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更多栏目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二伏:最热的20天里,做好2件事,排出身体深处的寒和湿

养生保健佚名2023-07-20

不知不觉二伏来了,二伏是全年最热的20天,不光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也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种又闷又热的环境下,对我们身体也是很大考验,很多人都忍不住吃冷饮,吹空调,不知不觉,体寒体湿加重。

而在三伏期间,是帮助身体排寒排湿的时节,若是一味贪凉,不光不能排寒反而还助长身体的湿寒,想要帮助身体排寒湿的朋友,抓住二伏这20天,重点帮助身体排两寒,一为胃寒,二为肾寒!

第一件事:排胃寒,养脾胃

很多人都被胃疼困扰,一般分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脾虚等四种,而三伏天最容易的就是外邪和饮食两方面,外邪指的是“寒、热、湿”三大病邪,其中以寒邪为首,我们吃的冷饮雪糕凉拌菜沙拉都会带着寒邪入脾胃。

其实胃寒指的就是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凝滞胃腑。胃寒会让气血不足,营养吸收变差,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下降,一直胃寒,还会影响心肺,比如感冒,面色苍白等。

而且胃部是靠着咱们下腹部的,血遇寒而凝,胃寒让气血流动缓慢,腹部也会温度变低,气血瘀滞不通,这样身体的毒素就难以清理,逐渐变成淤积,腹部赘肉也会变多哦。

胃寒还容易恶心呕吐哦,很多人过食寒凉,痰饮内停或是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脾胃就会失和,胃气上逆,从而呕吐。

咱们胃寒的朋友,需要暖胃驱寒,姜是一种不错的食材。无论生姜干姜,都是辛热之性,散寒祛湿,暖脾胃,温中散寒。只不过不同的姜,效果有所侧重。

生姜: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特别擅长调养胃寒所致的呕吐,胃寒想吐的朋友可以首选生姜,只不过姜皮性凉,吃的时候建议去皮哦。

干姜:干姜入脾胃,对于补脾阳效果很好,温中散寒,像是脾胃寒凝,腹痛胃疼,用干姜也比较合适。

高良姜:高良姜祛寒湿,是温脾胃的食材,相比于干姜来说,擅长温散胃寒。

很多人都在担心夏季吃姜,会不会这股辛热把自己冲上火了,如果身体瘀堵不通,会有上火的可能,故此我们最好在早上吃姜,若是实在担心上火,还可以用醋来泡,能抑制一部分姜的辛热之性,醋有收敛的特性。

三伏天是吃醋泡姜最好的时间,吃了不上火,还能温中散寒,温补脾阳,帮助彻底排出脾胃的寒湿,还不会把阳气过度耗散在脾胃上。

醋泡姜制作也简单,材料平价,是咱们老百姓的一道养生菜。

准备嫩姜,无添加的香醋,食盐,冰糖或是蜂蜜。生姜洗净,不用去皮,切成薄片,控干水分,加入一勺盐,腌制15分钟左右,挤干水分,这样做口感更好,准备一个无油无水的玻璃罐,消毒后把姜片放进去,加入白糖或是蜂蜜,倒入没过姜片的醋,让姜片完全浸泡,盖上盖子,放置一星期。

醋泡姜也要在早上吃,搭配米粥,当小菜十分不错,脆脆的,还有充足的汁水,酸辣开胃,不要多吃,2~3片即可。

享年103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生前一直食用的养生秘方便是“醋泡姜”,路老认为,姜性辛温,辛能散,温能驱寒,能很好地调理脾胃。路老说自己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每天早上进餐时候就吃两三片醋泡姜,姜中有姜辣素,健脾胃,先圣孔子有句话“不撤姜食”,是非常好的饮食习惯。

醋是收敛的,收敛姜的辛热,让姜变得平和,但是姜温阳散寒的特性还在,却避免了上火,健脾胃,散寒湿,而且醋中的醋酸,还可以让内脏脂肪减少哦,如果您也有以下困扰,我们可以试试醋泡姜在早上配粥吃。

1.胃寒,脾胃虚寒

2.脾胃运化差

3.手脚冰凉

4.容易感冒

5.受凉胃疼

6.没有胃口

咱们懒得自己腌制,或是担心自己操作不好,细菌超标,味道欠佳,也可以备上两罐这种无添加又美味的醋泡白姜。

白姜鲜嫩多汁,且几乎没有纤维,吃起来口感特别好,又脆又嫩又多汁,当地人甚至会把它当水果吃,辣味也比普通的生姜要低,但是散寒温阳的效果却不输其他生姜哦。

且用醋来腌制,可以还能很好地把白姜的脆嫩口感保留下来,一口咬下,感受姜汁在嘴巴里爆汁的感觉,酸辣开胃,非常过瘾!

配料只有白姜,老陈醋,食盐,白砂糖和纯净水,没有防腐剂,吃着更安心,细细咀嚼,酸中带辣,辣中带着一丝甜,嘴巴里热热的,吃完以后胃里暖乎乎。因为不含防腐剂,都是灭菌真空包装,我们在开封后要冷藏保存,每天早上吃上2~3片,搭配着米粥,味道特别好,里面的姜醋也不要浪费,喜欢吃凉菜的,用这个姜醋来拌菜,寒气能中和掉一部分。

不喜欢吃太酸的朋友,或是家里有小朋友,害怕贪吃冷饮雪糕,脾胃受寒的,可以备上两包这种姜片来吃,甜滋滋的,姜片上铺满糖霜,含在嘴巴里,有红糖的醇香和甜味,融化后,白姜的味道渐渐浮现出来,细细咀嚼,甜中带着微辣。

用的也是铜陵白姜制作而成,这种姜几乎没有纤维,吃起来口感好,不柴,经过炒制,还有嚼劲儿,炒姜的师傅都有着十几年的经验,他们炒出来的姜片既不会发苦,又不会甜的腻人,这对于火候的要求极高。

而且都是小包装,开袋即食,铝箔小包装密封性好,不用担心受潮,也不用担心吃不完浪费,这个姜片可以随身携带,感觉胃不舒服时候来两片,还可以倒上开水,秒变红糖姜茶哦。

配料只有白姜和红糖,没有添加剂,没有防腐剂,吃着更安心,老幼皆宜哦。特别是女性生理期那几天,喝一喝,暖胃又暖腹,帮身体排寒邪。

第二件事:排肾寒,暖腰腹

三伏天也是排肾寒的好时机,顺应天时,可以把原本沉积在身体的寒邪,逐渐通过腠理,皮肤排出去,寒气排尽,身体很多小问题就都好了。

肾喜温恶寒,我们排肾寒相当于强肾,肾寒的人很容易疲惫,精神不振,大夏天也怕冷,腰酸背痛,体质差老得也快,女性肾寒,还容易有妇科方面的问题,皮肤也会越来越差,趁着伏天排肾寒,养肾气,增强体质。

分享一些排肾寒的小方法,我们可以试试。

1.在肚脐左右旁开0.5寸处的位置,按压30秒,松开,继续按压,重复10次以上,身体敏感的人都能感觉到双脚脚心变暖。

2.轻呼吸固肾阳:保持正常呼吸,嘴巴鼻子闭气,想象吃空气,这时候嘴巴会分泌大量唾液,慢慢把气和唾液吞咽入腹,最好可以咽7次。

3.三伏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一个浴方:“上以合百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我们想要排寒可以用黄芪,太子参,杜仲,当归,肉桂,五味子,大枣,麦冬,这些煮水沐浴。

杜仲肉桂负责温阳,杜仲温肾阳,肉桂温脾阳,黄芪太子参都是补气的,黄芪补气升阳,太子参气阴双补。五味子,当归,红枣,麦冬都是补血生津的,伏天天气热,出汗多,补一补津血也是必要的。

直接把这个煮水,或是搭配好装进无纺布袋子里,放进浴缸加上水,晾置合适温度就可以舒舒服服沐浴泡澡了。

4.艾灼:点燃艾柱或是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的地方去艾灼,位置在我们的后背(具体如下图),这个位置,可以把最底层的寒湿,瘀血,痰湿等一些垃圾毒素,不干净的东西排出来,一般艾灼两三天,肚子就会咕咕响,身体会有一些排寒反应,像是肚子腿发凉,发汗或是打嗝等。

若是自己不好操作,我们也可以准备这样一个艾草贴,贴在背部即可,除了背部,像是腰腹也可以贴一贴,很大一张,可以牢牢护住。

这款艾草贴,里面成分有艾草,当归,红花,白芷,蛇床子,薄荷油,肉桂油,生姜油,冬青油,冰片等。这些草本植物经过提炼,和热熔胶混合在一起,就像我们平时贴膏药一样,薄薄的一层,贴在我们的皮肤上。

夏天贴着也不会闷汗,皮肤发痒,没什么异物感,而且很牢固,利用的是这些草本挥发油的特性,逐步往身体中渗透,艾草排寒,化瘀化浊,疏通我们全身的气机;红花是活血化瘀的,对于一些瘀滞有通化的作用,当归则是补养气血的。白芷祛风止痛,散寒解表。薄荷辛散,还能杀菌,生姜温中散寒,搭配可以散郁热的冰片。

味道也不会很呛,混着艾草和红花的味道,有一股清凉的薄荷味,很大一张哦,撕开就能贴,很方便,而且不像传统艾灼操作起来繁琐,容易烫伤还被艾烟熏得头疼。

这个艾草贴,一定要贴的时间久一些,一般8~12小时,这种都是持续渗透进身体中的,贴的时间太短,效果也发挥不出。贴的时间久一些,还能感觉出被贴的部位温温热热的。因为艾草贴含胶,所以对胶类过敏以及孕妇,哺乳期不要使用哦。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