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把握健脾养胃最重要的10天!
很多养生人士都知道,每逢到季节交替的10天,都是应该要养脾胃的,特别是从末伏的10天。 末伏的这段期间,湿热交加,尤其今年,暑热又重,湿度越大,对脾胃是非常不友好的,脾胃出现问题,人就容易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人会特别疲惫,易困,我也是每天睡不醒,晚上很早就困,睡上八九个小时还睡不饱。 而且,脾胃一老,我们的脸蛋也会跟着老,身上的肉肉也会变得松弛,鼓鼓囊囊的都是脂肪,被湿气一充斥,还会显得水肿,更何况,脾胃不好的人,也很难有好的睡眠,因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在末伏10天,试试这些养脾胃的方法。 健脾线在我们的小腿内侧,从胫骨内侧髁下方的凹陷处开始,一直往足内踝的位置去推揉,这期间我们会遇到疙里疙瘩的痛点,用力去揉开推开,手部没力气可以借助其他的工具。 二 .每天做做八段锦,帮助脾胃升清降浊 八段锦中有一个招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臂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牵拉和按摩了脾胃,同时也抻拉了两胁肝胆,宣发肝气。 三 .经常吃点鸡内金,帮助脾胃化瘀堵 这是脾胃被一些污浊堵住了,脾胃运化差,吃进去的食物就很难吸收分解,全都堆在胃里,久了还会化火生热,暑热重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吃些冷饮解暑,这些寒凉会慢慢中伤脾胃,让脾胃运化能力下降,还容易生痰生湿。 这种食材既平价,而且见效也快,民间常有一两鸡内金,一两真黄金的说法,这黄黄的鸡内金,能帮我们清理脾胃中的瘀堵,无论是瘀堵住的痰湿,浊气,血瘀等等,都不用担心,鸡内金疏通的效果特别好。 只不过鸡内金本身有很重的腥苦味,毕竟为血肉之品,为内脏,但是反过来它又是平和之品,长期吃身体也没负担。 四 .每天2片姜,帮助脾胃排湿寒 这是因为脾虚寒,脾和肺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肺就会失养,就容易气短了。所以咱们经常觉得气短,容易疲劳的朋友,最终还是得养好脾胃,这样身体的气血足,也就不容易身体发虚了。 比如这平平无奇的生姜,自古就有,朝食三片姜,胜喝人参汤的说法,进入长夏后,气候特点就是热和湿,面对暑热,我们相应的办法就是开空调,吃冷饮,这样一来,外面虽然热,但是我们吃的寒,整日在空调房里,所以身体就寒。 如果家里有做好的伏姜,就可以拿出来吃了,在《食宪鸿秘》上就有记载,伏姜,转为三伏天准备的姜制美食。 但是如果来不及晒伏姜的朋友,还有一种腌姜的做法。 准备:仔姜,米醋,盐,玻璃罐子。 醋,要粮食醋。看看配料表,如果醋里有一点点甜味最好,可以中和姜的辛辣,没有也没关系。陈醋,米醋都可以,不是那种人工勾兑的化学醋酸就好。路老用的是陈醋,陈醋的味道更醇香一些,我只有米醋就用它吧! 1.仔姜洗干净,不用去皮,切成薄薄的片。姜皮有收敛的作用,可以平衡姜的辛辣。 2.撒盐杀水。往姜片上撒盐,腌制一下子,避免姜片水分太多变质,也会让姜片更脆嫩。所以平时不要吃得太咸,不然你的身体里的细胞也会处于脱水的状态。静置一个小时,就会出很多的水。 4.用醋泡姜。曾经以为姜片太多,瓶子放不下,天真啊,杀过水之后,姜片干瘪脆嫩,一瓶子不满,只有半瓶子咣当。把醋没过姜片,让姜片在米醋中痛快饱吸汁水吧! 强烈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而且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湿热质的我,吃了三天,也没有感觉到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效果然厉害。 姜吃完了,还会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过的醋,更加开胃、助酸、止痛。 ·脾胃虚寒 ·特别容易感冒 ·受凉胃痛 ·寒湿之人 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我们找了很多供应商,试吃之后,这款最满意,最打动我的是无添加,良心手作。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醋泡姜吃到什么时候啊? 姜在古时候是「可蔬可和,可果可药」的东东,很长一段时间,把姜作为主要的菜,不是调料,而是天天吃的菜。 而我们吃姜,更多作为调料或是养生小菜,因此大可不必那么顾忌。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姜:我不背这个锅! 如果实在吃不惯姜味,睡前也可以贴上南师肚脐贴,上热下寒的人先贴脚底涌泉穴,贴三天停一天,把火引下去,睡眠脾胃都好了。 这款南师肚脐贴,这款肚脐贴在选材上已可谓追求极致,其所选的花椒,来自四川汉源,乃古时唐皇贡椒,相比其他花椒,这种贡椒不仅气味清爽,而且性更盛,味更浓。 除了选材外,在具体配比上,我们不仅悉心参考了南怀瑾大师往日的习惯,同时还结合了众多中医世家的建议,将之打造而成。另外我们家的肚脐贴所用均为最新的防敏胶带,相较其他家的肚脐贴,我们家的这款可以说安全系数更高,贴合度也好,同时用之不易出现过敏问题。 脚凉肚子凉又容易上火的人,贴肚脐的同时,在两个脚底涌泉穴也贴上更好,引火下行,让你的火气变成元气。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腹部凉、宫寒、痛经; 睡不好; 脾胃虚寒、阳虚; 末伏,脾胃最容易出问题,这20天养好脾胃,补虚,化积,排寒,祛湿,脾胃舒坦了,身体自然更舒坦。 |
相关文章
- 房事排第一!冬天伤阳气的6种行为,能戒了最好
- 道长张至顺,养生中总结4要点,长期坚持,通经络、养阳气、助长寿
- 人到中年,视物不清,多吃眼睛喜欢的4种食材
- 明日大寒:多吃3个食物,脾肾能量恢复了大半
- “躺着”就能补阳?睡前这样做,促睡眠、补阳气!
- 明日大寒:多吃脾胃最喜欢的3个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 大寒时节:疏通身体最容易堵的4个地方,迎接春气的生发!
- 阳虚体弱的人: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补足阳气,痰湿少
- 明日大寒,抓住养脾肾的好时机,3宜2忌要做好!
- 巧用鸡内金,清除脏腑6种垃圾,可惜很多人都扔掉
- 阳气不足的6个表现,用6个方法补足阳气,冬不生这些病!
- 冬天要养阳,停止6种习惯,损耗你的阳气!阳虚怕冷的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