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更多栏目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大暑后:全年湿气最重的60天来了,做好3件事排出寒湿、提升阳气

养生保健佚名2024-07-24

未来60天,「风」比暑热更伤人

从大暑到秋分,是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主气就是大环境主线条,从火到湿。就像是从猛炒改成焖炖,升温是升不到哪儿去了,但天地间像个盖着盖子的大蒸笼似的,更难受。

《黄帝内经》讲,今年的四之气是这样的:

今年这四之气不太平安,上来就是「交争」。虽然湿土是「主气」,风木是「客气」,但风木胜湿土,时不时就来个喧宾夺主,风雨大作。所以接下来这60天,风雨天气会增多,气候比往常要清凉一些,不那么闷。

热伤气,于是就有「大热少气」,容易中暑、发热、气短;湿伤肉,于是「肌肉萎」,容易虚胖,肉耷拉着不丰满,乏力;风伤筋,于是「足痿」,下肢痿软,行走困难。

最近的气候变化,大家都有亲身体会了,和内经的预测基本应验。我在湖北,确实感觉大风天气比以往多,胃口也变差了,显然脾胃也受到了影响。小伙伴们也要多留心,把身体守护好。

上面讲到,大暑过后这60天,整个外部大环境就是风 湿 热。什么人最遭罪呢?

首先是气虚质。气虚的人表虚卫气不固,最容易感受风邪;

  • 还有阴虚质,本就阴虚内热,暑夏汗多容易伤阴,阴伤又难以制约热邪。

  • 入伏之后,「三伏贴」「冬病夏治」特别火,广东有朋友发朋友圈,医院贴伏贴的都排长龙了,还得走后门才能贴上。

    所以最适合的朋友,一是有伏寒的,确确实实身体里藏了不少寒气,常见腰腹发凉、哮喘、鼻炎之类的症状;二是阳虚气虚,这样的人很难把伏藏的寒气往外顶,所以得借助天时来「夏治」。

    1、防热伤气

    来的急的,中暑了热晕了,暑热伤气,内脏的气不接续了就晕过去了。不那么严重的,头昏脑胀,四肢无力,气短心慌。

    尤其要注意的是晒背和长时间艾灸,都得视乎自身体质情况,虽说夏天要「无厌于日」,但也不要硬着头皮晒、灸,弄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阳是温了寒是散了,但气也伤了。

    今年的三伏满满40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如久咳、哮喘、慢支、鼻炎、慢咽、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还有一些关节病痛、风湿等。

    寒性体质的日常调养,如的人可以借此时做艾灸,排除身体里集聚的寒气。
    (www.ws46.Com)

    三伏贴比三伏晒要舒服许多,不必冒着晒中暑的风险,而且贴上之后我们可以该上班上班,该带娃带娃,该学习学习,生活节奏不会被打乱。

    三伏贴里面的配料都是一些辛温的草本,有元胡,白芥子,细辛,甘草,肉桂,桂枝等,温阳化瘀,排寒祛湿的效果非常好,

    细辛和肉桂可以温通身体,尤其是肉桂补阳的效果非常好,可以帮我们补充缺失的阳气。这些天然的草本,正如自然界中的太阳一般,有着无穷的能量。

    我之前用过很多种,有的要不就是成分欠缺,要么就是布料低劣,贴上去发痒,撕下去有胶痕。而这款三伏贴,之前用了一段时间,撕下去后很干净,不会粘黏皮肤,偶尔会有黑色的膏体,用湿巾一擦就掉,没有胶痕真的太舒服了。

    要提醒的一点是,三伏灸或者贴伏贴之后,1.什么时间贴?

    入伏(7月15日)、7月16日、7月14日

    末伏(8月14日)、8月15日、8月16日

    2、防风防寒

    最常见的一个现象,从室外进空调房,从空调房出到室外,会很容易打喷嚏,寒气轻易能进进出出,所以身体自动排寒的反应也很迅速。

    日常在外或者空调房,尤其要重视两个部位,脖颈、双脚。风是阳邪,侵袭上部,寒湿阴邪,专从下入。哪怕暑夏,也最好有个丝巾护脖子,薄款中筒袜护脚踝。

    3、健运脾胃

    所以别光顾着借助阳热冬病夏治,脾胃得健运起来。脾胃*工的话,阳热进来不输布,闷在上头就是「大热少气」,到了肠胃就是「注下赤白」,都是麻烦事。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左,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拇指展开,仰头看右指尖片刻。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多遍。手掌起落动作要慢,不可急。

    本身脾虚又湿重的朋友(自己看看舌头,舌苔厚齿痕重的话基本没跑),建议搭配食养。

    如果你最近、往年有这些情况:

    • 身体肥胖,肌肉松软无力,疲劳,小肚子又冰又凉,脸肿;

    • 头发油腻,洗头发频繁,但掉头发很多,甚至脂溢性脱发;

    • 嘴里感觉口淡乏味,或者嘴巴里面的口水特别粘腻,而且痰多,舌苔厚腻;

    • 吃饭时没有饥饿感,吃一点点就感觉饱了,或者吃很多也不知道饱了没有;

    • 走路觉得特别沉重,懒得动;

    • 刷牙的时候觉得恶心,想吐,嗓子总是有丝丝拉拉的唾液

    醋是收敛的,可以收敛姜的生发之气,让原本辛散的姜变得平和起来,姜温阳的性质还在,却避免了上火。

    因为人上了年纪,体内的阳气就会不知不觉流失掉了,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差,醋泡姜不光能提升阳气,温暖脾胃,还能增进我们的食欲。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迎来溽暑难耐、风湿相争的四之气。伏天会比往年清凉一些,但风雨天气带来的健康隐患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别说冬病夏治,不招病就不错了。

    总结一下就是三项注意:不要过热伤气,防止风寒入侵,帮助脾胃运化。起居饮食上查漏补缺,帮身体一点小忙就好。养生就是这种顺其自然、日积月累的功夫,需要一点细心和耐心。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