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超电流的对称性:超导二极管效应的原理与实现
超导体是一种具有零电阻和完美抗磁性的物质,在低温下由库珀对形成。库珀对是两个相反自旋的电子通过交换声子而形成的束缚态,它们可以在整个超导体中相干地移动,形成一个宏观量子态。这种量子态可以支持无耗散的超电流,即使在断开外部电源后也能持续流动。 超电流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物理现象,它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率的电力传输线、强大的磁体、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和快速的逻辑器件等。然而,目前存在一个重要的限制,那就是超电流是双向对称的,即正反方向的临界超电流(即最大可持续超电流)是相等的。如果能够打破这种对称性,使得正反方向的临界超电流不同,就可以实现一种新颖的功能,即超导二极管效应。 超导二极管效应是指一种非互易性或方向性的现象,即一个超导体在一个方向上允许更大的超电流通过,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则抑制或阻断超电流。这种效应可以用于实现单向传输、隔离、整流、逻辑和存储等功能,在量子信息处理、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实验为了实现超导二极管效应,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机制来打破正反方向上临界超电流的对称性。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的一篇论文采用了两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一种是利用外加磁场,在常规的超导薄膜中产生不对称的涡旋分布;另一种是利用铁磁半导体EuS,在超导薄膜中引入自旋极化的库珀对。 研究人员首先制备了一系列的超导薄膜样品,包括铌、钒和铌钒合金,厚度在10-100 nm之间。他们使用四探针法测量了样品的电阻-温度曲线,确定了它们的超导转变温度(Tc)。然后,他们在样品上制作了微米尺寸的桥式结构,用于测量临界超电流。他们在样品上施加了一个小的直流偏置电流,并记录了随着温度或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电压信号。当电流超过临界值时,超导体将从超导态转变为正常态,产生一个有限的电压信号。他们分别在正反方向上测量了临界超电流,并计算了它们的比值,作为超导二极管效应的量度。 研究人员发现,在零磁场下,正反方向上的临界超电流是相等的,没有观察到超导二极管效应。然而,当他们在样品平面内施加一个小的磁场时,观察到了明显的超导二极管效应,即正反方向上的临界超电流不同。这种效应随着磁场的增大而增强,直到达到一个饱和值。他们发现,这种效应与样品的厚度、材料和结构有关,但与样品的几何形状无关。他们还发现,这种效应在低温和高温区域都存在,但在接近超导转变温度时更加明显。 解释为了解释这种现象,研究人员考虑了两种可能的机制:一种是涡旋边界势垒,另一种是迈斯纳屏蔽电流。 涡旋是一种局域化的磁通量量子,在超导体中形成一个正常态核心和一个旋转的超电流环绕。当外加磁场大于某个临界值时,涡旋可以进入超导体,并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规则或无序的阵列。涡旋可以在超导体中移动,并受到不同类型的势垒或阻力的影响。 其中一种势垒是由于涡旋与超导体边界或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当涡旋靠近边界或表面时,它们会感受到一个排斥力,使得它们更难进入或离开超导体。这种势垒会影响临界超电流,因为当外加电流大于某个值时,涡旋将被迫移动,并与势垒相互作用。 迈斯纳屏蔽电流是由于超导体对外加磁场的完美抗磁性而产生的。当外加磁场改变时,超导体中会产生一个感应电流,以抵消磁场对超导态的破坏。这个感应电流会沿着超导体边缘或表面流动,并形成一个屏蔽层,使得内部区域保持零磁场。这个屏蔽层的厚度由伦敦渗透深度决定,通常在几百纳米左右。迈斯纳屏蔽电流也会影响临界超电流,因为它会与外加电流或涡旋电流相互作用,从而改变超导体的稳定性。 检验研究人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验证这两种机制的有效性:首先,他们测量了不同方向上的磁场对超导二极管效应的影响。他们发现,当磁场沿着电流方向时,超导二极管效应最强;当磁场垂直于电流方向时,超导二极管效应最弱;当磁场在两者之间时,超导二极管效应呈现出一个余弦函数的依赖关系。这与涡旋边界势垒的预期一致,因为当磁场沿着电流方向时,涡旋更容易沿着边界移动,而当磁场垂直于电流方向时,涡旋更难沿着边界移动。 其次,研究人员测量了不同厚度的样品对超导二极管效应的影响。他们发现,当样品厚度小于伦敦渗透深度时,超导二极管效应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样品厚度大于伦敦渗透深度时,超导二极管效应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减弱。这与迈斯纳屏蔽电流的预期一致,因为当样品厚度小于伦敦渗透深度时,迈斯纳屏蔽电流可以穿透整个样品,而当样品厚度大于伦敦渗透深度时,迈斯纳屏蔽电流只能存在于表面层。 最后,研究人员使用了一个理论模型来定量地拟合我们的实验数据,并得到了很好的一致性。他们的模型考虑了涡旋边界势垒和迈斯纳屏蔽电流对临界超电流的贡献,并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几何因子来描述样品的不对称性。 |
- 上一篇
微波和光子的首次纠缠
它表明两个或多个物理系统之间可以存在一种超越经典物理的关联。量子纠缠可以用来实现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密码、量子计量等功能,我们就可以实现安全的信息传输、高效的算法运行、精确的参数估计等,我们需要能够在不同的物理平台之间共享和转移量子纠缠,我们可以用原子、离子、原子集合、量子点、稀土离子或氮空位中心等系统来存储和处理量子信息,然后用光子来在它们之间传输量子信息。
- 下一篇
EPR悖论得到原子云的验证
我们就可以知道另一个粒子的状态,量子力学没有给出系统真正的状态,并没有改变第二个粒子的状态,它表明两个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经典的关联,寻找一个更完备的理论来描述系统的真实状态。而存在着一些隐藏变量来决定系统的真实状态。这些不等式限制了两个系统之间可能出现的关联程度。在每个粒子上进行一系列不同的测量,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制备纠缠的粒子对,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对粒子进行可控且快速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