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更多栏目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立冬将至:排寒毒养脾肾,3招帮你立寒冬

养生保健佚名2023-11-04

今年总有种时间匆忙的错觉,秋天来了又走,转眼,就要立冬了。

转季有一种自然交迭的仪式感,尤其秋冬相会,总让我有种厚重沉淀的感知,落叶跌宕,晨风变凉,隔着玻璃的阳光显得愈发暖而珍贵,南方的天气也开始不再那么融融。

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一年将尽,到了修整的季节了。

《说文解字》说:「冬,四时尽也。」

中医养生讲究顺四时,合体质,在换季的时候,时节变化会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大的外部影响,所以要比平时更加注意,顺应自然,来养护身体。

立冬到,3个要点要注意。

初冬养阳要养藏

立,建立,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内经》里也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养藏之道也。」立冬后阴气盛,阳气潜藏起来,我们身体里的阳气也开始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开始往身体里收,这个节气,正是养护阳气,把精气收敛的时候。

可以说冬天是一个「囤货」的季节,冬三月「藏」的好,来年开春你的基底才扎实,阳气足,精血盈,整个人都会精神饱满,少生病。

1、少消耗

收敛阳气,首先一点,不能外泄太过,天凉以后,尤其要注意保护身体里的阳气,先保证不丢,再去补养。

所以立冬后,穿衣避寒很重要。

秋**子要穿起来了,之前也有说过,三处一定不能受寒,头、肚脐、脚踝。

立冬后风也变得尖锐,中医讲「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什么意思呢,是说风邪这个坏分子,是阳刚的病邪,头在上,为身之阳位,风邪就喜欢去跟头硬碰硬。

所以吹风受寒,先头痛,再走窜。立冬以后,本身就阳气偏弱的小伙伴、老年人,帽子一定要戴起来了。

大椎、风门要护住

除了帽子护住脑门,风大的时候,还有几个穴位务必要保护好。就是我们后脑勺到后背上部的这些风字头的大穴:风池、风府、风门。

这个穴位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是跟风关联很大的穴位:

✿风府穴就是统领风穴的衙门,风府,受风要处也。

✿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

✿风池乃风邪蓄积之所。——《灵枢·热病》

这三个穴位都是治风的要穴,同时,也是风邪容易攻击的穴位,天凉风壮,敞领子露后背的衣服就不要穿了,后脖受风,头痛、头昏、浑身僵直、手麻,谁冻谁知道。

我们颈部特别怕受寒的朋友也可以出门或是在开窗通风的时候,把这个暖颈贴给贴上,我经常在家人开窗透气的时候这么干,或者出门在外,也戴上一个,后脖颈暖乎乎的,外面再围上一个围巾,这样寒风就进不来啦!

这个布料用的是医用无纺布,很柔软,一点刺激感都没有,带着挺舒服的,这个里面是一个草本包,成分有艾草,藏红花,海盐,生姜,薰衣草,松树,丁香等,利用铁粉、水与活性炭等物质,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会发生放热的反应,和暖宝宝发热的原理类似。

每一片都是独立包装,干净卫生,携带方便,无论是居家还是办公,都不妨碍,后脖颈暖了,感觉全身都有一股暖流涌入,特别舒服。

2、多收敛

养收可以靠食补,天凉以后人容易脾肾阳虚,阳气固摄不住,所以就很容易出现夜尿多、清晨腹泻、小肚子凉的情况,饮食上就要注意培补脾肾阳气,收敛固精。

可以煮芡实栗子粥来喝~

材料:栗子50g、芡实粉30g、糯米(或粳米)150g、核桃仁适量。

做法:1、栗子去皮、剥净,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到1小时。

2、米淘洗干净放锅中,再放入栗子、芡实粉大火烧开,小火熬20-30分钟,待栗子绵软、再放入核桃仁煮5分钟左右即可~

芡实俗称「鸡头米」,是很好的「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它入脾肾经,最擅长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了。《本草纲目》里说:「芡实粉粥固精气,明耳目。」

栗子是益肾宜气的「补药」。孙思邈说:栗子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栗子长于养胃健脾,补肾强筋。跟芡实、核桃仁一起煮粥喝,补肾养脾,对腰酸腿软、反胃呕吐、清晨腹泻、畏寒怕冷、小便频多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补冬要因人而异

秋季把脾胃养好,到了冬天慢慢就要开始犒劳自己了,俗语讲「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补是为来年一整年健康打下好基础的必备步骤,但冬补也要注意,不能滥补。

原则:

1、引补要做好

养好脾胃是冬补的基础,平常可以慢慢养护,多喝粥,避开辛辣油腻刺激,秋末冬初可以用山药、芡实、花生、核桃等煮粥喝,养脾益肾。

后来八珍糕的食方传到了清朝,又被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所青睐,后人便把这个糕点誉为“千古养生第一糕”。

准备怀山药,茯苓,薏米,白扁豆,芡实,莲子各50克,人参5克,粳米粉和糯米粉各100克,白砂糖适量。

这个八珍糕虽然是糕点,但是也不能多吃,每天最多吃2块,一次不要做太多,凉了以后会比较硬,需要再加热吃。

这个糕点的配方,也是进行了多次改良,古人的配方不太适合我们现代人,毕竟现代人的脾胃大多是油腻,肥甘,寒凉食物吃太多,这个糕点用到了莲子、薏米、山楂、鸡内金、麦芽、茯苓、山药、砂仁、陈皮、白扁豆、人参等,经过破壁打粉,和小麦粉和鸡蛋一起制成糕点,而且用的是麦芽糖醇液,没有蔗糖,控糖,不能吃甜的朋友也可以吃哦。

糕点都是手工制作的,不是那种流水线机器化生产,烘焙过后的糕点闻着是有淡淡的谷果香,吃着有蛋香和一股烘焙过后的麦香,有点酥酥的口感,越嚼越香哦,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

这个糕点一天2块,不要多吃,小朋友吃可以选择无人参版的,都是不含添加剂,防腐剂的,可以放心吃哦。

2、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补养要因人而异,首先要看年龄阶段,其次要看生活状态:年轻人阳气盛,就可以日常养护,不用可以去补,以免阳气太壮反而上火;年长一些,可以根据自己体质和生活状态来补,疲劳、身体明显有虚寒无力,就适当温补;老年人要偏重于维稳,也就是「重保」,注意防寒,慢慢小补,天凉了补肾固精,也要注意一些心血管疾病。

3、少咸增苦

饮食方面,中医认为立冬后应该少吃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

因为冬季主肾,而肾主咸,心主苦。

《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肾水过旺会克心火,所以说,立冬后可以适当少吃咸,日常可以吃一些苦瓜、芹菜、莴笋等~

4、因地制宜要注意

除了因人而异,地域划分也很重要。有个地域原则: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

大环境确定了,小环境也不能忘,等北方生起暖气,南方开了空调,常处室内的小伙伴,尤其本身体质就偏热的人,也不适合壮热进补,在干燥的冬天,反而需要注意养阴润燥,以免伤阴太过。
摘自: www.ws46.com

养血通瘀很重要

最后一点,养阳重要,但也要注意养血润燥的~天凉风燥,立冬之后很多人都会觉得皮肤变得越来越干,脸蛋上爆皮严重,手脚也容易生冻疮,有的小伙伴跟我说,一到晚上一脱秋裤,漫天飞雪,超级尴尬。

还是血虚肺燥,津液不足~

除了涂抹一些保湿的乳霜之外,内养是很重要的~

两个食疗方子分享给大家~

1、山楂归枣汤

组成:山楂30g,当归15g,大枣6枚,红糖适量。

做法:山楂、大枣去核,与当归同入砂锅,加水,旺火煮沸,用小火煮40分钟,滤渣取汁,加红糖即可。毎天1次,连服10天。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当归和山楂都是活血通淤的上品,加上补中养气的红枣,还有养血温中的红糖,气血行,手脚温,皮肤不会那么干,还很适合生冻疮的人喝。

2、花生煲猪蹄

组成:猪蹄500g,花生米适量,盐等调味品适量。

方法:先将猪蹄洗净开边,油锅烧热后将生姜爆香,放入猪蹄,加入喜欢的调料(如腐乳、豆瓣酱),炒匀,然后加适量水,加入花生,加入调味品,慢火煲两小时左右,待猪蹄软熟。

冬季很适合吃点儿花生,花生生用性平,熟用性温,入脾胃肺经,有润肺、和胃、补益脾气的效果,用花生和猪蹄煲汤,很适合产妇下奶,当然平常炖来吃补血养气、滋阴补液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