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将至:未来60天,多吃这2种食物,祛湿又清邪!
小时候经常和母亲去周边的野地里去挖苦菜,无论是焯水凉拌还是做饺子馅都十分美味,如今野地渐渐都被铲平,变成了高楼大厦,儿时的快乐也越来越难以追寻。不过许多超市也都有这种野菜卖,想尝鲜的朋友可以趁着现在试试。 小麦就要成熟了,人们也会忙碌起来。而在养生中,降水会慢慢变多,雨量变大。 结合外界气候的特点是潮湿多雨,若是在这60天里,被湿邪侵袭身体,那么这股湿邪很容易和体内的火气相互勾结,形成湿热。 许多人对湿气不当回事,但是若体内的湿气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影响我们的食欲,还会造成腹泻,腹胀,身体水肿,四肢疲惫无力等危害。所以我们想要摆脱这股湿邪,在春分到小满的这60天里要常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帮助身体祛湿化湿,对于外部邪气的入侵。 有一种豆类,号称是“祛湿第一豆”,它健脾祛湿,抗菌杀毒,祛湿效果比红豆薏米还要好,它就是白扁豆。 想要身体不被湿邪所困,脾的功能一定要强大。脾的运化不但可以运化食物,从中摄取营养,还能把我们身体中的水湿代谢出去。一旦脾胃虚弱,代谢水湿的效率就会降低,那么脾胃的不适就会显现,像是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 而且白扁豆还非常适合水肿的人吃,把白扁豆炒黄之后磨成粉,把灯心草用水煎煮后,再加一些白扁豆粉进去,很好的可以舒缓因为体湿造成的水肿。 白扁豆红糖水 白扁豆莲子粥 白扁豆健脾饮 这道健脾饮中,白扁豆消暑祛湿,灸甘草温中补气,砂仁是暖胃健脾的,草果是健脾燥湿的,乌梅生津止渴,所以这道健脾饮,集消暑,生津,健脾三种作用于一体。 不喜汤汤水水的朋友,还可以把白扁豆磨成粉,加上一些其他健脾养胃的食材,比如山药,莲子,芡实,麦芽,山楂等,全部打成粉之后,加入小麦粉或是糯米粉,做成糕点。 所有的食材打粉后,加入适量糯米粉加温水,揉成面团,之后花型糕的模具刷一层油防粘,把面团放到模具里,压平,之后取出,放到蒸锅隔水蒸半小时,或是烤箱中烘烤熟即可。个人更喜欢蒸出来的糕,软和,烤制的糕点比较硬。 其中: 莲子:为清新平阳之用,帮助身体安定健润; 芡实:助肾转运多余水气,让体内不会淤积; 茯苓:先升而后降,能祛湿荡浊化痰兼宁心; 白扁豆:多用醒脾,让身体不会淤留水湿气; 最后山药、大枣:甘润补益令脾胃畅行其气; 每一块都是独立的小包装,干净卫生,开袋即食,想要随身携带也方便,而且是可以长期吃的哦,不会对身体产生负担,吃起来很清新,不像那种很滋腻油腻的糕点。 生姜健脾祛湿,驱邪扶正。当我们身体受寒时,比如被雨淋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姜糖水煮上,其实生姜不但能驱寒,还能祛湿,尤其擅长化脾胃中的湿气,能够补脾阳。 尤其现在的雨水多,湿气重,我们身体很容易受到湿邪寒邪的侵犯,以及再过不久后我们长期窝在空调房中,也会变相为身体增加湿气和寒气,这时候就得把姜准备好,起到抵御外邪,祛内湿的作用。 准备两块生姜,选嫩一点,吃起来口感更好,红糖和生姜的比例在1:2,可以一次多做点,晾干后密封起来,能吃很长一段时间。 全程小火慢慢煮,不断翻拌,等到红糖汁越来越浓稠,水分收干后,糖霜就会慢慢出来了,这时候可以把火关掉,用余温继续翻炒,等到姜片上挂满糖霜就可以了,晾凉后,找小的密封袋保存起来,平时放到包里,没事的时候嚼两片。 用的是铜陵的白姜为原料,白姜很嫩,汁水多,纤维少,而且辣味比起普通生姜更小,不呛口。用来炒姜片非常合适。 每一小包都是真空包装的,干净卫生,也便于携带,当成糖一样,含着或是细细咀嚼,这股温热的感觉能从嗓子一路暖到我们的胃里,像是万一被雨淋了,被空调吹伤风了,受寒拉肚子了,都可以随时随地嚼两片。 如果咱们对吃的东西不感兴趣,也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来帮助身体祛湿邪。尤其是体内不但有湿气,还有痰的朋友,一定要试试这个温胆汤泡脚,它可以对付我们体内顽固的痰湿。 准备茯苓30克,半夏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陈皮6克,竹茹6克。这些草本,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就和我们平时煲汤一样。其实温胆汤在古代就是用来喝的,只不过很多人不喜欢喝这种汤汁子,所以就改成了泡脚。 如果懒得自己搭配,也可以试试这款配好的温胆汤泡脚包,所有的草本都被锉碎,泡的时候可以加速成分的释放,用无纺布袋子封住,这样就不会在煮的时候弄得哪里都是,清理起来也更方便。 竹茹是清热的,还有化痰的作用,也可以把我们体内的郁热给清一清。茯苓健脾祛湿,甘草健脾益气,而且甘草就像和事佬一样,让这些草本的作用能够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力。 这个方子,痰湿、湿热的人都适合,这些人最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