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为什么在屯田和卫军中设置学校?童蒙教育教学方式是怎样的?
军队系统中的学校高丽军民总管府儒学:《奉天通志》记载:“胡巨源,河东榆次人,登进士第,仕高丽军民总管府儒学教授。多著述,兴学劝励,生徒蔚然,著有文望。”因此高丽军民总管府儒学应有儒学之设。 元朝为什么要在屯田和卫军中设置学校,职责是否和常规的儒学相同,在《元史》中可以找到答案,其职责主要为:“掌诸屯卫行伍耕战之暇,使之习学国字。”学校在耕战闲暇的时候对屯田的军士及其家属教习语言文字,应该属于比较基础的教学,所以卫军之中所设的学校以蒙古字学和儒学居多,不同于常规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这类学校也具有推广文化、教育士兵子弟的目的。 且从各支军队的待遇上看,侍卫亲军等是元朝军队中的精锐,军队配置和待遇也要高于其他普通军队,教官并不会在所有的军队中设置,因此设有儒学和蒙古字学校的军队也应是元军中的重要军队。 综上军队系统中的学校在辽阳行省分布也十分广泛,目前可考最北方的学校应为肇州屯田万户府儒学,在辽阳行省南端有大宁海阳等处屯田打捕所儒学和金复州屯田万户府儒学等。这些军队中的儒学共同承担着元代普及文化、发展儒学的任务,也由此可以看出元代学校设置的广泛。 社学和义塾元代关于社学和义塾的记载要远远少于官学,但也可以在其中找到辽阳行省私学的相关记载。元代对儿童的教育大致覆盖了八至十五岁的儿童,在地方官学中分为小学和大学,被称为童蒙教育或蒙学,是元代官学教育的基础,也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作用。 除此之外,元代地方还存在一些私学性质的童蒙教育,元初在推广社学的过程中,童蒙教育作为社学的一部分也随之推广,主要有社学和小学书塾。同官学中的小学相比,三者的性质和覆盖的对象也有很大区别,小学以儒户子弟为主,主要传授儒家经典,为将来进入大学打基础;小学书塾是小学的后备与补充;社学主要面向农村农民子弟,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孝悌忠信观念为主。 社学的童蒙教育的教师人选与其他社学教师一样,都为民间推举产生,其地位与待遇远不如身处学官序列的小学学官。目前史料中关于辽阳行省私学的记载较少,但有部分学官曾参与到了私学之中。其中冯善主和叶瑞都参与了辽阳行省洪氏兴办的义学之中。冯善主在辽阳担任儒学教授时,受到时为辽阳行省平章的洪君祥的赏识,此时洪君祥正在辽阳大兴义学,于是将冯善主聘为教师。因此辽阳行省在当时应有洪氏主办的私学。 曾在辽阳路与大宁路担任儒学教授的叶瑞也有教授辽阳行省私学的经历。叶瑞字宗瑞,为官宦世家,学成后游历秦晋幽朔最终到达辽阳。此时的辽东地区的洪氏家族以优待儒士学者闻名,将叶瑞尊为当时洪氏义学的教师,此后向朝廷推荐其为辽阳路儒学教授。 关于元代私学的教学内容,张延昭在其博士论文中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一般以《孝经》、朱子《小学》书、《蒙求》类识字教材作为初阶以识字,然后授以朱子《四书集注》,进入大学阶段,再读《五经》、《资治通鉴》、韩柳文等。”在不同的私塾中会有差异,但大体上都属于儒家经典或历史类书籍,此类书籍的篇幅都较短且语言讲究韵律,便于儿童学习。 这一部分内容在高丽史料中也能得到印证。《老乞大》和《朴通事》是元明之际流传于朝鲜半岛的汉语口语教材,其中记载的很多内容对研究元代的文化、社会和汉语发展有重要意义。二书均采用对话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其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你学甚么文书来?读论语、孟子、小学。 恁每日做什么工课?每日清早晨起来,到学里,师傅行受了生文书。下学到家,吃饭罢,却到学里写仿书。写仿书罢对句,对句罢吟诗。到晚师傅行撤签背念书。背念过的,师傅与免帖一简。若再撤签试不过,将出免帖来毁了,便将功折过免了打。若无免帖,定然吃三下。 朝鲜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小学》、《论语》、《孟子》,教学的过程为仿书、对句、吟诗、讲书、背书,背书是一种有测验性质的环节,对测验的不同结果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如果背书通过的话会给予一张免帖,可以免除一次惩罚,如果没有通过也没有免帖就要被惩罚用戒尺打手三下。 从后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个高丽人,往返于高丽王京和元大都,学习汉语的目的也是为了双方沟通方便。他的师傅为汉人,学生也是汉人和高丽人混杂在一起,在说到学习汉语的原因时,有这样的对话:“咱这高丽言语,只是高丽田地里行的。过的义州,汉儿田地里来,都是汉儿言语。” 义州位于大宁路北部,辽阳行省南部,因此在义州东部的辽阳路、广宁府路、东宁府内都有大量的高丽人居住,主人公学习汉语的地方可能也位于辽阳行省内。《朴通事》中的记载更为具体,可以作为对《老乞大》的补充,其中记载了一所学校的生员大概有四十五人,教师是秀才出身,所用的教材有所不同,是《毛诗》也就是《诗经》和《尚书》,教学的过程大致相同,最重要的是记载了学费的数额是一个月五钱。 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元代小学类似,小学规定:“至元辛卯廉访分司命复设养蒙斋于东庑,俾儒人及凡民之俊秀,八岁以上入小学。给早晚膳,选才堪模范者二人教之,月廪各米一石。来学者具束修,贫不能致者,勿强。”二者的教过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可以认为私学的教学过程在逐渐接近于官学,这也符合元代各类学校官学化的特征。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代表元代辽阳行省一部分私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
- 上一篇
佛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指的是哪四重恩?哪三途苦?
古人非常信奉的因果轮回,人们对于佛教的信仰依然从来没有中断过。人生在世一定要报答四种恩情,1、父母养育之恩佛教讲究因果轮回。我们每个人的出生都要感恩于父母之功,我们才能够成功的来到这个人世间,他们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子女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就绝不能忘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就是人生的第二任父母,中间会经历一任又一任的老师教诲,可以说孩子的成长绝对离不开老师的教诲。
- 下一篇
辽阳行省学校教育的运转,庙学的设置与发展情况
各儒学内一般都建有祭祀孔子的庙,元代的庙学的设置与发展情况通常要综合考虑四种学校。因此对于庙学的研究也就缩小到了对儒学庙学情况的考察。从广义上看祭祀孔子传授儒家理论都应该算作庙学,庙学应为各级路府州县镇乡村里及其他机关如警巡院、武卫、盐场、驿站等所办的儒学,但是文庙在各地也是比较重要的设施,因此元代的儒学与孔庙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体的,元代辽阳行省也存在大量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