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网

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税会计

财税会计

其他收益月末怎么结转?

财税会计佚名2023-03-02

其他收益属于损益类科目,在利润表“营业利润”上面有一单独项目“其他收益”。由于是损益类科目,期末需要结转至“本年利润”,结转之后,期末无余额。

其他收益科目主要核算的是同政府补助相关的事项,政府补助可以分为与资产相关(用于构建或以其他方式(比如新建)形成长期资产)和与收益相关(除了与资产相关以外)。

其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可以选择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进行后续计量,总额法下,在收到政府补助时,先计入“递延收益”,后期按照相关长期资产的使用寿命,按照合理的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摊,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该资产和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则分期摊销至“其他收益”,如果和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无关,则计入“营业外收入”。

而净额法下,“递延收益”直接冲减资产的价值了,后期资产使用寿命内,折旧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类科目,无需通过“其他收益”。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是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则在收到补助款,且满足政府补足条件时,先计入“递延收益”,等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时,再转入当期损益或冲减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将“递延收益”转入“其他收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还是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是弥补企业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则收到补助时直接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www.ws46.Com)

举例:

某动漫企业销售自主研发的动漫软件,按照税法规定,该企业销售的产品符合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要求,即按13%税率缴纳增值税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该企业享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的优惠,属于同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在收到即征即退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月末,将其他收益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借:其他收益 贷:本年利润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