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这件事最易进寒湿!这个食疗方,排出体内寒淤!现在用正合适
伏天暑热重,又闷又热又潮湿的天气,让我们只想宅在屋子里吹空调,但空调吹多了,很多人会出现头疼,肩颈僵硬,浑身不舒服类似“感冒”的感觉,其实这是中了阴暑。 《景岳全书》中说:“暑月受寒,即伤寒也”,夏季本应是出汗的季节,我们外出随时随地都在冒汗,但是进了室内,寒一下子就收了,感觉打开的毛孔都一瞬间收紧,有的人甚至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出汗时我们身体的毒素,浊气会随着汗液一起往外排,相当于帮身体清理,但是我们瞬间身体受寒,进了房间,商场,地铁等地,空调一吹,就把寒浊憋在身体中了,我们也会出现中阴暑的不舒服表现。 比如会打寒颤,怕冷,但是身体,但是身体内部会有燥热感,皮肤摸着也是发烫的,头晕脑胀,又没有力气,身体疲惫,肩颈僵硬不适,恶心想吐,又吐不出来等等。 这就是身体受寒,有了寒淤,想要缓解这种不适,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帮助身体排寒,千万不能觉得恶心想吐,就吃点凉的再压一压,会越来越不舒服,只有把寒凝化开,才能从根源解决这种不适感。 中阴暑在夏季非常普遍,毕竟大家都离不开空调,无论是上班还是在商场,超市,坐地铁,都是冷气开得十足,很多人也在“被迫”受寒。很多人不当回事,觉得睡一觉就过来了,殊不知寒浊在身体中越积越多,就要往深处走了,到最后会伤及五脏六腑。 咱们吹空调,开冷气太多,可以试试这个源自于宋朝的驱寒暖身方子,帮我们把这一身的寒浊排一排。它就是“香饮子”,又称“紫苏熟水”,在宋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元气饮。 很多人在看《梦华录》的时候都垂涎找娘子手中那一壶“紫苏饮子”,其实在千年以前的宋代,宋仁宗,也是紫苏饮的忠实拥护者,据《事林广记》记载:“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 这种饮品比起咱们现代的冰可乐可“高级”多了,性味温和的紫苏是夏季的标配,是驱寒的佳品,紫苏在夏季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贮藏置阴凉干燥处晒干。 相传东汉末年,洛阳城里一些年轻人因为吃多了螃蟹腹痛难忍,有些人甚至昏厥。名医华佗用一种“紫叶草”煎水送服,不久那些年轻人便苏醒过来。从此,人们就把这种能煮出紫汤的叶子称为“紫苏”。 紫苏解表散寒,宽中行气,它很突出的作用就在于解表,像是咱们外感寒邪,引起的发热,怕冷,头疼,咳嗽等等,都需要像紫苏这样辛温解表的食材,温能散寒,还能解暑,祛湿气。紫苏的发汗能力很强,特别适合中了阴暑的我们,简单点就抓一把紫苏叶子,几片生姜,一起煮上5分钟,趁热喝,睡上一觉,醒来便神清气爽。 分享一下更适合咱们现代人体质状况的紫苏饮,准备紫苏叶4~5片,生姜2片,柠檬适量,**糖适量。 紫苏叶洗干净,放到一边晾干,养生壶中加适量冷水,放紫苏和生姜,煮沸后加少许**糖,等冰糖融化,加点柠檬汁进去即可。 里面紫苏和生姜,都有解表发汗的作用,紫苏的气是往上走的,擅长调养我们受风后的头疼,咳嗽等,生姜的气是往下走的,是舒缓我们胃里不适感,像是恶心想吐,反胃等,这俩搭配在一起,就能解决掉咱们阴暑的大部分问题,而且都能帮身体把寒浊给逼出来,疏通瘀堵。 柠檬酸甘化阴,能帮我们补充津液,有一定的解暑效果,还能中和紫苏和生姜的温热,避免我们过多发汗,伤了津液。 除了这个紫苏饮,还有一些可以帮助身体排寒化瘀的方子,咱们受寒,中阴暑都可以喝一喝。 紫苏姜米茶:紫苏叶30g,大米50g,生姜30g。 紫苏洗净,生姜切丝,大米提前浸泡半小时,把米放到锅里干炒20分钟,全程小火,把米炒到发黄后倒入姜丝,继续小火翻炒,等姜丝炒干再放入紫苏,全程小火,炒干的紫苏姜米放到密封瓶里,不要受潮,吃的时候加开水冲泡即可。驱寒又暖胃哦。 紫苏桃子姜:紫苏叶子50克,脆桃2个,仔姜60克,米醋15克,冰糖和食盐适量。 桃子去皮切块,仔姜切成薄片,加盐拌匀,静置15分钟,等到出水后把水倒掉,切碎紫苏叶子,拿出瓶子,放入一层桃子,仔姜,一层紫苏,如此叠放,瓶子里加冰糖,米醋搅拌均匀,盖上盖子,腌制一天,注意这个保质期很短,3天内要吃完哦。 既能当小吃,酸甜可口,还能当小菜解腻,驱寒祛湿,又解暑。 紫苏的味道有点特殊,有的人很喜欢,有的人也接受不了这股特殊的味道,实在吃不惯的朋友,也可以单用生姜来代替,同样可以帮我们解表驱寒,暖胃止呕,咱们久居空调房寒气重,或是贪凉吃冷饮把胃吃的不舒服,都可以吃点姜。 咱们喜欢吃味道浓郁一些的,可以做点姜枣膏来吃,比姜枣茶更浓郁,红枣的味道更香,而且这种经过久煮熬制成膏的,也更容易被身体吸收,驱寒解表的效果也更好。 姜枣膏:准备姜,红枣各300克,红糖200克,红糖80克,枸杞60克。 姜切块(不要去皮),与红枣(去核)一起用搅拌机加水打碎,倒入锅中,大火煮开,改小火煮30分钟,然后第一遍过滤,接着煮第二遍,同样步骤,煮20分钟,挤水滤渣,得到的汁水放入锅中熬制收汁。 等到汁水减少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加入红糖,最后出锅前10分钟加入枸杞(枸杞太早放会让营养流失),整个过程都要小火慢熬,熬制的时候要不断搅拌,避免糊锅。 做好的姜枣膏倒入无油无水的玻璃瓶保存,吃的时候挖两勺,用开水冲泡饮用即可。 懒得自己熬制,我们也可以备上一罐这种现成的姜枣膏,无添加,配料只有红糖,老姜,红枣,枸杞,桂圆肉和蜂蜜。 这里用到的姜是老姜,驱寒效果更好,还能解表祛湿,提升脾阳,驱除我们体内的湿寒,培补阳气,红枣补养气血,养脾胃,大枣和生姜在一起,可以加倍补充人体的阳气,祛走体内的寒邪,尤其是那种非常顽固的寒邪。 加上安神补益心脾的桂圆肉,以及助阳补虚的枸杞子,滋阴清热的蜂蜜,让这道膏方更为平和,红糖也能缓解姜的辛辣,像是和事佬一样。 这款姜枣膏的口感也十分不错,辛而不辣,甜而不腻,虽然老姜辛热,但因慢火久熬而不上火,用料多,却因配比精妙、选材道地而不显突兀。在熬制期间,没有添加任何的防腐剂,香精色素,且熬制膏方的都是有着十几年经验的老师傅,可以激发出膏方原本的味道和营养,尝一口辛甜温润。 食材天然健康,拒绝硫熏农药姜,都是有机天然姜制作而成的,红枣用的也是西北大枣,古法熬制的红糖,宁夏枸杞子,以及广西桂圆肉,饱满优质,加上天然土蜂蜜,真正做到从源头把控,确保健康的同时,更确保您吃得安心。挖两勺倒入五六十度的开水冲调即可饮用,早上来一杯,驱寒暖腹,解表发汗。 不喜吃甜味红糖味道的,还可以吃一吃这款暴汗姜汁,吃完后能迅速发汗,把体内的寒凝给散出来,味道清香鲜甜,口感细腻,入口微辣而不辛,是许多不喜吃姜人的福音。用生姜榨成汁,制作成膏体,还有麦芽糖浆来调和味道。 它的口感没有姜枣膏那么厚重,属于清甜一些的,同样也是挖一勺泡水喝,更像是生姜类的饮料,喝完后浑身发热,暖胃暖身,排寒祛湿,感觉浑身热乎乎的,身体暖起来,寒浊散出去,我们头就不会那么沉重,头疼了,也不再那么想吐恶心了,胃里也舒服很多。 八道工序,古方熬制,还原最正宗的营养,为了保证姜汁黏稠的口感,所有的怀姜都是精挑细选,挑选完整、饱满、有光泽的怀姜,经过清洗,曝晒,进行熬制,在8个步骤中, 没有任何添加剂、不含任何色素。 长时间的小火熬煮,把姜汁里的营养精华充分释放出来,吸收率也高,男女老少都适合, 每天早上喝上一两杯,注意早上喝效果最佳哦。或是身体受寒了,发紧僵硬的时候来上一杯,把汗发出来就松快了。玻璃罐装,方便保存,配料只有怀姜和麦芽糖浆,没有防腐剂,开盖后记得冷藏保存哦。 若是不喜这种甜味的饮品,咱们也可以吃一吃这种更像是小菜的醋泡姜,酸辣开胃,无论是排寒祛湿,升脾阳或是提升食欲,健脾养胃都有帮助,这个味道中老年人很喜欢,早上搭配米粥一起吃,很开胃,很下饭,吃完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 每天嚼服2~3片醋泡姜,既升阳气,又疏肝气,且用醋泡过以后,也不用担心上火了,酸有收敛的特性,能抑制住一部分姜的辛热。 醋中含有醋酸,不仅可以抑制脂肪合成,还有助于脂肪的燃烧,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减少。而姜呢,生姜中有很多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积,人们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姜辣素可以抑制脂肪囤积和血糖上升。 难怪我最近吃醋泡姜之后,到了中午都不觉得有那么饿了,姜让人胃口大开,而每天早餐都固定几个内容,并没有增加饭量,血糖上升的缓慢,饱腹感增加了。 中里巴人认为: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脾胃虚寒 ·特别容易感冒 ·受凉胃痛 ·寒湿之人 ·痰湿肥胖之人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款用铜陵白姜制作而成的醋泡姜了,鲜嫩多汁,很脆,没有纤维,而且辣度低,不会呛嗓子。 铜陵白姜口感独特,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用来泡姜的醋,用的也是正宗的山西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配料只有白姜,老陈醋,食盐,白砂糖和纯净水,无添加,没有防腐剂添加剂,从地里挖出的姜,经过简单修剪就会拉到工厂加工制作,最大限度保证姜鲜嫩的口感,而且用醋腌制也能保留住姜脆嫩多汁的口感,一口下去,酸甜中带有白姜的微微辛辣,虽辣不呛口,姜汁很足,咽下之后,能从喉咙一直暖到我们胃里,感觉食欲一下子也开了。 非常推荐在早餐的时候吃,无论是搭配米粥,包子,馒头都别有一番滋味,胃里暖了,阳气足了,开盖即食特别方便,真空包装,吃不完放到冰箱冷藏即可。家里老人们都爱这个味道,而且有两种口味可以选择哦,能吃甜,偏爱酸甜一点可以选老陈醋味,一点甜都不能吃可以选酱汁风味哦。 咱们久坐空调房,经常中阴暑的朋友,可以试试上面这些食疗方哦。 |
相关文章
- 小雪过后大量上市,比苹果还营养!养肺、润肠、健脾胃,现在抓紧吃
- 小雪节气:天地不通的日子,气血虚的人很难熬
- 黑芝麻的功效不是乌发!冬天这样吃,阳气满满,错过等明年
- 小雪时节:未来60天,阳气越来越弱,避开3件伤阳气、耗气血的事!
- 明日小雪: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阳气越足,痰湿越少
- 明日小雪:开启寒湿重的60天!记得做好4件事,祛寒湿、升阳气
- 明日小雪:少吃耗气破气的食物,把气血收得紧紧实实,冬天气血足
- 做到这4件事,脾胃开始慢慢变好
- 明日小雪:气血很容易堵的日子,多吃4种食物,气血顺、肠道通
- 明日小雪:体弱的人,避开这3件损阳气、耗气血的事
- 明日小雪:未来15天,体弱气血虚的人,这3件事不要做
- 冬天吃姜养脾胃,吃错伤身体!记住5不做、3常吃,养阳气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