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立秋:人体从阳盛转向阴盛的关键时期!做好4件事,秋天少生病
“夏气之应,养长之道。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以廿四节气论,立秋节气前为夏天,节气后为秋天。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 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此节气中多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夏末秋初,天气逐渐转凉,由于昼夜之间温差增大,病邪易趁虚而入。 立秋气燥,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涩甚至便秘等情况,所以润燥成为立秋后的重点。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肺在五色里属白,可以通过多食白色的食物来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比如莲子、山药、茯苓等。 这款茯苓山药粉,由怀山药、茯苓、薏苡仁和莲子搭配组成,不含糖,味道都是原始自然食材的味道。 不过要注意的是,茯苓是难溶于水的,建议用开水边冲边搅拌,如果介意不好冲泡,也可以在煮粥的时候放一点,这样营养味道都全了。 家中的老人孩子都可以吃,吃不了糖的也不用担心,这款是无糖的,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防腐剂,本就意在养生,万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口感添加香精,这就丧失了原本的初衷。 另外,《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到:“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因为酸味收敛补肺,又能生津润燥,辛味发散泻肺,所以要多吃味酸甘润的果蔬,如西红柿、枇杷、柠檬之类,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 运动养生可以选择一些轻松平缓的运动,比如慢跑、太极、快走、瑜伽等,保持适时有度、循序渐进地进行。 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也可以通过脚底来疏通身体。我们的身体有6条经络从足部引出,三条阳经分别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三条阴经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特别适合这些人:
按摩店很贵一次大概100块钱,遇到手法不好的技师真的觉得超级亏得慌,按完昏昏欲睡还要强撑着爬起来滚回家。这个足底按摩板可以说是非常方便,刺激的也非常深入了。 清清楚楚写着每个地方对应的反射点,哪里难受就多按哪里。 因为人有足弓,脚心很难刺激到,中间高凸起的设计,非常贴心,让足底全面地被刺激到。 按摩之后,喝几口温水,如果不是睡前按摩,就多喝一点,加速将体内的毒素及沉淀物排出体外。如果你的尿液也会比以前黄了,是在往外排的结果。 养背升阳夏秋之交的一段时间内暑气还没有消散,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不过大自然的气机开始逐渐向内收敛。 人体的阳气也要开始向内回收。所以立秋之后就是今年最后可以顺应天时,提升阳气的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养背。 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阳经,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相关。 1、捏脊 操作的时候可用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5~10遍。 洗浴时,用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直至背部发热为止。 3、三伏贴 而三伏贴的研制,就是通过调配,把一些性味相合的草本组合在一起,熬制成膏,像是这款经典的三伏贴配方就有元胡,白芥子,细辛,甘草,肉桂,桂枝和冰片等。 三伏贴好不好,原料是关键,选用天然的草本,没有烂七八糟的硫熏,漂白,利用最纯粹的植物力量,帮助身体排寒补阳,否则反而对身体有害,这款三伏贴我去年就一直在用了,从初伏贴到三伏,身体轻松了不少。 贴一张在脖子上,能有效抵御很多寒气的侵入,撕开后就能闻到浓郁的草本味道,一撕一贴,很方便,而且很小巧,身体各个部位都能贴,我们背部是重点敷贴的地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针对咱们体湿,脾胃差,上热下寒,肝郁的贴法,都在这张敷贴图上了,每一盒里面都附赠一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来。 4、撞背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患者及老年朋友最好先咨询医生,确定自己的身体适合这项运动后,再参与此项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