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寒凉伤人的时节,这3个养生宜忌你一定要知道!
但我们也别大意,这股秋凉最为伤人,稍不注意就会受寒着凉,感冒发热,这也是为啥每到秋天诊所医院的人特别多。 一宜:避秋凉,防风是关键 秋分过后很容易中“风邪”,而且贼风会在不经意期间进入到人体,如果莫名感觉到头晕头疼,恶心想吐,或是肩背疼,大概率就是中了风邪。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甚至后脖颈还会出现一个大包,俗称富贵包,有这个压身,会越来越不舒服,这就是风邪不断侵入身体,寒邪在此,气血瘀滞,越来越堵,年轻时候凭着身体壮不在乎,到老了这些问题都会集中爆发。 分享一些受风受寒后,排寒祛风的方法,可以留着应急用。 2.艾灼后脖颈:艾草是纯阳之草,祛风散寒的效果特别好,还能补阳气,活血化瘀,温通经脉,简直就是为受寒受风量身打造的,我们可以取一个艾柱,点燃一段,距离皮肤2~3厘米的高度(肩颈后脖颈区域都可以艾灼),不一会儿,暖流就从我们肩颈脖颈处传来,特别舒服,效果立竿见影,头都不会那么痛了。 后脖颈的位置比较特殊,很多人自己操作不好还容易烫伤皮肤,这时候我们可以准备这样一盒艾草暖颈贴。就像是戴围巾一样,很方便,还能发热,是很温和的热度,不会烫伤。 医用无纺布柔软亲肤,戴着很舒适,里面除了艾草,还有活血化瘀的藏红花,散寒的生姜,海盐,安神的薰衣草,解热的丁香等草本,利用铁粉、水与活性炭等物质,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会发生放热的反应,和暖宝宝发热的原理类似。 二宜:收敛,收敛气血心神 秋收冬藏,只有秋季咱们身体把气血阳气都收敛住,到了冬季才能更好地养藏。秋分后,收敛之气会更明显,阳气收敛,万物生机就像被肃杀一下,逐渐消失,这时候要让五脏尽快进入收养状态,让人体从兴奋、宣发的状态逐渐转向内收、平静的状态。 这是最不推荐的哦,夜跑后,身体出汗过多,也会耗气伤血,秋季就要好好养藏起来了,即使想要运动,可以在节假日登高望远,帮助肃降,振奋精神气,聚敛阳气,这样也能变相帮助身体更好收藏,山上的清新之气,还能帮身体排出浊气。 除了减少熬夜的次数,咱们睡眠质量也至关重要,很多人睡觉相当于无效睡眠,第二天起来依旧疲惫,浑身想被车碾过一样,还有朋友和我说,总是做梦,梦境很精彩,醒了以后很疲惫。 我们吃酸枣仁,可以打成粉冲水喝,也可以直接煮汤来吃,味道更好一些,准备炒熟的酸枣仁15克,桂圆肉和莲子适量,洗净后入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半小时,出锅前加适量的冰糖调味。 里面都是一些帮助身体收敛气血,养阴,安心神的食材,像是桂圆补益心脾,安心神,桑葚滋阴养血,茯苓健脾安神,还能祛湿,加上冰糖和蜂蜜调和味道,吃起来也是酸酸甜甜的,有浓郁的果香味道,用温水冲调,就像是在喝花果茶。 都是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哦,可以长期吃慢慢调养,不会有依赖性的哦,大可放心,睡前两小时,用温水冲调饮用最佳哦。 三忌:受寒上火生湿气 但现实却是,由于我们一些习惯,让身体阴阳失衡,很多人都处于一个上热下寒的状态,上半身疯狂上火,嘴角长泡,耳鸣头晕,下半身却如同置身冰窖,从腹部开始,以下都是冰冰凉凉的。 像是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把上半身的心火往下引,分享两种小方法,调节身体阴阳平衡,中和体内的水火。 闭上双目,自然站立,任意抬起一只脚,保持单脚站立,身体为了保持平衡,会把意念都集中在腿脚上,这样气血就会被往下引,渐渐我们会觉得腿脚有一股股暖流涌入,时间也不用过长,每侧站上1分钟左右即可,很适合咱们心肾不交,上热下寒,阴阳失衡的人。 阴阳失衡,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瘀堵不通,特别是我们的腹部,被寒湿浊气所堵住。而肚脐贴作为道家的传统养生法,可以驱寒化浊,活血化瘀,起到疏通之效,这个方法还被国学大师南怀瑾所推荐。 懒得自己做,还可以自己备上一盒这种现成的肚脐贴,除了基础的三样,还添加了酸枣仁和枸杞,补虚又安神。表面还额外裹了一层花椒粉,疏通散寒的效力更好。 我们打开盖子,闻着丸子的味道,也会比自己做的更浓郁一些。每一颗都用蜡纸包裹好,封装在玻璃罐中,小小一颗,塞进肚脐大小也刚刚好。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2.牙龈肿痛、长痘; 4. 腹部凉、宫寒; 6. 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注意身体正在发热中,孕妇以及哺乳期不要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