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食物吃得越多,湿气越重,有些人却天天吃!
本以为暑伏去秋凉至,湿热也就随之溜走了,谁知今年秋老虎这么狠,时冷时热,时风时雨,整得我们体内的湿热也久经不散。 群里好多朋友在问,有的是冒痘出油,有的是便便不爽,各种担心自己是不是湿气重。 确实最近不少朋友都被一股湿浊困扰着。同事葱葱就是,湿字都写到脸上了,总蒙着着一层油光,眼睛迷瞪瞪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还时不时对着镜子吐舌头,检查自己有多「湿」。 这气候反常的,总是下雨湿哒哒也是没办法。对照下图,如果你有这些小毛病,那湿浊已经在影响你的健康了。 湿气有多可怕?远超你想象!中医常说「湿为万病之源」,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多与湿气侵入人体或内生痰湿有关。突然莫名其妙的不舒服,体检又啥事没有,往往都是湿气惹的祸。 内经有段对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黄帝问:都说风邪伤人害病,为什么注意防护宅着不出门还是会突然生病呢?岐伯答道:这都是被湿气伤到了,藏在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不去。一旦有点情绪、饮食、起居问题,与湿邪相引动,就发病了。 比如换季感冒,吃坏肚子胃肠炎,大都是外邪内湿相引导致的。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病、泌尿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也多与湿邪、痰湿有关。 而上文所说的「湿气重」的症状,也是在提示我们器质性疾病的隐藏风险在不断提高。 湿气尤其偏爱「侵犯」下面这样的朋友,大家对照一下:
如果任由湿气堆积滞留,各种不舒服会越来越明显,甚至会诱发疾病发生。 3种食物要少吃,防「内湿」身体湿气重,除了气候因素潮湿多雨,饮食生「内湿」也应注意。尤其是秋天,内经讲「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被湿气所伤到了冬天就该咳嗽了。 对于下面这3类食物,我们要注意节制,管管嘴巴。 生冷寒凉 冰镇饮料、大部分的水果,都是寒凉之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不能运化水湿。 尤其是小孩子,体质本就肝强脾弱,脾胃功能还不强,消化不良会有郁热,爱吃寒凉,寒凉吃多了伤脾胃。脾失运化,水湿停滞,脾胃就更弱了,恶性循环。 对于成年人,特别要当心的坑是冰啤酒。《本草备药》说酒「停湿助火」,会让湿浊停滞难以运化,而啤酒又是小麦芽酿制,最得木气,比其他酒类更容易克伤脾胃。 另外,海螺、螃蟹,多数带壳水产都偏寒凉,不建议多吃。偏寒的祛湿凉茶也要注意,如果天天当水喝,也会损伤脾阳,反而越祛越湿。特别当喝凉茶后出现没胃口拉肚子时,别再喝了。 糖分过高 现代人那么多湿气问题,跟爱好甜食脱不了干系。 内经讲「甘者令人中满」,中焦主要是脾胃,这本该是一个流畅的「圆运动」,糖分摄入太多,这中焦就满了,动不起来,于是湿气氤氲。 所以,湿重脾虚的人要避免糖含量高又难以运化的食物。奶茶糕点不用说了,科技狠活重灾区,比起天然的果糖蔗糖,脾胃要运化人造甜味剂更是难上加难。 而天然的水果、蜂蜜也得悠着点儿。特别是一些常见的热带果品,像芒果、榴莲,糖含量都很高。 煎炸油腻 到了秋天,大家总会打着贴秋膘的名义,香口的油腻的各种吃。但这时候还没真正秋凉,苦夏过后脾胃还没恢复,不宜吃的太油腻。 油腻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纳受阻、脾运失常。像油条,炸薯条,还有油腻肥肉、动物内脏都少吃些,容易影响脾胃运化,从而积湿生痰。 广东人总是湿热也是这个道理,不仅是因为气候潮湿气温高,还跟饮食有关,烧鹅、叉烧、乳猪……都是老广的最爱。这类高温烤制的肉类,油腻难消,久而久之就伤脾生湿了。 秋宜祛湿,3招赶跑湿气秋季,尤其初秋是祛湿的关键时期。此时偶尔暑热偶尔有雨,早晚温差大,湿气往下沉,容易侵袭人体的下半身。 好就好在秋燥渐盛,且刚感受湿气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清除掉的。但如果没有及时祛湿,湿邪就会盘踞潜伏到我们的下半身,到了冬季出来作怪。有些朋友入冬就容易咳嗽痰多关节痛,这时再想清除湿气,就非常困难了。 趁着燥秋,简单三招把湿气赶跑。
拍打是最简单直接的外治法,随时随地能用。关键是拍哪儿。 重点在祛湿的朋友,我们要经常拍打膝窝,也就是膝盖后面的,这里是很容易窝积湿毒的地方,也堪称是身体祛湿的“排污口”, 假如排污口被堵了,湿毒、废气排不出去,就会在人体内淤化成热毒。 若是重点在脾胃的寒湿,我们可以拍打两侧腹股沟的位置,调节脾胃,运化水湿。腹股沟就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 弹性足,韧性好,结实耐用,而且手柄还是加长的,方便我们疏通身体各处。 像是咱们懒得动,不喜欢运动,体内湿气难除的,也可以多拍打拍打身体,瘀堵疏通开了,无论是湿毒还是积的郁热,都容易散出来。 不过咱们懒人这种难以坚持,所以我一般都是会准备一些针对性的泡脚液,免水煮,直接加到热水里,搅拌搅拌,就融于水中了。 而且这里针对不同的问题,都有不同的草本配方搭配,像是针对体湿的,体寒的,以及体内瘀堵脂肪赘肉过厚的,我们按需选择即可。 里面祛湿的草本很多,像是花椒,茯苓,藿香,艾叶,老姜,桂枝等都是祛湿化湿的,还有活血化瘀的益母草,红花等,苏叶,夜交藤祛风散寒,枳实破气,打通身体的气机。 像是老姜,艾叶,肉桂等都是排寒的,还有祛湿止痛的伸筋草,透骨草,防风等,以及补气血的当归,桑枝等。 大多都是驱寒行气,舒活气血的一些草本,化痰理气。无论哪一款,都是经过专业调制的配方,适合大多数人的体质,针对性强,每次一袋,随泡随开,很方便,也不用自己加工搭配,泡脚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即可。
脾本身帮我们运化水湿,如果湿气太多,脾越干越累,渐渐干不动了,脾虚了,湿气更多。 久而久之,吃进去的多,排出去的少,痰湿滞留堵在中焦,小肚腩就堵起来了,腹部肉肉松软,上热下寒,舌苔也变厚腻,便便也不通…… 这种情况在祛湿之余,还要兼顾醒脾益气,让脾胃重新「动起来」。建议每天吃2粒茯渭糕,。 这个糕是用糯米、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山药、莲子、芡实、山楂、红枣这几种的食材做成的。 软糯,肉质细腻的垆土铁棍山药,不仅营养高于普通的山药,味道也好,甘甜,老人小孩都爱吃; 薏米,茯苓这些都是祛湿化浊的,并且滋生津液,润泽肺和皮肤。 莲子健脾清火,清理掉燥气带给我们火气,肺火旺,体内痰也会“蠢蠢欲动”,清掉肺火,也能浇灭痰浊萌出的势头。 芡实和白扁豆都是滋阴润燥的,降低秋燥对身体的伤害,这些食材都会经过破壁打粉,再加入糯米粉,麦芽糖和亚麻籽油,做成糕点,方便我们食用,开袋即食,一天2块。 山楂,酸酸甜甜,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果脯果糕,像是上面油腻的东西吃多了,来两颗山楂,感觉瞬间就没那么腻的慌了。 但光有好的原料还不够,制作工艺也是很重要的,要保证其中的营养不流失,同时还得兼顾口感,找到好的比例搭配。 经过12道工艺,保留了原有食材的营养,进行低温烘焙,咬上一口,充满糯米的清香,软糯香甜,咬上去不同于干掉渣的糕点,这个吃下去也不噎得慌,而且是用的麦芽糖,甜度适中,吃不了太甜的朋友,也可以放心吃。 像是我们偶尔外面聚餐放纵一下,就可以来上一块。如果早上来不及吃早饭,吃两颗垫垫肚子也是不错的。 仲秋来临前,借助渐盛的秋燥,拍打、泡脚、食养,抓紧清一清暑夏余留的湿气吧。秋凉再进补,来年打老虎。 |
相关文章
- 冬天脾胃虚的人,一定要少吃这3种伤脾胃、损阳气的食物
- 入冬之后:省着点用自己,不要再做这3件事了,伤阳气、耗气血
- 下周小雪:阴气很盛,护好阳气的小火苗!
- 身体越来越虚!脾胃不好,气血差的人多吃这3个小种子
- 下周小雪:一年中阴气盛的时候来了,3宜4忌藏好你宝贵的阳气
- 冬天是肾经的旺盛之时,也是养肾好时候,这3黑要常吃
- 阳气越少痰越多!冬天多吃3个升阳气的食物,把阳气补起来,痰湿就少了
- 百岁国医大师的4个养生法,非常简单易行,人人都能够做到
- 入冬开启补阳模式,养阳4宜4忌不得不知!
- 入冬之后:不要再做这3件事了,很伤阳气
- 冬天多吃脾胃喜欢的4个食物,补脾气、气血足
- 阳虚体弱之人:冬天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阳气越足,痰湿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