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最喜欢的5种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现在生活压力大,饮食安全让人担忧,若习惯还不注意,脾胃很容易受伤,可能还不到疾病的程度,但已经“亚健康”了。 健脾养胃比补肾更重要,脾胃不好吸收差,再好的补品吃完也要打折扣。 1、小米:清虚热,一种胃病不适合! 《本草纲目》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能在干旱黄土地生长的小米,蕴含强大的生命力,男女备孕,总是用脑,消耗心神多的人可以多吃。 小米最养人的,是精心熬煮后的粥油,又称「代参汤」。古时没有奶粉,若是没有母乳,便给宝宝喝稠乎乎的米汤,也能养得肥白壮实。 日常总觉得乏累、吃不胖、头发细软稀疏甚至脱发、气虚体弱的朋友可以多吃些。 2、姜:胃寒、阳虚的最佳救赎 孔子说“不撤姜食”,姜是特别厉害的中药,做菜时不仅能去腥,还能中和菜的寒性,解鱼蟹等食物中毒,减少脾胃负担。 姜能温中止呕,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黏膜,具有抗溃疡、保肝、抗菌、镇痛的作用。 姜最擅宣发阳明经的阳气,早晨7-9点时阳明胃经当令,这时吃完早饭,搭配吃3片姜,阳气就能快速养起来。 百岁国医大师路志正,就是把醋泡姜当成早饭佐饭的小菜,一吃就是四十年,路老以前脾胃不好,后来坚持食用醋泡姜,不光把脾胃给养回来了,而且百岁时,头脑依然清晰,还坚持出诊。 我们可以准备新鲜的生姜,食醋,食盐和白砂糖。生姜洗净,不用去皮,控干水分后切成薄片,撒上食盐,腌制2小时,之后可以挤一下生姜的水出去,再把姜片放到无油无水的玻璃罐中,倒入没过姜片的食醋,加上白砂糖,冷藏5~7天,就可以食用了。 强烈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而且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湿热质的我,吃了三天,也没有感觉到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效果然厉害。 姜吃完了,还会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过的醋,更加开胃、助酸、止痛。 所用的铜陵白姜品种,堪称一绝。 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地地道道的田间滋味。之后经过灭菌后密封保存,开盖即食,十分方便。 醋泡姜特别适合: ·手脚冰凉 ·寒性咳嗽 ·没有胃口 ·痰湿肥胖之人 《本草经百种录》说它: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 脾怕湿,肾怕燥。健脾的东西基本都祛湿,吃多了,怕会给肾造成负担,补肾的东西,都比较润,吃多了又怕给脾胃造成湿气困扰。 这里的真水指肾,平和的芡实,同时补脾肾,而且不上火不助湿,可以常吃。 它起源于明代,在清代盛行,是乾隆和慈禧太后的养生糕点,当时在宫中还掀起了食糕热潮。 0添加,没有防腐剂,老人孩子都能吃,这些食材有我们上面提到的脾胃喜欢的食物,比如山药,鸡内金,白扁豆等。 麦芽行气,擅长化淀粉类的食物,莲子醒脾安神,还能清虚火。所有的谷果都需要经过低温烘焙,破壁打粉,既不会破坏食材本身的营养,又能把其中的营养悉数释放出来,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每一块都是独立的小包装,干净卫生,想吃的时候开袋即食,很方便,也不用担心开包后吃不完受潮浪费,饭前饭后都能吃,下午饿了当垫肚子的小零食也十分不错,每天2~3块,就能满足我们脾胃所需的营养,低脂0糖,好吃不胖。 4、枣:气血同调,性价比超高 《本草备要》说它: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 大枣最独特的是能调营卫,营指滋养脏腑的营血,卫指抵抗外邪保护身体的卫气。 大枣一次不要吃太多,毕竟是补气的,身体堵的人可能上火。枣皮坚硬不宜消化,日常煮水煲粥时放两三个就好。 《神农本草经》: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很多人脾胃太差,吃了好东西吸收效果也差,补起来特别慢,吃的偏凉偏热又不舒服,这时就可以用山药来补。 民国名医张锡纯有一个治疗虚劳的方子:一味薯蓣饮 摘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超市的菜山药大多是速成的,「土」的能量太少,效果并不好,吃的话可以用量取胜,多吃些。有条件最好用河南道地产区焦作(古称怀庆)的铁棍山药,也就是张锡纯提到的怀山药。 河南焦作垆土轮耕种植。 如果你也有很好的养脾胃经验,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让更多的人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