景。

到了近代战争时期,大环刀已经慢慢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成为博物馆中的藏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代武器代替了冷兵器,而另一方面大环刀在近代战争中又回到了大刀本来的样貌,并且根据实战需要再去掉铁环之后变得更加轻薄,想当于现代小型武器的辅助近战兵器,随着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普及,大刀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也只能在史书或纪录片中见证它曾今的辉煌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