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的战斗力如何?是不是比赵云还要高?
三国后期,蜀国可以说已经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人才了,尤其刘备死后,新君刘禅愚笨不堪,身为君主却尽不到君主的责任,如果说投降魏国和乐不思蜀是他大智若愚,但是为什么蜀国还没有走到灭亡那一步的时候,他还是没能发扬光大?姜维原是魏国人,后来投降蜀国,并且为蜀国尽心竭力,战斗到死。在《三国演义》中,姜维和赵云曾经有过一战,并且赵云还对此表示十分惊讶,赵云的战斗力我们都是知道的,那么姜维又是如何,真的还在赵云之上吗? 三国时期,姜维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并且是军师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可谓是有勇有谋,是蜀国的第四代政权掌控人。 姜维本是魏国人,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其父亲是战死,所以姜维之后继任了父亲的官位,在魏国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将领。诸葛亮看重了姜维的才华,当时蜀国文臣武将中后继无人,诸葛亮有心培养姜维,使了离间计,让姜维在魏国被猜忌,无奈之下投降蜀国。 果然,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在初期的南征北战中,几乎无往不利。只是后期也被费袆等人猜忌,有一段时间,兵权被缩减。费袆死后,姜维可谓是走到了人生的巅峰,他在北伐途中,胜多负少,将魏国的军队一直控制在秦岭一线。只是朝中却有人反对北伐,毕竟年年征战,蜀国的国力根本承担不起。 而姜维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蜀国已经没有大将了,姜维一人与魏国众将领对抗,自然力不从心,终于在第十一次北伐的时候,败于邓艾之手。 刘后主举国投降魏国之后,姜维依旧一腔热忱,假意投降,却招降大将钟会,希望利用钟会的反叛给蜀国带来喘息的机会,以便后期东山再起。但是钟会反叛失败,被部下所杀,姜维自然也逃脱不了,甚至死后也被剖腹,死的可谓是凄惨无比。 之后,姜维的故里也只能为姜维立了一个衣冠冢,感念其爱国的精神。 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他单枪匹马,所向无敌。是刘备忠实的部将。姜维投降蜀国时,曾经和赵云有过一战,关于此战的成败,众说纷纭。 有一说法是赵云败了,因为在战中,赵云有过大惊的表情,还有在回来之后对姜维赞赏有加。从这些可以看出来,姜维的实力超出了赵云的想象,所以才会惊讶甚至方寸大乱,所以从这些来看,是赵云败了。 但是另一说法是赵云胜利了。惊讶不过是因为对姜维实力的错判,本来以为姜维只能走几个回合,但是没有想到姜维竟然和他对敌并且没有失败的迹象。至于赞赏是因为赵云已经很久没有再逢敌手,所以对姜维能挡他的攻势如此之久颇为惊讶,进而欣赏姜维。 这一点的佐证还有姜维在投降蜀国之后,谋略方面拜诸葛亮为师,诸葛亮将毕生所学传于姜维,但是武学方面却是跟的赵云。赵云的赵家枪,就是通过姜维传下去的,所以说,赵云的武力应该是胜于姜维的。 当然,另一波人反对,他们认为赵云其实算不上名将,充其量也就是个比较勇猛的保镖罢了,和姜维这种统率三军的人没有办法相比。但个人认为,即使赵云不是真正统领三军的主帅,但在那个以能力为尊的乱世,赵云能在蜀军中颇受尊敬,即使有刘备等人的提携,和他个人的能力肯定也离不开。 赵云和姜维不过是不同的发展路线,若是单挑的话,姜维应该是不敌赵云的。 |
- 上一篇
如何评价汉末的皇甫嵩?
东汉地方政府没有兵,真正对阵黄巾的主力,主帅是皇甫嵩、朱隽、卢植等人。皇甫嵩是左中郎将、朱隽是右中郎将、卢植是北中郎将,朱隽总是打败仗,就是皇甫嵩。朱隽与黄巾作战,夜晚派疑兵扰乱敌人队伍,皇甫嵩趁黄巾休息的时候进攻,皇甫嵩是黄巾的第一克星,皇甫嵩也为朝廷立下大功。董卓作乱,皇甫嵩手握重兵,皇甫嵩带三万精兵驻右扶风(陕西兴平),皇甫嵩的下属劝说进兵剿灭董卓,但皇甫嵩没有采纳,到首都被董卓关押,
- 下一篇
萧何最初是刘邦的领导,为什么后来却为刘邦做事?
萧何的官职要比刘邦更高一些,可以说萧何是刘邦的领导,刘邦只是萧何的手下,萧何却心甘情愿给刘邦当了手下,刘邦是有什么样的萧何比不了的能力吗?但是萧何曹参两个害怕事情不成功,那么萧何为何愿意屈居跟随刘邦。刘邦知道让犯人逃脱是死罪。而当时推荐刘邦押送囚犯的是萧何。杀了县令投奔刘邦,刘邦多次推脱让他当老大。萧何因为是刘邦的领导。他知道刘邦的能力和志向,但当时他肯定也不可能想到刘邦会一统天下。