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税会计

财税会计

财务报表怎么算EBIT?

财税会计佚名2023-03-02

EBIT是指息税前利润,即在支付利息以及缴纳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相较于会计净利润而言,更能反应企业经营活动成果。那么如何通过财务报表计算出息税前利润呢?

从传统的利润表(会计报表中的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可以推算出息税前利润。

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那么息税前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费用) 利息费用

这里的利息费用,仅只费用化的利息费用,因为在计算净利润时,扣除的利息费用只包括费用化的利息费用,而资本化的利息费用并未在利润表中显示。

实务中,在对企业利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通常会将传统的利润表转换为管理用利润表,即将企业的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税前利润,就是我们所说的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扣除经营活动所得税后得出税后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则反应企业金融活动的损益,利息费用扣除所得税的影响之后,得到税后利息费用。

这里的利息费用是广义的利息费用,是企业财务费用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后的结果,比如企业投资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出售形成的投资收益也属于企业的金融活动。

税后经营净利润可以理解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税后净利,而这些净利全部归属于企业的权益人,这里的权益人,包括企业的债权人以及企业的股东;由于债权人优先于股东进行分配,所以先支付债权人的利息费用,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费用可以税前扣除,所以相当于企业仅支付了债权人税后利息费用;剩余的归属于股东,分配给股东的是净利润。即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净利润;则税前经营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净利润)÷(1-所得税)=息税前利润=EBIT
(www.ws46.com)

站在本量利分析的角度,息税前利润=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