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手握重兵,为什么没有选择反抗?
秦朝的历史,说起来多少会让人感觉到悲愤。原本秦始皇创立下来的功业,使秦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却被一道篡改过的诏书,断送了秦国数百年数代人的努力。赵高与李斯联手,先是害死了原本的继承人扶苏,之后又想方设法让蒙恬自杀,但是一定有很多人不明白,蒙恬当时手握重兵,执掌三十万大军,明明有能力,为什么没有选择奋起反抗,或许结局会不一定呢? 先来看看扶苏的死。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但并不是嫡长子,因为秦始皇一生没有立皇后,只有扶苏的母亲成为皇后,扶苏才是嫡长子的身份。但是,即便如此,扶苏也是秦始皇所有的孩子中间,最有资格继承大业的一个,首先自然就是他的身份。其次是他的名字,“扶苏”是古人用来形容树木繁茂样子的时候会用到的词语,出自《诗经》,秦始皇亲自为他取名,足以见得他对于这个长子的喜爱,从古至今为人父母者,都会从孩子的名字上面表达自己的寓意,秦始皇也不例外,他自然是对扶苏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至于扶苏为什么政治理念会与秦始皇不同,要知道,扶苏是秦始皇喜爱的儿子,就算有人认为不是,那至少是在他反对秦始皇之后才会产生厌恶吧?既然如此,扶苏的学习自然是得秦始皇亲自过问,老师也得是秦始皇找来的,既然如此,扶苏学习儒家学说,秦始皇难道会不知道吗?而且,秦朝最为推崇的可是法家学说,秦始皇为什么会这么做?可以知道的是,秦朝一开始,也并没有对法家之外所有学说赶尽杀绝,只是越到后来,儒家学子的某些言论威胁到了帝王的统治,这种情况下,想来就算是刘邦刘彻李世民,也不会容忍的吧?
而且,秦始皇临死之前,尽管说偏爱小儿子胡亥,但是事关国家大事,他自然是分得清楚轻重的,哪个儿子最有能力,他心里都明白,最终还不是选择了扶苏。只可惜,当时他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对大权觊觎已久的赵高,这样好的机会,他岂能轻易放过。于是,一道假的诏书就被送到了扶苏面前。只可惜扶苏没有听从蒙恬的劝告,他或许根本没有想明白,自己顶撞了秦始皇,他把自己派出来守长城到底是什么意思。扶苏受儒家学说影响,过于仁慈,没有统治者应有的足够的刚毅果敢,跟随蒙恬一起,却能够把这些缺失的都补回来。 再加上蒙恬身为大将军,手握重兵,自己对他十分信任,万一出现什么变故,蒙恬忠于自己也就相当于忠于扶苏,自己不在,那么扶苏就是他的主君,相信他能够为扶苏夺回他应有的一切。不得不说,秦始皇尽管明面上贬斥扶苏,实际上却是对他最好的保护。 只不过,扶苏收到赐死的诏书的时候,秦始皇已死的消息还被隐瞒着,也就是说,他根本想不到,这其实是一道假的诏书。扶苏仁慈,秦始皇首先是他的君主,然后才是父亲,对于这样的命令,他没有办法不遵从,于是选择了自杀。而蒙恬,虽然极力劝阻,可是也还是没能拦得住。扶苏死后,蒙恬也就被赵高控制起来,但是,当时蒙恬手中仍旧是有兵权的,他还是可以起兵,为什么他没有这样做呢? 前文说过,蒙恬效忠秦始皇,也就相当于效忠扶苏,既然扶苏已经死了,他这样起兵,就真正的是造反了,不论将来皇位是谁的,他都逃不过一个死字,那么,自己的死与不死,又有什么分别呢? 扶苏临死前曾经说,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自然是愚蠢的,可是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扶苏,哪里会有别的想法,所以他的死,自己也有很大的原因。而蒙恬,扶苏都这样说了,他身为臣子,既然效忠,那么君主的命令他怎么能不听?更何况自己手握重兵,即便没有这些事情,招来怀疑也算是情理之中。 最后,就是三十万大军是不能轻易调动的,他抵御匈奴,这些军队如果有变动,秦国北方边境也就不保,万一匈奴趁乱起兵,自己首尾都顾不得,岂不就成了大秦的罪人。所以说,蒙恬是根本没有办法起兵的,他只有死亡这一条路。 |
- 上一篇
姜子牙和申公豹谁更厉害?
姜子牙和申公豹虽然师出同门,不过姜子牙和申公豹到底谁更厉害一些么?两人之间的比较可能大家还是会更认可姜子牙一些,最后姜子牙也是封了申公豹东海分水将军,姜子牙与申公豹,申公豹不断阻挠姜子牙。但最终姜子牙还是完成了封神任务。申公豹才是封神任务的第一功臣。要不是申公豹不断输送道友过来,各方面都是姜子牙完胜啊。申公豹在拜师前,只因姜子牙比申公豹早一点拜师,所以姜子牙成师兄,申公豹成师弟。
- 下一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国中和关羽战个旗鼓相当的老将!
其中刘备的武将关羽可谓是一员有名的猛将,关羽不得已投降曹操,曹操一直是想让关羽留在自己身边,于是派出张辽去探探关羽的口风,关羽对张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不薄,张辽回去跟曹操把这一番话说了,曹操想关羽是这么讲义气的人,后来曹操加倍的给关羽赏赐,就是想让关羽回心转意留在曹营,最终关羽帮曹操斩杀颜良,知道关羽也是各为其主,这么忠诚的关羽让曹操很是钦佩。诸葛亮知道后对关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