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到立春:适合养阳气的15天来了!3大宜忌不得不知!
最冷的节气萌发着生命的阳气,天地间的阳气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生发之中,是很关键的半个月。 宜:暖肾,养精蓄锐! 现在南方没有暖气,全靠自身阳气对抗寒冷,粘硬、生冷的食物要少吃,尤其是冷的糯米制品,防止损害脾胃阳气。 也要避免过度用眼,现在工作和休息看手机的时间都非常长,肝开窍于目,用眼过度,消耗的都是肝血,肝肾同源,肾精也就亏了。 它最大作用是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升发起来。两脚分开与肩齐宽,踮起脚尖,双膝微曲,双手虚握拳,贴在肾俞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直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平时要注意腰部的保暖,穿里面的衣服最好扎进裤子里,别漏风。 在中医里,黑入肾,肾主收藏,黑豆有敛藏之性,可以加强阳气的收藏之力,又擅长补 肾阴,阴阳互生,阴足了,也有利于阳气的潜藏生长。黑豆最好用醋泡着吃,每天早晨吃7颗。 《本草拾遗》里说:“黑豆明目镇心,温补。久服醋泡黑豆,好颜色,变白不老。” 不仅有黑豆和陈醋,还有滋阴养肝血的桑葚、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枸杞,补中润燥的蜂蜜。既能养肾、固肾,还能生津润燥,清虚火。 宜:疏通升阳,舒展郁住的阳气! 此时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为了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特点,平时应逐渐减少肥甘厚味的食物,让脾胃得到一定的休息。 现在天气比较冷,而体内的阳气已经开始活跃,冷热不同,也是隐患。身体既需要防寒,又要排毒,保持身体通畅,让外寒和内热都能发散出去。 不妨试试用“温脐法”来帮助身体在睡眠期间保持住温暖的状态。 时至现代,温脐法已在南怀瑾先生的宣传下,渐为世人所知晓,根据南怀瑾先生所致《我说参同契》的记载,温脐法的具体做法是以“桂圆肉一颗”辅以“花椒六、七颗”,再接着加上打烂的艾绒泥,而后“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这三者结合,可以很好瓦解体内的寒邪,把阳气补进去,瘀堵的位置通开,而且制作也非常简单,桂圆肉、花椒、艾绒按 2:1:1 比例,也可以按照这个剂量,桂圆肉20粒、花椒30克、艾条1根。这些都打碎后捏成球,睡觉前塞进肚脐里,用医用贴或者保鲜膜封住即可。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南怀瑾老先生的灸脐法来调理下身体吧。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寒气重; 脸部、头发爱出油、体内痰湿重; 体内湿气重;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宜:早睡 冬天最适合睡觉,阳气休息好,第二天人的基础代谢才能好,人才有精神。这阵子别熬夜了,睡得越晚人越丑,早睡就是大补了。 做这个姿势,身体不会较劲,困了就自然睡了,睡着之后随着身体自然翻身就好,不必刻意保持。 汉代大医家张仲景经常用酸枣仁汤调理虚劳虚烦不得眠,我们也在酸枣仁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改动,做了酸枣仁膏。 用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还配上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百合; 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的桂圆和大枣;帮你补益心脾; 之前小伙伴觉得比较甜,我们做了减糖版,熬得比以前更浓稠,也就是每一勺的密度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