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有生姜,驱寒健脾!生姜这样吃,健脾胃、养阳气、不上火!
之前一次在冬季着了凉,头疼发冷,到家以后,连忙煮了一锅姜茶喝,暖暖的出了一身汗,身子顿时就轻松很多,生姜的驱寒能力很强,这股寒气若是不及时驱散,后面很可能风寒感冒,而及时利用生姜,便能把风寒的萌芽扼杀住。 生姜泡脚,暖身去臭 泡脚的过程,也是身体身体排毒的过程,生姜水的热量高,排毒能力更强,但我们在泡脚时,时间不能太长,15分钟即可,水温以38℃~45℃为宜。 生姜艾灸,疏通经络 在隔姜灸时,建议取一块新鲜的老姜。新鲜,即出土不久的姜,而不是放了很久,都快风干了的姜,老姜,即生姜中的姜母。 用刀沿生姜的纤维纵向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用针点刺小孔后,把艾绒放在姜片上点燃,置于我们受寒的部位。一般来说,每次艾灸3~7柱,以皮肤出现潮红时为宜。在施灸的过程中,感觉有灼痛感时,可以略微把姜片提起来,防止皮肤灼伤。 做法:天一冷,不少人的关节就容易受冻、疼痛,这时可以用这个生姜热敷包来缓解。热敷包中的生姜具有活血、发汗的功效,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与代谢废物;葱白同样有发汗解表、通达阳气的作用;而根据古医书记载,粗盐可活血化瘀。这几者合用,效果翻倍。 冬季很多人都会受寒着凉,甚至还会导致发热,这都是风寒入侵肌表而得。而生姜性温,有行散之性,姜中的姜辣素,能让我们的血液流动加快,让全身产生温热的感觉,毛孔打开,这样体内的寒气就可以顺利地排出。 而且很多人到了冬天,呼吸道就不太好,一受凉,就容易咳嗽,或是有白色的痰,这就是所谓的寒咳。 做法橘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可理气和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之效。两者合用,行气化痰、散寒止咳之功效就会被大大提升,非常适合喉中有痰的寒咳朋友饮用。 冬季天气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很多常年就宫寒痛经的朋友,到了冬季就更加难熬,寒气侵体,血脉拘挛,经络不通,侵袭女子胞宫,易引起宫寒。加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喜食生饮等,都会让体内的寒气越来越重。 这时候吃上两片姜,能够祛除寒气。如果宫寒痛的非常严重,可以用生姜和红糖搭配,红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瘀之效。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的特性来发挥补血作用。 红糖性温,配上生姜,温上加温,对于暖宫驱寒很有帮助,如果在家中自制红糖姜茶的话,就需要用对原料,把握好红糖与生姜的配比,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准备姜(300g),枸杞(适量) 红糖(两汤匙)。姜泡在水里洗干净,把姜切成薄薄的片,枸杞冲洗一下,生姜入锅,放入红糖和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七分钟即可。 冬天来上一杯,暖乎乎的,肚子特别舒服,如果我们经常在外,不方便随时煮姜茶,也可以试试这道可以随时携带在身的红糖姜片。 准备生姜150克、红糖100克。生姜清洗干净后切成细丝。无油干净的炒锅中倒入红糖和少许清水,将红糖溶解。倒入姜丝,中火炒到糖浆冒出大泡,转成小火翻炒。当看到锅边出现一些糖霜,姜丝粘在一起时关火。继续不停地炒制,姜丝慢慢变干,上面裹满糖霜时就可以了,分装在小袋子里密封,随身携带,方便又健康。 生姜的原料用的是正宗的铜陵白姜,鲜嫩脆爽又多汁,而且纤维很少,非常适合炒姜片使用,辣味也小,很多怕辛辣怕呛的朋友,可以放心吃。 咱们炒糖和炒姜的师傅都是有着几十年手艺的老师傅,火候控制精准,炒出来的每一片姜上,都裹满了诱人的红糖霜,可以含着吃,首先入口的就是甜丝丝的红糖,等到红糖化去,姜的味道开始显露出来,嚼几口咽下去,能从喉咙一路暖到肚子,而且辣味很小。 脾胃虚寒,醋泡生姜 醋泡姜特别适合: ·手脚冰凉 ·寒性咳嗽 ·没有胃口 ·痰湿肥胖之人 像是我们经常脾胃虚寒,吃东西没胃口,容易恶心呕吐,便便不成形,容易拉肚子的朋友都非常适合吃一吃这个醋泡姜。 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胃口大开,微微发汗特别爽。而且里面的姜醋还可以用来拌菜吃,能中和果蔬中的寒性。 只添加老陈醋、白砂糖、食盐和纯净水,0防腐剂,吃着也安心。 生姜出土后经过简单的修剪就被送去工厂腌制,中间的时间越短,醋泡姜的口感越鲜嫩,一口咬下去,几乎吃不到纤维渣滓,酸甜微辣,而且一点儿都不呛口,姜的汁水非常多,酸得过瘾,辣得开胃。 每天2~3片,也不用多吃,当成佐粥的小菜,十分开胃,吃完肚子里暖暖的,特别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