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口不收,气血难留!整天上厕所的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习惯性地腹泻,爱拉肚子。吃点凉的是如此,稍微多吃一点也会如此。而且大便稀薄,不成形,每天还要多次跑厕所,要是严重到一定程度,可能便中还有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平时还容易腹胀肠鸣,要是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肛口太松”。 而这一系列问题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多的。这里面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脾胃虚弱了。可以说,脾胃的虚弱,到这一步就已经很严重了。 我们的脾,主运化。而这个“运化”,很多人对它不太理解。其实,简单来说就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及营养的摄取。所以说,脾虚到一定程度,消化很可能就不会太好。 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有记载:“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泻食不化”。 而《时病论》同样也提到:“脾胃受寒而阳虚,虚则不司运用。清阳之气不主上升,反而下陷而便泻”。 其实,脾虚的表现,还有很多的,比如面色萎黄、四肢乏力;心脾两虚所致的还有头晕、健忘、目眩等等。 这其中,若是经常性地腹泻一旦出现了,这就表示问题已经开始严重了。因为一旦到了这个程度,水谷精微的吸收就会出现障碍,这样也就会严重影响到肾精的不足。 我们的身体,会失去后天之本的濡养,慢慢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尤其是虚损性的疾病比较多见。所以说,脾虚到了经常的,慢性地腹泻这一步,就很严重了。这就是所说的“肛口收不住,气血留不住”的含义。 遇到这类问题,该怎么办呢? 从治本的角度来说,健脾就必不可少了。再来说一个很方便,以及最短的时间来改善局面的治标的方法。那就是用乌梅取汁,加粳米和冰糖适量煮粥。 这个方法出自《圣济总录》,这里的乌梅,酸涩偏温,性善收涩, “入肺则收,入肠则涩”。所以说,它有涩肠止泻的效果,对于脾虚久泻,是十分适合的。当然,这个办法,是治标之策。如果要进一步调理,还必须结合健脾的办法。 若是大家嫌麻烦,还有一种叫作脐疗法调治之法。因为肚脐所在的位置,传统医学中叫做“神阙穴”。这里皮肤最薄,没有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直接相连。我们可不要小看这肚脐,它很会吸收。身体需要的就会吸收,不需要的就不会吸收。 贴个同仁堂升级后的脐贴方,通过肚脐,将药效通过经络送遍全身,从而达到补中益气、健脾安心神的目的。 脐贴由艾绒、花椒、桂圆肉、酸枣仁、枸杞碾碎,再由蜂蜜揉制而成,再从神阙穴肚脐处进入,绵绵不断循环至全身。除了可以健脾和胃、祛除脾胃虚寒、平衡体内阴阳外。还可以排污排湿,补益五脏。若是情况较为严重,还可以再贴2粒在脚底的涌泉穴上,双管齐下! 肚脐贴,最早出自南怀瑾老先生的《万病方》。 准备:艾绒、桂圆、花椒、酸枣仁、枸杞子等晒干,加入蜂蜜揉成药丸,放置于脐部;通过肚脐,让身体吸收。 当然,若是嫌上述方法自制比较麻烦,或者不会配比,也可以选择成品——北京同仁堂肚脐贴!大品牌老字号,值得信赖,现在还有活动,买2送1 买3送2! |
- 上一篇
一个“暖脾胃”的小方法!缓解胃寒、腹寒、肠鸣
肠鸣会反复发作。其患者面色苍白无华,据患者自述经常伴有腹胀,才得知患者的食欲也不好。便中还夹杂有不完全消化的食物。发现患者脉沉迟,主要在于中焦脾胃虚寒所致。那么气血就会凝滞而收引,因此就会疼痛,因此就会肠鸣腹泻;脾虚难以运化水谷、会完谷不化。便中就会带有未消化的食物;因此我们就会表现为畏寒肢冷,将药效通过经络送遍全身,从而达到升脾阳、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目的,
- 下一篇
反酸、烧心、口苦,肝气克伤脾土,调治时多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可以说是一种特别常见的消化系统类疾病。烧心、反酸、胸骨后有灼痛感,抑或是口苦、胃内嘈杂不适、胃胀、食欲不振等。痰湿内组、脾胃虚弱、肝气犯胃等证型。这类患者常常伴有肝郁的这么一个前提所在。病症在情志抑郁、情绪波动的时候才会发生。此类患者往往有情绪紧张、焦虑、敏感等倾向。肝气横逆克伤脾土以后,就容易导致脾胃之气运化失常,于是就容易胃胀、反酸、隐痛等。多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主。
相关文章
- 房事排第一!冬天伤阳气的6种行为,能戒了最好
- 道长张至顺,养生中总结4要点,长期坚持,通经络、养阳气、助长寿
- 人到中年,视物不清,多吃眼睛喜欢的4种食材
- 明日大寒:多吃3个食物,脾肾能量恢复了大半
- “躺着”就能补阳?睡前这样做,促睡眠、补阳气!
- 明日大寒:多吃脾胃最喜欢的3个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 大寒时节:疏通身体最容易堵的4个地方,迎接春气的生发!
- 阳虚体弱的人: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补足阳气,痰湿少
- 明日大寒,抓住养脾肾的好时机,3宜2忌要做好!
- 巧用鸡内金,清除脏腑6种垃圾,可惜很多人都扔掉
- 阳气不足的6个表现,用6个方法补足阳气,冬不生这些病!
- 冬天要养阳,停止6种习惯,损耗你的阳气!阳虚怕冷的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