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更多栏目 > 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

身体有3个“排湿开关”,把难缠的寒湿排出去

养生保健佚名2024-09-24

因为湿气是向下走的,最喜欢沉积在下半身,很难化解,特别是28岁以上的女生,容易妇科问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究其根本,还是身体虚,湿气乘虚而入!

《黄帝内经》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虚了,运化能力不足,不但变不成身体需要的气血,还会内生痰湿!而且气不足,没办法推动湿气更快的排出去,加上脾胃没有足够的气血滋养,干起活来动力不足,最后身体进入一个死循环:脾虚➜气血虚➜湿气重➜脾更虚!

另外,女生28岁之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阳明脉(胃经和大肠经)开始衰退,不注意调养的话也容易脾虚、气血虚!

我们先来说说健脾祛湿,其实我们身体自带了3个“排湿开关”,用好了,能把最难缠的湿气,连根拔起,今天告诉大家怎么用,脾虚的人一定要试试!

腘窝中心点有一个重要穴位——委中穴,它位于膀胱经上,而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一个排污口,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此聚集;经常拍打这个穴位。

湿气重的朋友,每天坚持拍打5~10分钟,很简单,也容易坚持!可以用手拍,想省力一点就用拍痧板,力度好掌控,力量也能渗透得更深!

经云:「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

带脉,和肚脐平齐,像一条带子缠在腰间,属于奇经八脉之一,是人体唯一横向的经脉,把全身纵向的经脉拴在一起,起总束诸脉的作用;

在这里要重点说一下:冲、任、督三脉下起胞宫,上连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又在腰部与带脉交会,最后由带脉当老大,来管束其他众多经脉,是个狠角色!

站直,双手抓到腰两侧的肉肉,一抓一松,抓100下。一开始觉得酸痛,没法坚持,就从30下开始,逐渐增加,一直到每天可以抓100下。(经期孕期不宜)

方法很简单:敷在双手叉腰的位置上,就能覆盖住带脉穴,一撕一贴即可!

在宋代医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个名方叫做「二陈汤」,专门对付寒湿痰饮的,而阴陵泉穴 丰隆穴这一对穴位,搭配使用,效果堪比「二陈汤」!

阴陵泉穴

丰隆穴在胃经上的穴位,气血汇聚于此而旺盛,它还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用来沟通、联络胃经与脾经的气血联系。

小腿前外侧,先确定腘横纹与外踝尖连线中点水平线,从胫骨前缘沿该水平线向外2横指,在腓骨略前方肌肉丰满处,即为此穴,按压有酸、胀、痛感。

没时间按揉或艾灸,可以在穴位上贴:穴位贴,借助中草药之力,来温通经络,驱寒除湿!

此外还添加了薄荷、制川乌、干姜等草本。加上贴材选用无纺布,透气性好,贴在身上不闷不热,暖暖地很舒服,也不会烫伤皮肤,但是建议咱们皮肤敏感的朋友们,现在胳膊处试一试,有的人对胶过敏,出现红肿的现象,这时候要及时停掉。

都配有独立的一贴,平时想灸了,一撕一贴即可办到,时间也仅需几秒,艾灸贴贴上8小时就可以撕下来,如果皮肤敏感,可以贴2~3小时,根据个人体质决定。小小一贴,携带着也方便,走到哪都是给身体排寒毒。

除了打开3个“排湿开关”,平时我们还可以多吃一些有健脾祛湿、补肾固本的食物,因为现代人的脾肾都耗得太厉害了,脾失运化,肾失封藏,身体都快漏成筛子了;

芡实:它入脾肾经,最擅长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了,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效用,它对身体的补益,重在收涩。

《中药大辞典》记载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涩肠。治夜寐多梦,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

还有健脾祛湿、不伤阴正气的茯苓,薏米、白扁豆等,搭配起来吃,既能补脏腑元气,又有助于把下焦最难缠的湿气连根拔起!

平时可以用来煮粥、煲汤,也可以做成四神汤散:把等量怀山药、莲子、茯苓、薏米低温烘焙,打成粉,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了,简单方便。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