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15日:阳气藏,阴气盛!也是一年最宝贵的进补月
相比现在,古时的冬至并非单纯的一个节气,衍生到文化上冬至当天其实是年末的一个大节,上至皇帝,在冬至当天会祭祀天地社稷、祖宗神明;下至民间,冬至乃游子归来、军旅还乡和囚徒释放最集中的日子,所以有亲者自然喜不自胜,故而冬至也是一年到头里老百姓难得敢于花钱吃肉的节日,所以自然也会办的十分欢庆和隆重。 冬至三候忌宜详解因为冬至一至,冬季即转为仲冬之时,仲冬寒月,自然界中如熊罴獐狐等都是能冬眠的都已进入了冬眠的状态,虽说地底相较地面会温暖一些,但是土中生物如蚯蚓还是会受到阴寒的影响,进而便会在土中将身体打结缠紧以熬过寒冬。古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便赋予了冬至前五天这第一候的名字为蚯蚓结。 早食热餐:“宜早食,宜进宿熟之肉。”——《千金月令》 温暖头顶:“冬至日..戴阳巾以护首领。”——《岁时杂记》 裁衣交易:“是月十二日、二十二日,忌裁衣交易。”——《纂要》 贪温喜暖:“无乖其时,勿暴温暖,勿犯东南贼风。”——《云笈七签》 虽然麋和鹿经常合叫为麋鹿,但其实麋与鹿却是物性阴阳迥异的两个物种,古人认为鹿角朝前,故鹿肉、鹿血、鹿角为至阳之物;而麋角朝后,所以麋肉、麋血及麋角自是极阴之物。而冬至二候之时,鹿角便感阳滋生,于是会从短变长,而麋则相反,所以当古人在野外捡到脱落的麋角,便能判断这二候之时这自然中的阳气已处初生之状,故命名此时为麋角结。 可服补物:“是月可服补物。”——《千金月令》 煮赤豆粥:“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岁时杂记》 忌讳补过:“不可饵大热之物。”——《千金月令》 勿枕冷物:“勿枕冷石铁物,令人目暗。”——《千金翼》 到泉水动物候之时,阳气初生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古人认为地泉最寒,所以至寒者如九泉正是魂魄之所在,而在泉水动这一阶段,连地底幽深寒彻的泉水都已摆脱结冰状态开始流动起来了,所以天地返暖回阳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晒被清榻:“晒席清榻,能去秽乱之气。”——《琐碎录》 早出含酥:“(冬季)早出,含酥油于口中,则耐寒。”——《法天生意 勿食猪肉:“是月勿食猪肉,脾旺在四季故耳。”——《千金方》 欢愉食凉:“是月勿歌舞,凶者犯。勿食生韭,勿食霜烂果菜,勿食海河寒物。”——《千金方》 讲究“藏阳腾蕴,养阴伏气”的冬至节阳气将腾,先守心智 末冬养护,以肾为先 按揉要诀:先以拇指、食指轻扯耳廓,接着用食指和拇指将耳朵向下压揉,接着施一个朝耳孔的力,最后将下耳垂轻轻上提。次数以十五次为最佳,做完以后耳朵应处微微发热的状态里。 艾草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三经,能起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的效果,因此艾叶特别适合冬至以后,出现手脚冰凉且又有难眠、失眠情况的人去使用,而但艾叶制成艾绒时,其效便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可千万别以为这肚脐百无一用,其实肚脐乃腹部一处连接脏腑与肤外的重要隘口,且别小看这药泥虽然做法简单,但配合上肚脐,却能很快发挥出温阳的作用,南怀瑾大师经试验后发现,只消用个四五天,晨起时不仅腹部不再冰凉了,而且往日起床时口苦、口干的问题也能改善很多。 其次,花椒也有着不小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花椒性味辛温,用来散寒除湿,温中健胃特别好。在肚脐贴里放花椒,还利用了它辛散走窜的气味,把药性带到脏腑经络中去,把一些陈年老寒湿都赶走。然后再带上桂圆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的作用,想必这一晚上都是暖通通的。 最后注意晚上睡前,我们得先把皮肤擦干净然后再贴,并且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得撕掉,时间最晚不能超过上午10:00,一来怕肚脐长时间贴着胶布,皮肤会受不了;二来,撕掉脐贴也可以让脾胃开始自我调整。 冬至岁食:守好桌上的“一餐一饭一点心”关于冬至吃羊,民俗有言:“冬不吃羊,如夏不尝瓜。”羊肉因其味甘性温,多吃能在冬季温补人之脾胃,用入汤中,配上八角桂皮白萝卜同煮熬汤,还能改善因身体虚寒所致的胃部不适等问题。同时羊汤入口,因有水暖化焦之功,所以也能起到温补肝肾的作用,如果汤中还有当归。枸杞,则羊汤活血养血之功便加能大放异彩。 所谓:“北喝羊汤而南嚼汤圆。”这汤圆汤团皮为糯米所制,而糯米正同羊肉相似,有性温味甘的食性,同时,冬吃糯米做的汤圆,还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食效。且对于冬季肾水难化所出现的尿频与自汗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但糯米虽好,吃得太多也难以消化,所以还是适量为妙。 关于冬至要如何补,其实很多人在补之前就已经“不敢补”了,其一是因为怕自己啥都不懂,然后导致自己补过了反而伤到自己;二来,可能是往年常常进补,但即便只补一点,还没补多,这脾胃便已难受不堪,但事实上,也可能是不懂“调息”所导致的。 说起这“八珍糕”,它的历史可谓非常久远,最远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医学家陈实功。虽然陈实功主攻外科,但其一直秉持的观点是“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即更加重视内疗。 这“八珍糕”主要的八种食材是茯苓、建莲、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并辅以米粉、白糖、麻油精制而成,因有佐材八味,所以这八珍糕也叫“八仙糕”。 经过了这次改良,新式八珍糕很快获得了乾隆皇帝的认可,以至于今后数十年这八珍糕都没有间断过。据记载,每年夏秋季节,乾隆到承德避暑山庄处理政务,早晚膳毕在上茶时都会吃四到六块“八珍糕”,今天承德特产仍有“八珍糕”这味小吃。 然后这个事情还被一档宫廷饮食文化节目《我在宫里做厨师》加以重现,其中内容便是由御厨传人对清宫美食进行复刻还原,并由六位明星嘉宾扮演皇帝皇后情景再现。其中第一期节目讲的就是养生益寿的“八珍糕”制作,由“五阿哥”苏有朋变身“皇阿玛”乾隆参与品尝。 下面就把这个糕点的制作方法分享出来,趁着冬天,好好养养咱的脾胃。 做法:将所有的食材打磨成粉末,加入白糖、粳米粉、糯米粉,用手把所有的食材拌匀 (白糖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添加)。 放入蒸锅内蒸15到25分钟。时间看糕点的大小,大的就久点,短点,自己把控。蒸熟后这个糕点冷热皆宜,软软糯糯的也不粘牙,但里面含有薏米,孕妇不宜食用。 咱们这款八珍糕,正是在这个古代的经典配方上加以调整,更适合咱们现代人吃,而且没有蔗糖,实打实的原始谷物滋味,像是不能吃甜食的朋友们,也可以放心食用。 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主要起到清理的作用; 麦芽行气健脾,擅化淀粉性的食物; 茯苓祛寒湿,性味往上走,与薏米搭配,一升一降,体内的气就顺畅了。 山楂和胃;山药在健脾的同时宣发肺气。同时还能收涩住这些食物的性味,不至于吃进去就流散出来。 这款糕点,饭前饭后都能吃,每天来上一两块,身边的朋友都是当作下午茶的小点心来吃,又美味又营养,无糖低脂,还不会给身体增加负担。 1、 【脾胃虚弱者】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3、 【需要补虚的人群】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所以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4、 【气虚血虚的人群】都非常适用。多吃八珍糕可以培补体内血气,而只要人体的血气充足,那么才会有抵御外邪的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