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之后:耗阳气的40天来了,做好3件事,健脾胃、祛寒湿、告别阳虚
三伏天是养阳气的好时机,很多朋友早就开始晒背了。但三伏天也是最消耗的40天,天气热,人出汗多,身体的津液、气血也会随着汗液的流失,大规模的消耗。人也容易困倦、乏力。 今天和大家分享3件事,都能减少消耗。特别是前2件都是平补,虚不受补的人也适合,爱上火的人更要用!后面1个寒湿重的人一定要试试。 道家功法“搭鹊桥”:内敛精神,滋养五脏! 道家的“搭鹊桥”是指舌抵上腭,即嘴闭齿合,舌头尖自然贴在上齿龈处。这样能联通任督二脉,交通阴阳,如同牛郎织女相会,促使阴阳和合的鹊桥。 舌抵上腭贯通了任督二脉,形成一个“周天循环”。舌根处有两穴,左为金津穴,右为玉液穴。舌抵上腭时津液会加速分泌,口中的津液满时,要吞下。三伏天津液损耗大,口中的津液切记不可浪费。 在吞咽口水时舌尖要用力顶在上腭之上,意识导引到会阴处,会阴也是任督二脉交汇之所。任督二脉交汇所产生的津液,还要回去补肾,这也是一个循环。 明代龚居中指出“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津,自然百骸调畅。”中医认为,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内家功法,都会要求练习者舌顶上腭,不仅津液可以滋润身体,而且这个过程人会很专注,神气内敛。如果你练习惯了,晚上睡觉时舌头也顶在上腭处,更容易随时随地入静,祛除杂念,快速入睡不在话下。 每天早上3片姜:驱寒升阳,健脾养胃,人人都适合!有句俗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真是民间藏着大智慧。 现代人的夏天过得跟冬天似的,一天到晚待在凉飕飕的空调房里,难得出个门,又是打伞又是防晒,遮得严严实实,喝口水也得加冰块。大自然给的阳气没接到多少,反而让人造的寒凉长驱直入。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阳气不足,女生宫寒痛经手脚凉,男生腰酸乏力大肚子,不少朋友一到夏天就表热里寒,稍不留神就腹泻。 这样的里寒,光靠晒背很难晒透,最好在夏天的每个清晨做到「夏吃姜」,和伏天在外的阳热里应外合。里头温阳,把寒气往外驱赶,外头再晒个背贴个伏贴,接引一下,哪怕深藏的陈年老寒也都呆不住了。 吃姜也有讲究,上热下寒容易上火的朋友,醋泡姜安排上。 醋是收敛的,可以收敛姜的生发之气,让原本辛散的姜变得平和起来,姜温阳的性质还在,却避免了上火。 因为人上了年纪,体内的阳气就会不知不觉流失掉了,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差,醋泡姜不光能提升阳气,温暖脾胃,还能增进我们的食欲。 老家的做法。做醋泡姜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选择仔姜,就是嫩姜。老姜口感不好,吃起来打渣,另外还会比较辣。 2.腌制好的姜片放入罐子里(如果出水太多倒出来一部分),倒入没过姜的醋,醋要选择颜色浅一些的品种。 4.罐子口包好保鲜膜,盖上盖子密封,四五天后即可食用。 早上就吃三片,酸的过瘾,辣的温顺。孔子也是爱姜之人。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凡事都不要过量。 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我们找了很多供应商,试吃之后,这款最满意,最打动我的是无添加,良心手作。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每天吃3片,一罐可以吃15天,4罐正好可以吃上两个月。 孙思邈的日光灸:借助太阳和艾草的力量! 在我国宋代学者洪迈所撰的《夷坚志》中记载过一种「日光灸」,是用艾绒铺灸。即以艾草平铺穴区(多为腹背部),在日光下曝晒,而起到类似灸法的治疗作用。他说这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孙真人的方子。 医案是这样的: 白话文版本是这样: 太阳是真火,当艾绒盖满肚子,太阳慢慢照射,借助太阳和艾草的双重阳气,渗入腹部的功力极大,每年的农历五、六、七月做这样的日光灸最好,天灸配合药灸,相当于人灸合一。 很多朋友不会做艾灸,很怕烫伤,现在太阳很好,不如把艾条直接撕开,铺肚皮上晒晒太阳。 吸收艾草能量的肚皮也会很漂亮,紧致、温暖,消化很好,便便成型。希望朋友们也别错过这个伏天,借助天时调养一下自己。 实在没条件艾灸,最近也没太阳的朋友,一定别错过三伏贴。这会儿天气热,毛孔都开着,吃冰的容易进寒邪,但艾灸和贴三伏贴,温通效力很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 北京市针灸学会曾做过一个长期跟踪调查,以3年为一观察周期,对2014~2016年共1.9万例“三伏贴”患者进行有效跟踪调查。 数据显示,连续3年参加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患者,其呼吸系统问题的年发病次数、年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及年哮 喘或过 敏总天数呈逐年递减。相较于2014年,2016年的年发病次数减少49.5%,年急诊次数减少66.5%,年住院次数减少37.0%,年哮 喘或过 敏总天数减少54.1%。 从数据上看到影响最多的是呼吸系统,从中医的角度其实影响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对身体正气(抵抗力)的增加,像感冒、过 敏等发病的降低都是抵抗力提高的直观表现。最好坚持贴! 这个一盒15贴,一天如果贴3-5个穴位,12天36-60个,1个人买2-3盒就够用了。家里人多,可以来4-6盒。(孕妇不宜)用过的朋友说 1.什么时间贴? 入伏(7月15日)、中伏(7月26日)、末伏(8月15日),每天上午贴4~6小时,连用3天,休息一周,再连用3天,休息一周……坚持整个伏天。 2.贴哪儿?如下图,图片可滑动! 3.三伏贴啥做的呢? 三伏贴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都是一些辛温通络、通窍散寒的材料: 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温中散寒,散结通络止痛;延胡索活 血,利气,止痛,对气血瘀滞的疼痛有辅助作用;细辛解表散寒,止痛,通窍,还能温肺化饮;甘遂可泻水逐饮,破积聚,通二便;生姜温中散寒、助阳解表;这些材料通过穴位刺激、药效通达经络,贯穿脏腑,从而实现温补阳气、驱寒止痛、活 血 化瘀的作用! 但现在去医院麻烦人太多了,你要上班还得请假,不用纠结三伏贴哪家强,只要坚持贴就会有作用,因为各大医院的三伏贴的功效都差不多,配方会有少许不一样,但基本都会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生姜,我们的配方也是如此。 不同在于它特别加了一味补气的元胡,扶正补气的圣品,这样可以更好的增加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医院是将药材研成细末,与姜汁调和,直接贴在穴位上,刺激性相对大一些;而它是从材料熬制浓缩后,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再与热熔胶融合在一起,最后用脱 敏胶布贴在穴位上,刺激性比较小。 身体敏 感的人,贴上很快就会有反应,比如穴位处有蹦跳的感觉,肚子咕噜噜的叫、放屁、感觉温暖等,每个人反应都不一样,大家可以试试。 |
相关文章
- 养背就是养阳气!一年里养阳好时机,就在这30天!
- 冬至后阳气初生,也是一年中阴气重的日子,这15天要忌这些!
- 越吃痰湿越少,很土但很能化痰的3个食物,痰多、脾虚的人要知道
- 冬补三九,4个补气食物要多吃!
-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适合猫冬,别做这3件事,避免消耗阳气
-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数九寒冬宜进补,气血通才能补得进
- 冬补三九,阳气宜潜藏!这样做排除体内的寒毒!
- 冬天这4种水果养阴血,身体干燥易上火,记得要多吃
- 冬至后,阴气重的15天,养生做好4宜4忌
- 冬至后疏通这条经络,气血通畅,提升免疫力
- 冬天常吃醋泡姜,吃错伤自己!记住5不做、3常吃,健脾胃、养阳气、不上火
- 耗你气血的3件事,冬天要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