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采矿作业中坠井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坠井事故是矿井施工伤亡事故的重要元凶,据统计,大多数坠井高度在15m以下,占所分析事故的96%以上。 1.事故原因 采矿作业过程中,人员经常通过矿井进出采场,导致坠井事故的原因如下。 (1)天井支架不牢。(2)梯子没有固定好或梯子间没有防护栏杆。(3)天井扒钉把手不牢靠。(4)溜井口未设标志、护栏和格筛等。 2.防范措施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应当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根据岩石稳定程度,架设相应牢固的支架。岩石稳固时,可以用横撑支架;岩石不稳固时,必须用方框支架;有片帮危险时,必须留矿柱。 (2)天井的梯子、扶手要牢靠,并经常检查,每隔3~4m搭设一层平台。梯子间与提升间之间应有隔板。天井高度不大,单纯用扒钉作把手时,必须另设一根牢靠的保险绳,以防不测。 (3)为防止人员坠入天井、溜井,天井、溜井上部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和照明,井口边应留有1m宽的人行道和围栏、链条等,作业时取下防坠装置,不作业时立即恢复,并注意检查和更换,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4)不使用的天井和溜井应及时封闭,防止行人不慎坠井。 (5)井下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不得跨越溜井。 (6)应装设明显的标志和防坠装置、光信号、围栏、链条等。 |
- 上一篇
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
1.控制和消除着火源实际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火源有生产用火、火炉、干燥装置(如电热干燥器)、烟筒(如烟囱)、电器设备(如配电盘、变压器等)、高温物体、雷击、静电等。这些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爆炸的常见原因,控制这些火源的使用范围和与可燃物接触,通常采取的措施有隔离、控制温度、密封、润滑、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具、设禁止烟火的标志等。易产生高温、发热的电器设备在使用过后要随手关闭电源。
- 下一篇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要在高级领导下,认真制订切合岗位实际的教育培训计划,安全教育培训1.教育对象新调入班组的员工(包括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代培、实习生)和变换工种的员工,必须进行班组教育并对教育情况进行登记。2.现场教育班组教育要结合本班组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进行。重点介绍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高空作业等方面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