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影响深远的思想之一:最小作用原理
假设我们有一个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到达那里的路径是什么?牛顿力学给了我们一种回答这个问题的方法,但是牛顿方法应用到向量,如果在多粒子情况下,计算将变得非常复杂。在18世纪拉格朗日和其他人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建议,他们为每条可能的路径分配了一个称为作用量的数字,然后证明了粒子所遵循的轨迹实际上是作用量最小化的轨迹。 牛顿力学牛顿告诉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写下粒子上的所有力,然后让它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此外,我们也知道了力是势能U的导数关系,结合这两个式子,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公式,写下来就是: 在拉格朗日的方法中,我们将定义一个拉格朗日量L,其值为动能减去势能,如下说所示: 粒子有非常多条可能的轨迹,但我们要寻找的是使作用量S最小化的轨迹(实际上最大化也可以),它才是粒子的真实轨迹。 扩展第一项,并略去高阶小量: 于是,我们重写扩展后的拉格朗日量: 那么,在极限的情况下,我们就希望作用量ΔS=0: 虽然它的轨迹添加了一些微小的摆动ε,但是起点和终点的是固定的,也就是说ε=0,所以这一项就等于零了。因此,我们就剩下后一项为零: 这正是之前从牛顿力学推导出的方程。此外,由于有以下关系: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在求解多粒子系统的某些情况下,比直接使用牛顿力学更好用。 |
- 上一篇
宇宙会藏在黑洞内部吗
它们在数学上的相似之处导致一些物理学家相信大爆炸实际上是一个巨大黑洞的奇点。它就会形成一个被事件视界包围的无限密度的奇点。黑洞奇点在我们看来是黑洞空间中的一个无限密度点,大爆炸奇点也是一个包含所有空间的无限密度点。大爆炸奇点存在于过去的所有空间中,而黑洞奇点存在于未来的所有黑洞空间中。会发现宇宙中的所有测地线聚集在一起并在大爆炸时终止,这意味着黑洞时空中的所有测地线都在未来的奇点处结束。
- 下一篇
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
20世纪初是基础物理学领域空前进步的时期,其中大部分进展围绕着一个看似简单而无害的问题,即光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它如何与物质相互作用。19世纪末电磁学的成功使许多人相信光是一种波,是电磁场中的一种自传播涟漪。然而,爱因斯坦在1905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即光实际上是称为光子的粒子流,而不是连续变化的波。这些想法是基于马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