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更多栏目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夏季最毒莫过于寒毒!中伏养生,3个方法把体内的寒毒排出去

养生保健佚名2023-07-21

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放眼全国各地的气温图,又是“红红”的一大片。中伏究竟有多热?我国民间有“头伏日头二伏火”等老话,中伏的炎热,可见一斑!

在饮食习俗上,也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二伏时候是要吃面条的,这叫入伏面,一般以过水面,凉面,冷面为主,清爽解暑,但是从养生角度来说,我们应该“以热制热”,吃完热汤面更适合,出一身汗,带走体内的暑湿寒湿之邪。

其实中伏吃面,也是因为面条又细又长,有福寿绵长、长长久久、细水长流等美好寓意,我们的健康若是想要长长久久,那么中伏这20天,可千万别着凉!

中伏养生,出汗排寒

很多人讨厌夏季,特别是三伏天,觉得每天一身汗,黏腻不舒服,其实夏季本就应是出汗的季节,出汗可以调节我们的体温,还可以排出体内的陈寒湿气毒素,外面的暑热让腠理开泄,毛孔打开,里面的暑湿寒邪都能被散出来。
(www.ws46.com)

但若是此时着凉受寒,这些毒素会往里扎,对于健康的危害更大,故此三伏这段时间,咱们贪凉,爱吃冷饮吹空调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啦,及时为身体排寒气!

若是寒气在我们体内久留,腹泻腹痛,关节痛,浑身肌肉酸痛,宫寒痛经,感冒抵抗力下降,食欲差,容易长赘肉,皮肤过敏,长痘等等都会找上门哦。

现在全球变暖,夏季温度越来越高,不开空调也不现实,我们空调要开,但是湿寒也要照样排,出汗排寒,我们可以选择吃姜,夏季吃姜保安康。

生姜性辛温,可以温暖脾胃,让身体出汗排寒,还能帮助阳气升发,特别是早上吃姜,姜最擅长宣发脾胃的阳气,而且早上吃姜还能提神醒脑,排寒降温,夏季暑热重,可以缓解头晕,心悸,恶心的情况。

夏季没有食欲的朋友,也可以吃姜,里面的姜辣素可以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增强食欲,而且姜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哦,只不过我们在夏季吃姜,更看重的是它可以祛风散寒的效果。

特别是像我这种整天待在空调房的,身体很容易受寒,一直也无法出汗,动不动就容易头疼恶心,吃点姜身体就能舒服很多。

我家里吃姜,都喜欢和红枣来搭配,特别是夏季,出汗多,虚耗大,津血同源,红枣可以滋养气血,红枣和生姜是一对绝妙的搭配:红枣生湿,生姜祛湿;红枣止汗,生姜发汗;红枣补气,生姜升散,不至于让气补得滞住。

这两者搭配在一起,可以帮身体出汗排寒排毒,像是脾胃虚寒,面色差的都可以吃起来,我们可以自己煮上一罐姜枣膏,留着慢慢吃。

准备生姜200克,红枣200克,红糖100克。姜洗净,切小块,红枣去核。将姜和300ml水放入料理机中,打至细腻均匀。在大碗中放一块细纱布,将打好的姜泥倒入纱布中,用手挤压过滤,留下姜汁,姜渣不用。

将红枣和所有姜汁一起放入破壁机中搅拌成泥。将姜枣泥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煮开,转小火,等到比较浓稠的时候加入红糖,用铲子不断搅拌以免糊锅,注意熬制姜枣膏,不可以用铁锅或是铝锅哦,最好是砂锅,不粘锅等。

煮好的姜枣膏装入干净的玻璃罐保存即可,保存的当,半年时间都没有问题,吃的时候挖2勺用开水冲泡饮用,每天早上来一杯。

懒得自己煮姜枣膏,我们也可以备上一罐现成的,这款姜枣膏的配料更丰富,有红糖,老姜,红枣,枸杞,桂圆肉,蜂蜜等,老姜排寒的能力比生姜还要好,红枣是补气血的,辛甘化阳,大枣和生姜在一起,可以加倍补充人体的阳气,祛走体内的寒邪,尤其是那种非常顽固的寒邪。

桂圆肉补血安神,枸杞温阳补虚,蜂蜜滋阴清热,搭配在一起,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都十分不错。而且经过长时间熬制,姜枣膏会变得更平和,不像是直接吃姜那样容易上火,虽然老姜辛热,但是吃起来辛辣味不会很大。

没有防腐剂,没有香精色素,制作姜枣膏的也都是有着十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们,可以激发出膏方本味,尝一口,辛甜温润,恰到好处。里面还有红枣片清晰可见,枣香浓郁,我们吃的时候,直接倒入50~60度左右的开水冲调饮用即可。

注意姜枣膏孕妇,产妇以及身体发热上火者不要吃哦,如果是体寒体湿,久居空调房,贪凉喜欢吃冷饮瓜果的朋友,可以每天早上起床泡一杯饮用,喝完后身体微微出汗,非常舒服。

中伏养生,不要受风

我们体内的寒湿,大多都是身体受风时候进来的,无论是空调电扇吹出来的风,还是夏季开窗钻进来的风,都会带着湿寒邪气进入到身体中。

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期,特别是家里习惯开窗睡觉的,正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夜里的风就是虚邪贼风。夜里开着窗户睡觉,太容易中风了。

再者我们午睡的时候,最好开空调电扇也不要对着人直吹,现在很多空调都是正对着床,这样即使午休也非常危险!

很多人夏季睡一宿觉,次日清晨就会闹肚子,这是我们腹部受风着凉了,咱们睡觉不老实,夏季又不喜欢盖被子的朋友,可以准备在睡前,肚脐处塞入一个肚脐贴,既能阻挡外面的风寒凉风,又能帮助身体排寒化瘀,把阳气补进去。

这个妙方还是国学大师南怀瑾根据道家养生法提出来的,制作也很简单,准备一些花椒,干的桂圆肉,去掉核,在准备一些艾绒,艾绒选取的时候要选陈年的,最好是三年以上,五年更佳,之后把这些东西都放在捣蒜器里,来回捣碎。

桂圆肉很黏,可以黏合花椒碎和艾绒,如果不够粘稠,就加一点温水进去,之后用指甲挑一点这个黏糊糊的艾绒花椒桂圆肉,塞到我们的肚脐孔里,贴上橡皮贴就可以。

睡前贴即可,如果是容易上火的体质,在双脚脚心处也各贴一个。这个方子利用了艾草纯阳的特性,可以帮助身体抵御外邪,排寒湿,活血化瘀,肚脐的吸收能力也好,从这里补阳,效果更直接。

咱们懒得自己做,可以备上一罐这种现成的肚脐贴,配料有艾绒,桂圆,花椒,酸枣仁和枸杞,枸杞有助于补阳,酸枣仁养心安神。

为了补阳的效果,这款肚脐贴选用三年陈艾制成的艾绒,黄金比例45:1,南阳艾叶大,补阳效果更好,乃是艾草中的精品。四川花椒,性温味辛,能去除咱们五脏六腑的寒气,还能温中止痛,活血通络。花椒选用当年的新花椒,味道更浓,效果更显著。桂圆肉剥壳去核,肉厚饱满,最适合补虚。捏合成一个个小球,外面裹上花椒粉,有助于身体的吸收。

每一颗都用蜡纸封好,放到玻璃罐中储存,为了方便大家使用,还配备了无纺棉贴作为专用贴,它的透气性好,贴着不闷热,贴在皮肤上也没有什么感觉,很轻薄透气。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1.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2.脾胃虚寒、长痘;

3.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4. 腹部凉、宫寒、痛经;

5. 脸部、头发爱出油;

6. 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体内湿气重;

7.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注意一定要睡前贴哦,封在肚脐上,可以阻挡我们睡觉时候外面的邪风通过肚脐钻进身体,用起来很方便,懒人必备,剥开蜡纸,把小球塞进肚脐里,贴上专用贴即可,只需几秒钟哦,就能护住我们的身体,不受风着凉,还能补阳气。

中伏养生,散掉脏腑陈寒

除了不让身体着凉受寒,我们也要借助中伏这20天,帮助散一散五脏六腑的陈寒,书中写道:“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五脏六腑的陈寒毒素,可以重点看这几个地方。

想要散掉心肺的寒邪暑湿,可以着重拍打肘窝,特别是皮肤容易过敏长痘的,也可以多拍打此处,肺主皮毛,把肺部的毒素拍出来,皮肤也会清透干净许多。

五指并拢成勺状,着重拍打肘窝的位置,拍打81下即可,力量由轻到重,一般心肺有热的人,拍打后就可看到肘窝局部发红,甚至能拍出痧来。

肝气不舒,总是生闷气,建议经常拍打腋窝,很多人腋下都有鼓起来的包,尤其是女性更明显,摸上去疙疙瘩瘩的。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压力,情绪如果不能及时宣泄出来,就会引起体内的气机运行不顺畅,我们的身体是左升右降的,而腋下正好在身体两侧,也是气机运行的主要通道,当我们气卡在此处,运行不下去,就很容易形成瘀滞。

拍打腋下时,身体要放松,不要紧绷着,之后抬起手臂,用手掌或是攥拳拍打,每侧各81下。

想要疏通散掉脾胃的寒,毒素,我们可以经常拍打腹股沟这里,特别是久坐的人,腹股沟位于我们的大腿根部,正好是一个隐蔽的凹窝,《黄帝内经》讲“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说的就是股窝。

腹股沟位置特殊,建议用拍打的方式,站着或者躺着都可以,用双手手掌或者手握空拳拍打,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便于受力,力道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直到腹股沟微微发热即可。每天拍打两到三次,每次5~10分钟,拍打时要注意避风,不要受凉。

咱们肾寒的朋友,可以多拍打膝盖后方的腘窝处,,这个部位不同于上述三个窝,是一个经常暴露在外的窝窝处,正因于此,它也特别容易被风、寒、湿等外邪侵入,造成寒湿瘀堵。

腘窝瘀堵,会让我们此处出现鼓包,凸起,有疼痛感,站立或是腿用力时,痛感尤为明显,而且这里一旦瘀堵,气血流通不下来,还会造成我们双脚冰凉,小腿肿胀等。想要疏通腘窝处,同样也可以采用拍打疏通的方式,用手掌连续拍打5~10分钟,力度够的话会出现瘀斑,痧点等,一周拍打1~2次即可。

咱们若是觉得手掌的力度不够,也可以借助这种专业的疏通拍痧板,全硅胶材质不伤皮肤,而且用起来更省劲儿,手不酸不累,疏通效果也更到位,能把体内深层的阴寒散出来。

加长手柄,无论什么部位都能轻松拍打疏通到,弹性足,韧性好,怎么弯折都没事儿,而且结实耐用,防水防摔,两面都能用,凸起的一面更适合拍打这几个窝处,弧度贴合,拍起来更省劲。

手柄处还有一个可以精准化瘀的凸起点,遇到瘀堵严重的地方,可以用这里去点按,疏通起来更快速。平时收纳也容易,不占地方,小小一个全家都能用,时不时拍打疏通,不让阴寒长期留于体内。

中伏这20天,吃点热食,勤疏通身体,注意避风!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