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进补是疏通,教你3招排出体内淤寒
皮肤干燥脱皮,尤其是接触外界的皮肤,如脸部和手臂; 身体畏寒怕冷,即便穿多也是如此,同时手脚常常冰凉; 眼睛干酸疼涩,夜间视野会格外模糊,看久了头还会晕; 说起寒邪,很多小伙伴天真地以为只要气温一暖,这些情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可是寒邪这个东西,它很容易在体内蛰伏起来,因为它能蛰伏起来,所以等到气温一暖,以上的这些情况似乎就会好转,可一旦又入秋冬,这些情况便会立马复发,以至于周而复始,让身体苦不堪言,只能默默忍受。 每逢入冬,这气温一冷,先出现的往往不是手脚冰凉,而是身上一阵一阵的酸感,这酸感出现,便是寒邪作祟的开始,所以在冬季,只要我们身体出现了这个酸感,就可以多拍拍自己的身体,这拍的好,可以使清理脾肺中的淤寒邪毒,会拍身体的人往往冬季早起,就很少出现口苦和皮肤脱屑的问题,所以一定一定要在冬季学会拍打身体的小诀窍: 拍完了胸部以后,我们就可以再拍打拍打后背至后脖颈及肩胛这几处位置,一来这三个地方容易出现血瘀,即下焦的血气如果不加以疏通,就会聚集在这几处,时间一长,往往出现酸疼和长痘痘的问题,因此拍打这两处就可以尽量用力,拍到发红发热便可以停下,时间则要控制在五分钟内。 古人云:“肝胆不通,心乏体惫。”所以周末早上起床,或者工作日晚间回到家中,最好都要拍这大腿一拍,所谓:“早拍大腿提神气,晚拍大腿解郁愁。”加之胆经为足少阳经的缘故,所以这大腿拍多了,还会让肠道的蠕动更加健康与频繁,如果你是资深“拍客”,那么像便秘、便稀这样的小毛病自然是很少出现的。 像这款全硅胶材质的拍痧板就很值得拥有,一是用材考究,食品级的硅胶虽柔但骨子里却有着一种韧劲,质量是相当好的。二来,用专业的拍痧板,这力道也方便掌控,其实这个力道承受度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最好找个板板来试试自己适合的那股力。 艾灸中焦,疏通泄火 民间有俗语,叫经络不通,走路中风,经络不通,浑身不舒服像鬼上身。虽然通俗,但是确实在理。 血遇热则行,见寒则凝,故而一切瘀堵皆因寒生,而艾灸的热,就是寒最大的克星。艾草本就是纯阳的植物,自身就带着一股热力在,再加上火力的渗透,可以把寒都瓦解掉,把阳气输送进去。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是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的疏通排毒方法。 哪里堵了疏通哪里,故此中焦堵了既然是“罪魁祸首”,那便从艾灸中焦腹部开始,推荐这个隔姜灸,很适合腹部。准备新鲜的老姜两块、艾绒若干。姜也不用清洗,直接切成片,但是横截面积要大,每片3~6毫米,然后用牙签扎满小孔。 若是觉得自己艾灸不方便操作,分享一个简易版艾灸,睡觉时候都能灸,它是南怀瑾大师根据道家养生秘方所创,花椒,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桂圆肉,入心经、脾经和胃经,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主要起到补益的作用。 而且不光是肚脐,在我们脚心涌泉处各贴一个,最好贴三天停一天。 平时吃生冷寒凉食物的前后,都可以用,减少寒凉对身体的伤害。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南怀瑾老先生的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2. 脾胃虚寒; 4. 腹部凉,经常胃疼; 6. 睡不好,且舌头两侧齿痕重; 8.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祛寒第三招:打通上下,睡前泡个脚:活三焦,温胆气意思是湿寒之气侵入人体时,一定首先从足部开始,加之足部为各经络所富含之处,所以通常来讲一旦足部遭寒,也能率先感知,但偏偏每逢冬季很多人却对自己手脚冰凉的现状不以重视,殊不知这阳虚体寒的体质便是从此开始的。 但泡脚的时候,我们也一定得稍微注意一下把控时间,这时间最好控制在十五分钟内,且要以出微汗为最佳,所谓“汗主化邪之功。”这汗一排,邪气也就顺着去了。 其方主要由茯苓、陈皮、法半夏、竹茹、枳实、炙甘草所组成,本是可服用的汤剂,但随着时代发展,便被聪明的养生人士发现,这煎熬过的温胆汤药材泡脚奇效甚于口服。 温胆汤它不仅仅是单纯在祛湿化痰,同时还调畅气机,并能让身体的气机恢复正常运转。 首先:将配好的草本先用大火煮开煮沸,使这些草本的药力得以在水中发散,以利于我们脚部的吸收。最后:将煮好的水连同草本一起倒进泡脚桶,泡脚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温胆汤这个方子,痰湿、湿热的人都适合,尤其这些人最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