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冬至,养生关键的日子到了!2躲、1养、2补、2防!安度整冬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治、冬病冬防的最好时机。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冬至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面线的饮食传统。 汤圆因为是糯米面制成,不易消化,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要适量吃,不宜过量;吃了汤圆也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 说到小雪到冬至的养生,四个组词就可以概括:2躲、1养、2补、2防。 躲大雪后天气渐冷,人体阳气也弱,抵抗力差易患风寒感冒,外出时要做好防寒,以免受凉。 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中老年人要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 养冬天人体阳气本就不足,因此要减少阳气的消耗,养精蓄锐,保养精气,养生以“静”为主,避免剧烈运动过量出汗。 1、补阳气 可以用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不用吃药,不给脾胃增加负担,只要每晚睡前花一分钟,就能搞定,还能提高免疫力,那就是用南师肚脐贴。用它把中下焦暖起来,身体里的寒气、湿气被化掉,想要多余的脂肪也难呢。 艾绒 花椒 桂圆肉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脾胃虚寒、阳虚体寒; 腹部凉,痛经,宫寒; 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1. 晚上睡前擦干皮肤贴上,第二天早上起床撕掉,最晚不超过上午10:00,长时间贴胶布,怕皮肤受不了,也给脾胃一个自我调整的机会。 3. 容易上火的人,贴了睡眠不好的人,加贴两脚心的涌泉穴,引火下行,清虚火,温暖脾肾。 药补不如食补,冬至后也是进补的好时机,饮食调养自然是最好的方式。 冬季养生的重点是健脾养胃,脾胃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的人老得快,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头。而且脾胃两条经络多气多血,这两条经络也经过面部,脾经、胃经气血足了,脸色才有红润,脾胃气血虚,脸色暗黄或淡白,没有光泽。 养脾胃八珍糕 你仔细看,八珍糕里面很多食材,都是秋天成熟的果实,可见古人养生,也是遵循四时之法,而且这些食材大部分都是温性的,有益脾胃。 这么看似简单的一个食谱,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怪不得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健脾的糕。 食材:党参5g,茯苓50g,薏仁50g,莲子50g,淮山药50g,白扁豆50g,芡实50g,粳米粉100g,糯米粉100g。 倒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搅拌,用手揉成团后,再继续揉面,把面团揉至没有干粉的状态,之后可以用模具印出喜欢的花型。 现在人们生活普遍忙碌,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在为生计奔波,每天花费太多时间去调制养胃的食谱也不太现实,这时可以每天吃上现成的两块八珍糕,养养脾胃。 配料有鸡内金、砂仁、麦芽、山药、茯苓、薏米、莲子和山楂,再配以鸡蛋和小麦粉,烘焙出的糕点软糯可口,有着浓浓的麦香和蛋香,加上这些果实天然的清香,吃着吃着便食欲大开。 砂仁辛香温散,善于化中焦湿浊,温理脾胃滞气; 薏米利水去浊,性味往下走; 莲子醒脾,唤醒脾生机; 这款八珍糕,有通有补,有升有降,又很平和。但凡有都会被另一味的温热之性化解掉,使整体达到平衡的状态,补而不腻。里面我们用了麦芽糖醇,不能吃糖的人也能吃。 不喜欢糕点的也可以多吃一些有助于补脾胃的食物,多吃一些冬天真正的蔬菜。土豆,山药,萝卜,红薯,胡萝卜……土生土长,最得土气,沉甸甸的根菜,还可以补到中气。 1.羊腩切块儿倒入锅中,加入葱、姜、料酒煸炒去腥膻味道,倒入清水炖煮至浮沫出现,开小火将浮沫撇净。 3.南瓜泥倒入锅中,加入少许盐调味,最后加入肉蔻粉、小油菜、枸杞,稍加煲煮即可出锅食用。 1.鸡胗下锅焯水,再放入高压锅,加大料、蚝油、生抽、老抽、料酒、炖制20分钟至软烂。 3.大葱下锅煸香,加入鸡胗、山药,再加入酱油、盐、糖、蚝油调味烧制,出锅前勾芡收汁即可。 防1、防感冒 2、防心脑血管问题 寒冷的刺激会诱发心脑血管问题,因此要注意保暖,按时服药,加强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心脑血管问题患者不宜晨练,最好10点之后再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