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最后是怎么死的?一代霸主为何最终惨死?
齐桓公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厉害的一位人物了,作为没有任何争议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在历史上的功绩可以说是非常厉害,只不过很多人认为,其实齐桓公的功绩,有很大一部分都和管仲鲍叔牙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后期,没有了他们两人的辅佐的齐桓公,最终竟然落得一个被饿死宫中的下场,这简直是令人很不可思议的,一代霸主居然会被饿死,这种死法也实在是太憋屈了,那么究竟齐桓公是为什么会沦落到这步田地的呢?下面就让中睿百科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群星荟萃的“政治天团”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丰功伟业从不乏好评。仅就“事业”而言,齐桓公历来都是君王楷模。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短歌行》“尊王攘夷”,也成了后世诸侯在军政规划上的标杆之一。譬如“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曹操,从他这首《短歌行》中也能看出,齐桓公对他的人生影响有多大。而齐桓公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政治天团”。 周代商,姜子牙受封为齐国第一代国君。三监之乱后,姜子牙的齐国又多了项特权:“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史记》因此,相较于其余诸侯国,齐国在“争霸”这件事情上,是有着先天优势的。有了这么一项特权,只要王不昏庸,臣不谗佞,是极有可能迅速称雄于世的。 鲍叔牙为齐桓公夺得王位后,主动拒绝相位,并举荐了曾挽弓劲射齐桓公的管仲为相。齐桓公与这仇人畅聊数日,句句投机,于是拜管仲为相,称“仲父”。 在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铁三角”之下,又重用了“桓管五杰”:宁戚主管农业,王子成父率军征伐,宾胥无执掌刑法,隰朋负责外交,东郭牙擅于直谏。 在这样的“政治天团”主导下,又有“尊王攘夷”这样的超级战略规划,齐国在内政、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瞬时起飞,齐桓公一跃成为春秋的第一代霸主。 2、辉煌之下的“性格缺陷”然而,潜藏在此辉煌成就之下的,是齐桓公与生俱来的“性格缺陷”。褪去“春秋霸主”的光环之后,齐桓公也只不过是个凡人,而人无完人。 齐桓公好战。当然,想要坐上“霸主”之位,少不得这样的性格。但如果这样的性格一旦无人规劝,就会成为一种刚愎自用、任性张扬。事实上,齐桓公早年时候攻打鲁国,就吃了曹刿的大亏。没错,就是大名鼎鼎《曹刿论战》里的那个曹刿。 齐桓公也曾被曹沫拿剑挟持,被迫答应归还鲁国的土地。齐桓公事后原想杀了曹沫,再矢口否认归还鲁国土地这事,管仲觉得这样做有失信誉,苦谏之后才使得齐桓公做出让步。 齐桓公好酒色。当然,作为一个男人,并且是贵为“诸侯之长”的男人,这事或许也可以理解,但齐桓公的确是玩过头了。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竖刁。——《晏子》 晚年的时候,齐桓公沉溺于酒色更甚,一头扎进美人堆,放纵淫乐而不修德行。更为关键的,是齐桓公在立储一事上模棱两可的态度。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终究还是得早些确定接班人嘛,也不至于会让几个儿子忙着打架争位,而忘记了给老父收尸。 虽说性格上有所缺陷,但好在有管仲、鲍叔牙、“桓管五杰”等人辅佐,形成互补的同时,他的这些性格缺陷都属于可控的。那万一,失控了呢? 3、一代霸主的悲惨下场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临终曾嘱托齐桓公远离易牙、开方、竖刁这3个人,不可委以重任。齐桓公老泪纵横,口头连连答应。管仲死后,齐桓公以隰朋为相。不料才短短数月,隰朋也随管仲而去。 齐桓公找上了鲍叔牙,鲍叔牙说你要让我当宰相可以,但你必须先把易牙、开方、竖刁这3个人给赶出去。齐桓公思虑再三,同意了鲍叔牙的请求。 可没过多久,齐桓公还是将这3个人又给叫了回来。桓公四十二年(公元前644年),鲍叔牙郁郁而终。良相皆已逝,齐桓公彻底放飞了自我。在“后齐桓公时代”,他所认为的3个“忠良之臣”粉墨登场。 易牙,是齐桓公用了几十年的御厨。齐桓公某天头脑一热,就对易牙吐槽说没试过**的味道,想试试。易牙二话不说,回家把自己儿子杀了,煮了一道**菜给齐桓公。 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公子,为了侍奉齐桓公,数十年没有回过卫国探亲,甚至其父去世也不去奔丧。 竖刁,不惜下狠手将自己的命根子给剁了,只为成为宦官近侍,以便长留宫中。 此三人,为管仲、鲍叔牙所不齿。为了投国君所好,一个不惜割舍骨肉之情,一个不惜废弃孝道,一个不惜自残。可偏偏,齐桓公却以此三人为忠纯之士。这三人确实忠纯,但他们所忠的,是对权力的狂热追逐之心。 不久,齐桓公病重,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打得你死我活。易牙等三人也不再管齐桓公的死活,他们在齐桓公的寝室外垒起高墙,禁止任何人探视,然后一心加入到几个公子之间的王位之战中。可怜齐桓公,一代霸主饿死于重病之中,其尸骨腐烂至尸虫满地,才得以收殓。 4、管、鲍之后,只剩凄凉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霸业,那么又是谁成就了齐桓公?拥有“争霸”的先天优势,又拥有管仲、鲍叔牙、“桓管五杰”这样豪华的班底,只要齐桓公不自己作死,王图霸业不是梦。 齐桓公具备了一个优秀君主的特质:大度、信任、从谏,这使得他能够全面激发管仲等人的才干。但是齐桓公不是完人,他有所缺陷。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或许这样的缺陷不致命,因为普通人在前进的路上无所依靠,只能不断地主动去自我完善。 齐桓公不一样,他的缺陷是被管仲等人补上,而不是主观意识上的规避。管仲等人太强,一个个都是齐桓公的良师益友,一个个都将齐桓公保护在核心,而齐桓公在数十年里也早已习惯了身边这群人的保护。一旦管仲、鲍叔牙等人逝去,这些“补丁”没有了,齐桓公本身的缺陷便也肆意横流,一泻千里了。 他身居高位,一呼百应,想要的唾手可得。就比如他要吃**,易牙二话不说就给他煮了一锅,这等于是拿着铁锹不断扒拉着齐桓公的缺陷,使得这缺口越来越大。能将他的缺陷堵着的人都已逝去,身边只有不断迎合他的小人,齐桓公的晚年,也便只剩凄凉了。 齐桓公像是一个铁匠,因为有了管、鲍这些高端的防火服,他打起铁来得心应手。脱掉防火服之后,齐桓公发现他打不动了,还被烧了一身。因为他忘了,打铁还需自身硬。 |
- 上一篇
唐朝新城公主为何以皇后之礼下葬?为何连嫁三次?
1、新城公主为何受宠长孙皇后13岁嫁给李世民,长孙皇后也是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唐太宗带着幼女衡山公主前去探视,太宗在魏征病床前将幼女衡山公主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唐太宗才再次为衡山公主找到了一个他认为得如意郎君。衡山公主才在哥哥唐高宗李治的主持下嫁入长孙家,而新城公主的丈夫长孙诠也不例外,新城公主丧夫之后,新城公主气哥哥害死了自己的夫君,韦正矩因为娶了新城公主,
- 下一篇
李白究竟是什么出身,凭什么两次娶到宰相的孙女?
李白究竟是靠什么娶到两位丞相的孙女为妻的呢?唐朝子女婚嫁首重门第。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也以出身高门自居,在这样一个门第观念、婚姻门当户对观念强烈的唐代,为什么两任丞相都把孙女嫁给了李白呢,2、李白的出身是什么事实上名贯古今的李白。第一种说法是李白的父亲是一位西域的胡人。第二种说法是李白的父亲虽是一位在西域做生意的富商。但李白一家原本就是汉人,第三种说法是李白的先祖和唐高宗李渊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