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把汗孔称为“鬼门”?鬼门开阖有度,只需要做好两件事
古人为什么把出汗的毛孔称之为鬼门?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记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文中所载的“气门”,其实就是我们出汗的毛孔。而在《中医大辞典》中就明确提到,“气门”,又称之为“鬼门”。 为什么古人这么看中肌肤腠理的开阖?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是用一些例子来说明吧。比如说,在中医临床中,可能会遇到患有水肿的患者。那么此时,就有一个名为“开鬼门的”调治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些发汗的药物通过发汗。从而让体内多余的水液被排出,这样就能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比如说,有些人,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睡觉,都容易出汗、多汗。时间一长,就容易伤及体内的津液,从而就会造成阴阳失衡的局面。此时就会用一些有固摄作用的药物来收摄和闭合汗孔。这也就是说,通过调节将“鬼门”闭合,从而阻止汗液流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起到保存津液的作用。 再比如说,当我们在进行劳作或是在运动的时候,身体就会生热。从而形成阳气偏盛的结果。那么此时,我们体表的鬼门就会自动打开,通过排汗的方法,把身体内多余的热量和水液排出去。从而,达到平衡身体阴阳的目的。 当然,以上种种,还是相对次要的。最为关键的就是,身上的“鬼门”,还须要能抵御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从而防止外邪侵体。否则,寒邪一旦进入,就容易遭受感冒、外邪等,直中脏腑。而不少人在冬天后,特别容易诱发心梗就是这么来的。此外,风邪湿邪侵体,就是风湿病的一大祸根,从而在体内深深扎根。 因此,我们不要小看这小小的毛孔——鬼门,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如何让鬼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开阖适度”。 “鬼门开阖有度”是谁在控制? 其实,就是我们的“卫气”。我们卫气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控制汗孔的开阖。这也就是说,若是能控制好我们的卫气,那么就能管好咱们的汗孔开阖。 在《医旨绪余》中有记载:“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犯也”。 要何来养卫气? 其实,只需要坚持做好两件事: 第一个:适当运动。 第二个:饥饱有度。 适当的运动,这是因为我们的卫气是由肺的推动和输布。肺,主气。而肺的宣发之能,可以鼓动气在体内的运动和分布。这一分布运动的路径之一,就是行于体表,也就是卫气。因此,肺功能好的人,卫气的输布和运行就充分、正常。这样就能管理好我们的汗孔。 之所以要饥饱有度,是因为我们的脾胃,正是卫气生成的源头所在。 就比如说,在《素问》中有记载:“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大意是说,脾胃中的水谷之气,上达于肺,再经过肺的宣散,从而就形成了卫气。 其实,简单总结就是,要想使自己身体有较好的免疫力。我们就要有规律的作息和饮食、还要适当的运动。这是传统医学给我们最质朴的告诫。 |
- 上一篇
肝气不稳、体动筋摇,可能血压高、头晕头胀、目赤耳鸣
要是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因肝阳上亢而导致的高血压。则可以说是我们一身的气血阴阳失衡、逆乱的一个状态,一身脏腑都会不稳,我们可以选用栀子、决明子、菊花、枸杞、红枣、桑葚、菊苣、牛蒡根、蒲公英、甘草、山楂、橘皮、白茅根、人参、金银花、桑叶、杜仲雄、桂花等组成甘舒茶。除了能清肝、柔肝、顺肝气、潜肝阳、养肝体外。健脾益气,清肝解热、利湿通淋。平肝明目、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利水通便;决明子性味咸、寒、入肝经:
- 下一篇
治胃寒,古名医张仲景“无心插柳”的立方!为暖胃温中、缓痛建功
留下了一个调治胃寒的方子。就给开桂枝加葛根汤,患者症属脾胃阳虚,自然就需要温中散寒了。温中散寒的方子确实不少。医案中则是用了桂枝加葛根汤。若是想要健脾祛湿、温中散寒,因为艾绒、桂圆、花椒可以很好地帮我们通经活络、温经止血。在化解胃中寒邪的同时,还可再给脾胃注入清阳。而脾胃虚就需要先健脾,这种方法不会直接经过脾胃,为什么能调治胃寒胃痛?葛根、花椒、桂圆等可以升脾胃清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