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怎么算EBIT?
EBIT是指息税前利润,即在支付利息以及缴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相较于会计净利润而言,更能反应企业经营活动成果。那么如何通过财务报表计算出息税前利润呢? 从传统的利润表(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可以推算出息税前利润。 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那么息税前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费用) 利息费用 这里的利息费用,仅只费用化的利息费用,因为在计算净利润时,扣除的利息费用只包括费用化的利息费用,而资本化的利息费用并未在利润表中显示。 实务中,在对企业利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通常会将传统的利润表转换为管理用利润表,即将企业的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税前利润,就是我们所说的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扣除经营活动所得税后得出税后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则反应企业金融活动的损益,利息费用扣除所得税的影响之后,得到税后利息费用。 这里的利息费用是广义的利息费用,是企业财务费用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后的结果,比如企业投资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出售形成的投资收益也属于企业的金融活动。 税后经营净利润可以理解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税后净利,而这些净利全部归属于企业的权益人,这里的权益人,包括企业的债权人以及企业的股东;由于债权人优先于股东进行分配,所以先支付债权人的利息费用,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费用可以税前扣除,所以相当于企业仅支付了债权人税后利息费用;剩余的归属于股东,分配给股东的是净利润。即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净利润;则税前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净利润)÷(1-所得税)=息税前利润=EBIT 站在本量利分析的角度,息税前利润=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 |
- 上一篇
纳税调整需要调账调表吗
企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导致会计利润表计算的利润总额并不等于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增是指按照税法规定,需要在利润总额上加上调整额才能得到应纳税所得额。在计算利润时通过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扣除了,司法机关的罚金等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2、税法规定限额扣除的项目。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为实际发生额的60%且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五;超过标准部分需要做纳税调增,
- 下一篇
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入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代扣代缴、代征代缴手续费等需要并入应纳税所得额,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中规定,企业收到的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也就是说满足财政资金专项用途的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税额可以不并入应纳税所得额,2、增值税加计抵减对应的部分增值税生活服务业加计抵减优惠政策2021年继续享受,
相关文章
- 2025年,6大税务工作重点曝光!传递了哪些关键信号?
- 个税,将有新变化!税务总局明确:一部重要的税收规章,即将出台
- 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确认开始!这是最新最全的操作指南!
- 含泪补税3000多块!提醒大家注意:个税扣除,务必不能马虎!
- 个税抵扣新规!每年最高12000元!2024年起执行!
- 买房能省钱了!税务总局:12月1日起,降低契税!能申请退税吗?
- 火车票电子发票报销通知!含最新开票、换开流程,直接转给员工!
- 工资没变,个税却突然大幅增加,咋回事?今天统一给大家回复!
- 个税,又有新动向!国家新宣布: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 火车票报销,变了!4个注意要点,企业和会计应格外注意!
- 注意!这样的首套房贷款,不能抵扣个税!不然要补税,还有滞纳金
- 个人银行账户进账超5万,会被税务局严查?这才是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