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的最佳搭档是它,萝卜洋葱都比不上!滋补不上火还清热,现在吃正合适!
三九天,天寒地冻,正是进步的最佳时机,御寒食物首选羊肉。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自古以来,羊肉一直是国人眼中的滋补佳品。 三九寒冬,进补吃羊 《本草纲目》写:羊肉,甘,微苦,性大热。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本草再新》写:羊肉,入心,脾,肾三经,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羊肉自古以来都是食疗滋补的好食材,元代《饮膳正要》里记载了不少食疗方都用到了羊肉。光宫廷膳谱94方就有77方用到了羊肉。 现代研究认为羊肉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的功效。 羊肉还有哪些好处呢?让我们来细细探究。 01、补肾壮阳 羊肉既可以补肾阳,又补肾精,特别适合有耳鸣、腰膝发凉、完谷不化等阳虚症状的人群。 02、暖身御寒 羊肉偏温热,可以温中散寒、温补阳气,冬天手脚冰凉、怕冷的人适合吃羊肉,驱寒保暖。 03、增强免疫 羊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促进细胞新生,维持细胞内分泌,有助于保护呼吸道粘膜,因此很适合冬季食用。 它的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而且易消化,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04、保护血管 羊肉富含钴胺素,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预防斑块形成,对护血管有帮助。 羊肉这么吃,进补不上火 大家都知道吃羊肉温补还容易上火,今天教您几个羊肉滋补不上火的做法。 01、水盆羊肉 羊身上有一部分不仅性凉,而且还能治疗热病后的头晕脑热,它就是——羊头肉。 羊头肉凉性,敛汗清热,治疗阴虚内热导致的多汗疲劳。(内冷,脾胃虚寒的人不建议吃) 煮羊肉的时候放点儿羊头肉,还可以再加点儿 白胡椒、白杏仁、白芷去腥、辛温解表、辛散祛风,有助缓解头疼。 水盆羊肉做法:1、烧一锅水,未开时把羊肉和羊头肉放进去,不盖盖持续小火慢煮,保持清汤。 2、把白芷、豆蔻、杏仁、大茴香、白胡椒、草果、良姜放入料包,下锅和羊肉一同炖煮2小时。 3、成熟后,捞出羊肉切块,用羊汤烫粉丝及木耳,和切好的羊肉与羊头肉一起放入碗中,倒汤后搭配糖蒜及白饼食用。 02、自制熏烤羊排 冬天有一种水果被称为“脾之果”,可以减缓羊肉的燥性,清胃热,养胃津,榨成汁特别适合解酒清热,它就是——甘蔗。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蔗被称为脾之果,养脾阴、养胃补津,性味甘凉,和胃、清热、润肠。 甘蔗皮也有妙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甘蔗皮治疗口干、口舌生疮、降心火,还可以作香料。 用甘蔗和羊肉一起烹饪,不仅能减缓羊肉的燥性,还能使其滋味更上一层楼。 自制熏烤羊排 做法: 1、羊腩肉改刀后用黄豆酱、孜然粉、辣椒面、芝麻抓揉腌制半小时。 2、甘蔗去皮切成条,用甘蔗条整块穿制羊肉,做成羊排的形状。 3、锅中放锡纸,再放入羊肉,边上围上甘蔗皮,盖盖两面 小火煎6分钟,再放入白糖、茶叶、甘蔗皮开大火烟熏5分钟即可。 |
相关文章
- 房事排第一!冬天伤阳气的6种行为,能戒了最好
- 道长张至顺,养生中总结4要点,长期坚持,通经络、养阳气、助长寿
- 人到中年,视物不清,多吃眼睛喜欢的4种食材
- 明日大寒:多吃3个食物,脾肾能量恢复了大半
- “躺着”就能补阳?睡前这样做,促睡眠、补阳气!
- 明日大寒:多吃脾胃最喜欢的3个食物,补足气血、养好脾胃!
- 大寒时节:疏通身体最容易堵的4个地方,迎接春气的生发!
- 阳虚体弱的人:多吃3个有阳气的食物,补足阳气,痰湿少
- 明日大寒,抓住养脾肾的好时机,3宜2忌要做好!
- 巧用鸡内金,清除脏腑6种垃圾,可惜很多人都扔掉
- 阳气不足的6个表现,用6个方法补足阳气,冬不生这些病!
- 冬天要养阳,停止6种习惯,损耗你的阳气!阳虚怕冷的人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