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最后10天,3宜3忌把阳气囤进肚子里!
末伏到,此时已入秋,四时之气开始收敛,但“秋老虎”仍在,依旧是可以排寒祛湿,温补阳气的时期,在补阳祛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宜忌,少走弯路,才能更好把阳气补进身体中,留在身体中。 在这段时间里,有以下这3宜3忌还需我们知晓。 一宜:平衡阴阳 一忌:熬夜虚耗 虽然还在末伏期间,但已经入秋,四时之气也有收敛的趋势,我们身体的垃圾已经不像夏日那般容易往外排了,这时候身体也容易寒热失衡,阴阳失衡,身体敏感的人,会发现这段期间,自己特别容易上火或是受寒着凉。 吹吹空调就头疼肌肉疼,吃点辣味就虚火往上冒,这都是体内阴阳不平衡,寒热失衡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再熬夜,会加重身体的阴阳不平衡,熬夜耗伤阴血,让我们更容易上火,还会阻碍阳气的升发,百害而无一利。 这段时间,正值季节交替,四时之气转化初始,我们还是要早早睡觉,好好养身体。分享一些帮助身体平衡阴阳的方法,咱们容易上火,或是迫不得已经常熬夜的朋友可以常做。 1.站桩:站桩调节阴阳寒热,站桩通过立有形,站有姿,协调呼吸,疏通全身经脉,调和气血,让阴阳相交,现在大多数上班族一天到晚坐着,这个还可以帮我们活络下半身的气血,散掉下半身的阴寒,把上半身的虚火往下引。 双脚岔开呈八字站立,腹部收拢,手臂环抱,像是抱住一个球一样,身体放松,不要紧绷着肩部,可以闭目养神,站桩早起做效果最佳。 2.跪膝法:适合上热下寒,阴阳不平衡者去练习,很多人都是从腿部开始发凉,特别是双脚,冷冰冰的,跪膝可以把热量传给膝盖,慢慢输送到脚部。 找一个软的瑜伽垫或是地毯,跪在上面,尽可能让左右两边膝盖靠紧,屈膝跪在地上,脚后跟并拢,脚趾着地。慢慢把屁股坐到脚后跟上,保持这种状态,在慢慢把身体的重量放到脚踝脚趾上。 可以试着跪着走,走几步就会感觉后背发热,气血先引到膝盖,渐渐传到脚部,跪着走我们的腰也在动,对肾也有益,还能疏通我们腿部气血。刚开始不习惯,可以手扶着墙慢慢练习。 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帮我们平衡体内阴阳,寒热,趁着末伏未过,把身体的阴阳调好,身体通畅,才能更好补阳气。 二宜:养肺润肺 二忌:吃凉吃辣 肺为“华盖”,最怕受寒。肺也是“娇脏”,最怕干燥。末伏期间,我们在生活,饮食上都要避免冷食冷饮,控制好吹空调的温度和时间,可以开始适量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紫苏或是牛羊肉等,可以帮我们散寒,排湿,对温肺也有益。 我们吃进去的冷饮寒食,这股寒气也会影响到肺,削弱肺气,让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变差,帮身体散寒,我们可以准备一把新鲜的紫苏叶子,两三片生姜,五六颗红枣,一起煮水喝,帮身体散寒,还能补一补气血。 除了冷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最好也少吃,肺也怕干燥,到了秋季,燥气会越来越重,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养肺了,吃一些润肺养肺的食物,这样到了深秋,才不会被咳嗽缠身。 分享一些润肺的食方,咱们怕被燥气侵肺的朋友,可以在这段时间经常吃一吃。 第一道:银耳雪梨羹 准备新鲜银耳或是干银耳适量(干银耳需要提前泡发撕成小朵),梨子去皮去核切块,水开后下银耳和梨子,加入冰糖,煮熟后即可食用,滋润又甘甜,小朋友很喜欢吃。 第二道:百合芡实莲子粥 准备莲子10克,百合30克,芡实20克,大米适量,芡实提前浸泡30分钟,百合莲子冲洗干净(百合干也需提前浸泡,鲜百合直接剥开洗净即可),加上大米一起煮熟即可,可以在早餐时候吃,既能滋阴润肺,清肺,又能清心安神。 第三道:糯米藕 准备莲藕2~3节,糯米100克,红糖冰糖适量,桂花蜜适量。糯米提前浸泡4小时,莲藕洗净,刮皮,切开一头,把糯米灌进去,再把藕头盖上,用牙签固定,把做好的藕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冰糖和红糖,大火煮30分钟转小火,继续焖煮2小时,煮好后可以继续放在锅里入味,吃的时候拿出来,切成薄片,淋上桂花蜜即可,香甜软糯,带着桂花香,米香十足,糯米养脾胃,藕清肺清热,很适合闷热的末伏吃。 第四道:山药排骨汤 准备半斤山药,半斤排骨,排骨斩块焯水去腥,山药去皮切段,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姜片,大火煮开转小火煮一小时,出锅前加食盐调味即可。 山药重点是补肺气的,咱们肺气不足,抵抗力差的朋友可以常吃,而且山药健脾养胃,这个山药排骨汤,脾胃不好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 山药白色入肺,养肺气,益肺阴,还有敛肺之功,咱们久咳虚喘,可以把山药和沙参,麦冬一起用。山药品种也多,想要更好养肺养脾胃,以焦作的铁棍山药为佳,蒸着吃有股淡淡的甜味,口感也是面面的,粉粉的。 只不过皮肤接触到山药黏液会发痒,我们处理山药时最好戴手套,懒得自己弄,也可以备上一罐这种现成的山药粉,里面不光有山药,还有莲子,茯苓和薏米。 都是天然的食材制作而成,山药补益肺气,又能健脾养胃,而且选用的还是温县的垆土铁棍山药,这种山药虽然看着不起眼,弯弯曲曲的,但是营养很好,是山药中的翘楚。 高山茯苓,没有污染,在制作过程中也没有化学添加,无硫熏无漂白,湘潭莲子,颗颗饱满,去除莲芯不苦涩,健脾清心,安徽的薏米都是当季的新货,饱满颗粒大,可以帮助身体祛湿化浊。 这款山药粉,都是经过熟化后破壁打粉的,很细腻,吃着不喇嗓子,有天然的谷果香,吃的时候直接用开水冲调即可食用,觉得味道比较淡可以加点蜂蜜和牛奶,味道更佳。 这款没有蔗糖,咱们不能吃甜食的朋友也可以放心食用,无论是当早餐还是下午茶,都能养胃益肺,帮身体补充营养。由于没有添加,建议开封后尽早使用,放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三宜:暖胃补阳 三忌:受寒着凉 想要在最后末伏期间补足阳气,身体一定别着凉受寒,特别是脾胃,一旦受寒,影响到脾胃运化,脾阳受损,身体气血不足,会越来越虚弱,想要养好阳气,养好脾胃也是基础。 咱们夏季贪凉,脾胃受伤,虚寒的朋友,可以吃点姜,暖脾胃,助脾阳。在伏天中,用生姜搭配一些养气血的食材一起吃,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生姜 紫苏,祛寒湿 生姜和紫苏都是温性的食材,可以帮助散脾胃的寒气,生姜还能补脾阳,非常适合脾胃虚寒的人,这两个放在一起煮水即可。 生姜 红枣,补阳养脾胃 生姜性温,活血,提升体内阳气,红枣滋补脾胃,有益气血,这两者一起煮水饮用,对脾胃非常好,暖胃活血。 分享一道暖胃补阳的经典食方,姜枣膏,这两种食材,是张仲景《伤寒论》中出现的食材,不光暖胃驱寒,还能让我们身体抵御外邪能力加强,健脾胃,培补阳气。 生姜是阳气非常足的食物,味道辛辣,通三焦,祛寒湿,培补阳气,红枣味甘入脾,能强健脾胃,养气血,这两种搭配在一起,辛甘化阳,也就是加倍补充人体的阳气,驱走体内的寒邪,特别是顽固的陈寒,非常适合咱们体寒的人食用。最后再加上少量的红糖来收膏,可以缓解姜的辛辣,而且也有助于姜枣膏的保存,不容易坏。 准备姜和红枣各500克,红糖适量,姜可以不去皮,姜皮是凉性的,一起做更不容易上火,切成小块放入料理机,把姜榨成姜汁后过滤,红枣洗净切成小块,去核,打碎。一起放入锅中熬煮成膏,期间不断搅拌,以免糊锅,煮成浓稠质地即可装出。 准备一个无油无水的玻璃罐,把做好的姜枣膏倒进去,冷藏密封保存即可,吃的时候用干净的勺子挖一勺,用温水化开趁热喝。 懒得自己做,我们也可以备上一罐这种现成的姜枣膏,无添加,没有防腐剂,配料只有红糖,老姜,红枣,枸杞,桂圆肉和蜂蜜制作而成。 古方红糖,补益气血,养脾胃,老姜驱寒补阳的效果更佳,虽然味道辛辣,但是有了红枣,枸杞,桂圆,红糖等食材的中和,压制了这股辛辣口感,吃上去辣中带着醇香和甘甜。 桂圆肉补益气血,养心脾,枸杞补虚,温补阳气,蜂蜜滋阴清热,而且用的是传统熬制膏方的制作方法,期间不添加任何的防腐剂,添加剂,制作膏方的都是有着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们。 食材天然健康,用的是有机天然姜制作而成的,西北大枣肉厚饱满,膏方浓稠,里面还能看到红枣果肉颗粒,吃的时候直接挖两勺,用开水冲调即可饮用,甜滋滋的,早上来一杯,把脾胃的“小太阳”升起来。 不腻不齁,满口甘甜。胃部寒凉,总是不舒服的,可以备上一罐,每天早起喝一杯姜枣膏泡水,一整天下来胃里都是暖暖的,非常舒服。 咱们接受不了姜味,不吃姜,想要暖胃补阳的朋友,也可以试试这种敷贴方式补阳气,像是这款艾灸贴,利用了艾草这种天然植物的阳性,制成膏贴,敷在身上,这股挥发油会一点点往肌理中渗透,有寒排寒,有瘀化瘀,活血通络。 这款艾灸贴很适合懒人,或是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朋友,操作简单,一撕一贴,更容易坚持,很多人有帮身体补阳养生的念头,但是由于一些方法太过复杂难以坚持,没时间不知不觉就放弃了,不如试试这个艾灸贴,一撕一贴只需几秒钟,就能帮我们暖身补阳,排寒湿一整天。 这款艾灸贴,用的是艾叶,川贝母,牛黄,白果,甘草,天竹黄等,粉碎后加入热熔胶,樟脑等混合制成膏,摊涂后,再覆盖无纺布切片制成。 很多人担心贴这种温热类型的敷贴,身体会上火,但是这款艾灸贴,里面不光有温补阳气,散寒祛湿的艾叶,更有清热的川贝母,牛黄等草本,不会温燥过度。 用起来也十分方便,直接把离型纸撕开后,贴在皮肤上即可,都是草本的清香,不熏不呛,外出贴也没有问题,而且不会发热,天热时候贴着也轻薄透气,舒适感更强。利用这些草本挥发油的特性,贴上6~8小时,持续帮我们排寒补阳气。 适合懒人。不知道贴哪里的,可以参考下面的位置图,根据自身情况来贴哦,位置贴对,补阳效果才事半功倍。 在末伏这10天里,调和身体阴阳,补阳气,养肺气,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