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与情绪的关系:中医视角下的健康指南
季节与情绪的关系:中医视角下的健康指南 随着气温的变化,人们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在中医的视角下,不同的季节与情绪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不同的情绪也会影响人体不同的脏器,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为大家分享如何在不同季节中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春季属木,配属于肝,所以怒伤肝。大怒会让肝气上逆、肝阳上亢,从而损伤肝阴,容易出现高血压、头胀、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甚至晕厥等不适。因此,在春季要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保持平和的心态。在面对令人生气的事情时,可以选择默数3下,平复心情,理智对待。 夏季阳气过盛,人的精神会比较亢奋,容易激动、烦躁。正常思考问题并不会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然而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尤其在暑湿困脾的夏季,思虑过多容易出现反应迟钝、不思饮食、腹胀纳呆、便溏等脾胃不适症状。因此,在夏季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多参加户外运动,保持身心健康。 悲和忧属于秋天的大忌。过度悲伤不仅耗伤肺气,身体也会发出警告:面色惨淡、意志消沉、气短胸闷、乏力懒言。肺为娇脏,秋季干燥,肺脏虚弱,悲伤会让情况雪上加霜,所以要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取而代之。在秋季,可以选择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健身、旅行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释放,并保持愉悦的心情。 冬天万物封藏,为来年积蓄能量,恐惧则使肾气封藏失职,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在冬季要保持心态平和,遇事沉着冷静,不仅让生活更平顺,也会给身体带来好的改变。在冬季,可以选择一些暖心的活动,如和家人朋友一起聚餐、参加志愿活动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温暖和舒缓。 除了季节因素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睡眠、运动、饮食、暗示、颜色和音乐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不良情绪。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做梦对缓解情绪障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运动能帮身体分泌快乐多巴胺;碳水化合物是一种能使人平静下来的情绪食物;暗示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积极的心态;颜色对情绪的作用,就像维生素对身体健康的效用;听音乐可以缓解坏情绪。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情绪调节,保持身心健康。 好的,本期内容咱们就谈这些。喜欢请点赞、转发。你可以关注《百科网ws46.com》学习更多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
相关文章
- 房事排第一!冬天伤阳气的6种行为,能戒了最好
- 道长张至顺,养生中总结4要点,长期坚持,通经络、养阳气、助长寿
- 人到中年,视物不清,多吃眼睛喜欢的4种食材
- 明日大寒:多吃3个食物,脾肾能量恢复了大半
- “躺着”就能补阳?睡前这样做,促睡眠、补阳气!
- 明日大寒:多吃脾胃最喜欢的3个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 大寒时节:疏通身体最容易堵的4个地方,迎接春气的生发!
- 阳虚体弱的人: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补足阳气,痰湿少
- 明日大寒,抓住养脾肾的好时机,3宜2忌要做好!
- 巧用鸡内金,清除脏腑6种垃圾,可惜很多人都扔掉
- 阳气不足的6个表现,用6个方法补足阳气,冬不生这些病!
- 冬天要养阳,停止6种习惯,损耗你的阳气!阳虚怕冷的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